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创造性思维

2019-2-27 14: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31| 评论: 0 |原作者: 图、文 / 张维国 |来自: 视听前线

简介:黑白天鹅 法国浪漫派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学,三是音符”。也有译作“文学、数学和音符”的。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的语言是音乐。”在所有艺术中 ...

黑白天鹅

法国浪漫派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学,三是音符”。也有译作“文学、数学和音符”的。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的语言是音乐。”在所有艺术中,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能够说服我们,而音乐艺术则能够“袭击”我们。

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我的很多创造性发明都来自于音乐的启发。”

李政道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密切关联的,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正的普遍化,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

哲学、科学、艺术从三个不同侧面,支撑并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圆,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物质世界的无止境的发展。


神秘的微笑(摄于卢浮宫)

从1967年开始,由美国著名哲学家尼尔森·顾德曼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发起,并开创了著名的至今还在继续的《零点项目》,该研究课题主要核心是关于艺术教育与科技进步的。

钱学森曾说过:“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

音乐是创造声音的独特艺术。由《音乐百科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音乐的解释,我们可以总结出音乐艺术的四个本体特征:声音、手段、情感、时间。音乐与其他艺术不同的三个方面都是无形无体的。声音的艺术:由声音材料构成的音响,时间的艺术:音乐必须经过时间运动来展示,情感的艺术:传达的只是情感信息。

现在我们来看音乐材料的非语义性,我们知道,构成乐曲的音绝大多数为乐音(由发音体发出的具有一定频率的声音,七音十二律),偶尔也有非乐音,比如格罗菲《大峡谷》中的雷声,由各种乐器的不协和的乐音组成噪音,我的版本是录制了自然雷声——噪声。

音乐材料的创造属性,乐声是富有感性的声音。语言的表达诉诸如理智,而音乐的声音诉诸如心灵。美国作曲家乔治·克拉姆说:“我相信音乐反映人类灵魂最深处的能力超过了语言”。音乐的表现要素是音高,音强与音色,音高不同给人的感觉不同,音强(俗称声音大小)由发声体振幅决定。统一乐段强弱不一,表现的效果不一,强奏就是一种抗争的怒吼,而弱奏使人感觉在说悄悄话。音色(音品)则决定于声波的波形和谐波的异同。同一音高其基波相同,而其谐波的丰富与否决定了音色,例如同样拉奏音d,无论是小提琴、中提琴、二胡或人的声带振动,其基波都是261.6Hz,但音色不一样(谐波不同),因而我们能辨别出是哪件乐器或人声。即使在同一小提琴上演奏某一音,会揉弦(谐波丰富)就好听,不会揉就难听,若不揉,声音均为基波,所谓谐波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的声波。

歌德曾对贝多芬说:“我用文学不能表达的地方,请你用音乐来表达吧”。“音乐所表达的只是一大堆形容词,而不同名词;同时音乐的内容又是十分明确的,它在刻画人类内心活动时的细微程度,是任何文字都不曾达到的”。


临摹(摄于卢浮宫)

画家与诗人看到自然美时便已有收获,可以写生,可以临摹;而作曲家必须聚精会神,从自己的内心创造出东西来,形象地说把不同时值、高低的音符独创地填在五条线和面上,这种填空之难可想而知。类似地,填词应该比写诗难,因为词有各种词性(即词牌,满江红、鹊踏枝、玉楼春、渔家傲等),然而词牌是怎样唱的没有定下来,这给填词增加了随意性,喜耶?悲哉?

音乐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音乐是彻头彻尾创造的艺术。音乐思维具有三个层面:创造者的主体思维、传播者的媒体思维、感知者的客观思维。音乐思维这三层思维分别属于三个不同主体:作曲者、演奏(唱)者、听众,而绘画只需要作者和观众。音乐思维具有诸多的特殊性,比如无形的思维对象,综合的思维方式,意味的思维手法。唯我的思维结果。


默契

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因为音乐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和“人类情感的速记”。

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具有同一性,两种思维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超常规的思维方式,其中充满着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与把握的合理性、超前性与科学化。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现、突破与重新建构”。可否这样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广义的,而音乐思维是具体的,具体到声音上。柴可夫斯基听到俄罗斯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后,深深被曲调中暗淡、忧伤及深沉、苦难的情绪所感染,创造出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音乐的情感效应可归结为:调情感、励斗志、治情操。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现实所做出的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应。

