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音乐七十年~ 作曲家及其作品(四)| “反叛”的作曲家 郭文景

2020-5-17 10:50| 发布者: ywen| 查看: 2118| 评论: 0 |原作者: 文 / 陆羽

简介:郭文景的音乐启蒙,来自于他12岁那年。那时候,郭文景无意中结识了一位走南闯北的民间音乐人,在他的启蒙下,郭文景初识了小提琴,并对小提琴悠扬的琴声非常着迷。 不过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学习音乐并不容易。没 ...
郭文景的音乐启蒙,来自于他12岁那年。那时候,郭文景无意中结识了一位走南闯北的民间音乐人,在他的启蒙下,郭文景初识了小提琴,并对小提琴悠扬的琴声非常着迷。


不过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学习音乐并不容易。没有教材,郭文景跑到重庆市歌舞团,一边当杂工一边偷师。14岁那年,郭文景已能自如演奏小提琴,那时,许多同龄的孩子都上山下乡去插队,郭文景却被重庆歌舞团看中,当上了一名小提琴演奏员。1974年,18岁的郭文景作为重庆歌舞团小提琴手来到成都,和四川其他文艺院团演员一起“组团”参加全国文艺汇演。回想起在成都的日子,郭文景至今仍记忆犹新:“我这个从‘山城’来的孩子第一次到成都平原,和小伙伴们兴奋地骑着自行车,期盼着人生中重要的表演。

那时,西方音乐受到批判,人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样板戏。18岁那年,歌舞团刚分来的新同事,他竟然保存了很多世界名曲的唱片,郭文景常常和他躲在家中偷听。由此发现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新天地。“那种节奏,我至今都记得。非常震撼,和以前我听过的中规中矩的音乐,完全是两种极端。”郭文景有些激动的回忆起当时的情节,“那个时候,我象做坏事一样,有机会就躲着一个人听,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年轻时的郭文景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1974年,郭文景在北京演出时结识了上海著名音乐家朱践耳的远房侄子。两人相约到上海,拜师朱践耳学习作曲。郭文景在上海呆了近半个月。在朱践耳的教导下,他学会了和弦的构造、音符的轨迹等和声知识。虽然学习的时间不长,却对初学作曲的郭文景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

在上海拜师后,郭文景对作曲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开始自学作曲。“那个时候,曲谱是非常珍贵,我为了学习作曲谱,就利用歌舞团给的小提琴谱和别人换”。那些小提琴曲谱,换来的是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原理》,郭文景对作曲的狂热让他废寝忘食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22岁的郭文景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与谭盾、陈其钢、陈怡、周龙等人成为同班同学。 1982年,郭文景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毕业作品——大型交响乐《川崖悬葬》,乐曲采用四川民间音调《尖尖山》作为基本素材,以全新的技法和丰满的音符展现了一幅生动壮观的场面,蕴含着浓烈的巴蜀气息。1984年,该作品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公演,受到《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好评。

不过与他的同学们不一样,郭文景并没有随周文中一道出国留学,而是留在了国内继续坚持创作。《纽约时报》称他是“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而这种国际声望源于他是一位“完全不理会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期待,依据自己的内心情感来创作的作曲家。”这就是郭文景,他的创作领域涉猎广泛,音乐风格不拘一格,而在他的音乐中,唯一不变的,是萦绕数十年来的文人情怀。他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包括歌赋、唐诗、宋词、戏剧、山歌及曲艺在内的中国古典艺术,为他的创作赋予了许多灵感。

受五代画卷《韩熙载夜宴图》启迪而作的歌剧《夜宴》在伦敦阿尔梅达剧院首演,同样受到强烈赞誉。2011年郭文景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在爱丁堡艺术节做开幕演出、2015年在林肯中心演出,随后进行了美国巡演,2016年再赴欧洲巡演。他的交响音诗《莲花》,是北京市送给伦敦2012奥运会的礼物,由北京交响乐团在伦敦首演并获赞誉。

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蜀道难》、在全国作曲比赛中获奖的《川江叙事》、大提琴狂想曲《巴》……则说明了郭文景的创作受到巴蜀文化深深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创作方式称为“吸地气式”的:“这不是几次采风后的表面对应的创作关系,几十年的成长,巴蜀文化已深深浸润在我的骨子里,创作中无形地受到影响,成为我这个人的一部分。”

