从卢卡斯·德贝格新专辑谈起……

2016-11-25 11:06| 发布者: ywen| 查看: 1701| 评论: 0 |原作者: 陆羽

简介:9月杂志我们刚说到新晋国际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的第四名卢卡斯•德贝格的现场录音专辑。可是当我们校对完文章后,才发现德贝格在社交平台Facebook的自己主页上贴了一张专辑封面,称自己不日后即将发表个人首张录 ...
9月杂志我们刚说到新晋国际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的第四名卢卡斯•德贝格的现场录音专辑。可是当我们校对完文章后,才发现德贝格在社交平台Facebook的自己主页上贴了一张专辑封面,称自己不日后即将发表个人首张录音室专辑。

感谢各大唱片厂商与流媒体平台的合作框架,我们才能够很快地听到这张唱片。卢卡斯•德贝格的首张录音室唱片就拿出了一套很有诚意的作品:巴赫的c小调托卡塔、贝多芬D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以及梅特纳的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我个人认为,这一套曲目算是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和气质。一般钢琴家的发行的早期唱片,都可以打上“Show off”(炫耀)的标签。这种做法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单靠天花乱坠的宣传文案是不能让人乖乖掏钱的,于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炫技”了。比方说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还有人真的敢首发专辑就掏出利盖蒂的作品,大概可以打趣一句:“不是很懂你们钢琴界。”


不过卢卡斯•德贝格这种人,才不是那种按套路出牌的钢琴家。巴赫的c小调托卡塔、贝多芬D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以及梅特纳的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这三首作品并不是什么要把钢琴演奏技巧推到极致的作品,反而更要求钢琴家去挖掘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譬如结构、气质以及神奇的画面感。

卢卡斯•德贝格演奏巴赫的时候,总有种“古尔德”式的气质,这首c小调托卡塔充满着奇异的留白,这令结构非常清晰,层次重重叠叠,龙蛇走向一清二楚。贝多芬的D大调第七号钢琴奏鸣曲则富有内省精神,他很清楚广板和小步舞曲之间的关系,对于广板深处的探索和雕刻让人印象深刻;在小步舞曲中,他小心翼翼地维护着那种来之不易的安慰气氛。梅特纳的f小调则是一幅斑斓的画卷。


既然谈到格伦•古尔德,笔者最近总不由自主地想到他的一些“录音室把戏”,这一系列思考的源头,来自于笔者对格伦•古尔德那张西贝柳斯奏鸣曲的重新探索。这张唱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具有误导性的,因为它的后期加工其实非常重。原本的作品演绎,应该是明快的小快板舞曲,可是古尔德却通过后期调音将这部作品变成了另外的样子——荒凉雪景和北方独舞。

对于这种做法,在他之后的音乐家们往往分成两派。笔者最近发现两位音乐家的说法非常有意思。伊朗大键琴家马汉•伊思范哈尼在一篇访谈中说,他喜欢的是探索现代工艺与传统制琴结合的可能性,“正宗”与否并不重要,他追求的是一种声音的探索。而青年钢琴家张昊辰在另一篇访谈中这么说的:

Q:您算是在比赛后很久才进入录音室的,为什么呢?
A:其实有各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唱片市场现在越来越复杂越不稳定;另一方面我也不是一个很急着出唱片的人。而且唱片出了,就会一直留着。这不像演出,要抓住某一个最好时机,而唱片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Q:抛开其他因素不谈,您更喜欢录音室还是舞台?
A:肯定是舞台。录音室还是很不一样的,录音室有一种非常人工的东西,但也并非没有奇特之处:你在录音室这个孤独的地方待上一天或者几天,可能会钻入情感的某一个点上,从而产生一些新的东西。


艺术其实很容易造成误解,但恰恰现场演奏是骗不了人的。演奏者平时心理上的特质,敏锐的人都能听出来。这就是我更喜欢舞台的原因。而且当你和五百人或一千人在一起时,这会产生一种隐形的能量交流,会扩大音乐本身的魅力。音乐本身就是人性的交流。

所以如今的命题似乎变成了,在现代技术之下,音乐演绎正确的标准到底是乐谱文本,还是“正确”的声音。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是新问题了,当代乐器和本真乐器其实一直在围绕这个问题来探讨,最直观的例子就是通过羽管键琴和现代钢琴来演奏巴洛克时期作品的差异化处理。当初也有人在争论对与错的问题,但随着上世纪无数键盘演奏家在这方面的探索,这个论题似乎已经跟孰对孰错没有关系。德贝格走上这条路与否不是后半部分想要探讨的问题,机器对声音的加工在以后会不会合理才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