歌德说过:“音乐,它能使愤怒的铁拳变得温和,使赫赫的野猪驯服……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早在公元前,亚里士多德就认为,E调安定,G调浮躁,D调激烈,B调哀愁,A调高亢,F调淫荡,C调温和。仪器测定:快速愉悦的音乐可使肌肉增加力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最后的快速演奏);音响协和、节奏徐缓的音乐可使人呼吸平稳;音乐优美、旋律动听的音乐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缓解疲劳。

音乐可以指导行动,激励人的情感,反举一例:克拉拉听了舒曼的音乐后,产生了爱情,并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最后诉诸于法律而胜,与舒曼结为夫妻。普朗克获悉儿子在一战中阵亡,一言不发,弹起巴赫的曲子。这里笔者需要说明的是:他没有神经病。声音美和形式美是音乐的美感效应,“美是真理的光辉”。

古希腊哲学家帕拉图说:“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教育,对心灵用音乐”,他还说:“节奏与乐调以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之美化。”

音乐中的形式美(音乐的组织结构)融入了人体生命的自然美和宇宙世界的和谐美,因为这种美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一种生命力量的体验,是一种生存欲望的升腾。笔者在重病时经常想到优美的音乐,并低声吟唱。

音乐还有智能效应,音乐能提高人脑的注意力,还可增强人的记忆力,记忆力是指人的大脑对过去经验所发生事物的反应。希腊悲剧大诗人埃斯基罗斯说:“记忆是智慧的母亲”。日本社会心理学者南博教授也有类似的论述:“人类思想、活动能力的发生,是以记忆为动力基础”。因此,记忆力的增强,也就是增进能力的基础。事实论证,一个人智力活动的根基就是靠记忆,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记忆力的好坏是一个重要条件。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优美的音乐使人的左脑进入抑制状态并得到休息,人的记忆力是通常状态的2.17-2.5倍”

音乐的智能效应还表现在它能扩展人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我们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中国的应试教育摧毁了想象力的培养,悲哉,哀哉!

诺贝尔奖获得者,加拿大物理化学家格哈德·赫兹堡说:“古典音乐可以激发科学想象力,得到自然世界秩序的情感暗示”。

音乐是一种创造出来的艺术,因此,音乐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音乐创作是一个多元化多视角的思维活动,没有固定的套路,也没有死板的公式,完全依照人的意愿,进行任意的组合、排列与变换。七音十二律是有限的,但它们的组合、排列与变换是无限的,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青岛大学新年音乐会

中德日联合演出《贝九》

音乐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需要人们自我修炼,用来拓展对智慧的多维视角。《今日美国》1994年心理学会102次会议,以“音乐课可以开启数学和科学的头脑”为主题报道,提醒家长注意:“如果每周的音乐课尚未将你的孩子变成一名小伯恩斯坦的话,它至少可以点燃一名未来居里夫人或伽利略的天才之光”。

人的右脑是智慧的精华所在,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说:“只有当大脑右半球也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有创造力”。事实上,人仅使用了自身潜在能力的3%,爱因斯坦也不过10%。左脑被称为“自身脑”,主要储存本人出生以后获取的知识,具有判断利害得失和愉悦感觉的功能;而右脑被称为“祖先脑”,继承祖先遗传因子,记忆着大约500万年前的信息,它是存储这些信息的软件,其信息量是左脑的10万倍。专家预测: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能否使用电脑,明天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能否使用右脑,音乐是开发右脑最快、最有效的一种途径。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活动,促使脑内产生出大量的α脑波,或者使脑内大量的β脑波变成α脑波。

反复欣赏音乐,就是感性听觉到理性感悟的发展和递进过程。宗白华说:“文艺就在道德和哲学旁边能并立而无愧”。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说:“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是数学的;就它的出现来说是直觉的”。莱布尼茨先于牛顿发现了微积分,不过他发表得比牛顿晚,因而社会主流认为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

亲爱的读者,多听些音乐吧,你会更加有气质,更加高尚起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