比如小提琴协奏曲《社戏》,第一乐章第一个主题按中国西南山区的民歌特征而作。苍凉的基调铺垫,左手拨小提琴弦,仿佛一件古老的民间弹拨乐器,在伴着独奏者的吟唱。随着独奏小提琴明亮的高音区,进入第二个主题,川剧高腔中女性角色的唱腔,婉转凄美。接下来小提琴的双音,在模拟中国西南山区少数民族的口弦等吹管乐器,高潮部分汇聚了前面的所有主题,独奏小提琴将山歌主题与川剧主题集于一身。最后乐章在京剧最流行的“流水”中寂静结束。“山野的苍凉和喧闹的市井对比,仿佛一暗一明,一男一女、一阴一阳。”郭文景介绍道。


郭文景《戏II》

当问及这首曲子的名字是否是受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同名杂文《社戏》的影响时,郭文景坦言:“其实这首曲目和鲁迅作品没有关系,它泛指乡村民间、节日的演出。不过,我确实也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他带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性,并且对时代认识得相当深刻。”而郭文景作品最显著的特质之一,就是人文性与知识分子关怀。郭文景那些写人的作品,则更加深刻而尖锐地呈现出一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思考。他的《狂人日记》呈现病态心理与病态社会,撕心裂肺、惹人惊叹。他的《甲骨文》充满着幽灵气氛,用音乐描绘苍天崩裂的恐怖情景。他的《夜宴》写出韩熙载消沉、佯狂又怯懦自卑的内心。

郭文景的作品还有另一个特征,那就是他的不少创作中,中文的影子比比皆是。

“和文学有关的作品,我都是用中文写的,不管是合唱、独唱还是歌剧,在全世界的演出也都是用中文演出。国外的单位为了演出,都会请中文教练来教我的作品。像《蜀道难》,在苏格兰BBC合唱团演出时,也是请中文教练。” 

郭文景用人声构筑了一个宏大世界。人们通常认为,要把中文与西方交响乐写得水乳交融,是件艰难的事。“(语言)这个事对我来讲从来不是问题。”郭文景说,“很多声音都是在脑子里面先听见了,再写在手上。为人声写作,或是写歌剧都是自然、容易的事,这可能和我特别热爱诗歌、文学有关。”

在郭文景的理解中,诗歌像音乐,音乐则能表达语言无法言说的东西,“人家说文字走到尽头了才是音乐,但我觉得最好的诗歌是在走到尽头的地方,还能和音乐一同前进。天才诗人能用最普通的文字,说出我们完全无法言说的东西。我把音乐带入这种感觉中,会激发我的音乐,也能更丰富(音乐)。”


郭文景《天地的回声》

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歌剧《骆驼祥子》。

这部2014年首演的歌剧,改编自老舍同名作品。作为世界级的作曲家郭文景20年来首部国内委约歌剧,《骆驼祥子》充分发挥歌剧之特长,凸显了强烈的抒情性、戏剧性和交响性,在饱满的结构基础之上,吸收单弦和京韵大鼓等素材,在乐队中加入大三弦和唢呐,并利用民歌、曲艺、叫卖等丰富元素发挥北京的独特音韵。而作为大剧院首部改编自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原创歌剧,剧本改编充分尊重原著精神,保留并发挥了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以更加集中的戏剧性与故事性、更加巧妙的人物处理服务歌剧舞台。舞美视觉上,通过强化布景技术的运用以达到视觉的流动性,移步换景间跃然翻开老北京的记忆画卷,尤其是电影长镜头式的场景转换更令整场演出一气呵成、贯通淋漓。

这部作品在2015年赴意大利巡演,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在欧洲演出的中文歌剧。


郭文景《思凡》演出现场

而在六部歌剧的累积之后,郭文景仍在寻找合适的歌剧题材,只有复杂磅礴的歌剧能灌注他全部的创作能量。他甚至想写歌剧《金瓶梅》,关注女人的命运,这一提议处处碰壁。他想写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或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同样因为是外国题材,无人响应。

“我绝对相信,我可以写出特别牛的歌剧《金瓶梅》。”郭文景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