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音乐七十年~ 作曲家及其作品(四)| 讲述“中国故事”—— 叶小纲

2020-5-31 10:27| 发布者: ywen| 查看: 3144| 评论: 0 |原作者: 陆羽

简介:叶小纲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叶纯之是上世纪40年代电影明星叶露茜的胞弟,早年在香港文化圈名气很大,在上世纪50年代携全家从香港返回上海后,屡 受政治运动冲击,经历坎坷。叶小纲从小受家庭熏陶热爱音乐,中学毕业 ...
叶小纲

叶小纲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叶纯之是上世纪40年代电影明星叶露茜的胞弟,早年在香港文化圈名气很大,在上世纪50年代携全家从香港返回上海后,屡 受政治运动冲击,经历坎坷。叶小纲从小受家庭熏陶热爱音乐,中学毕业后下过乡,做过钳工,终于在1978年如愿以偿考上中央音乐学院。

叶小纲的父亲叶纯之
叶小纲的父亲叶纯之

1980年,叶小纲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亚历山大•戈尔的短期作曲班上学习,1981年首次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1982年,他创作的《中国之诗》获美国齐尔品作曲比赛第一名,1983年《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奖。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次派出叶小钢作为中国青年作曲家的代表出席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亚太地区艺术节及作曲家大会,并在当地首演了新作《西江月》。

1980年,叶小纲在鲁迅故居
1980年,叶小纲在鲁迅故居

1985年中国音协及中国唱片公司为叶小纲举行了交响作品音乐会,首演了《老人故事》。1986年,受中国文化部委托为日本驻华大使中江要介的舞剧《浩浩荡荡,一衣带水》与日本艺术家合作,作为中方代表共同创作该舞剧的音乐,在东京和北京同时上演。

29岁的中国内地青年叶小钢的现代风格引起国际同行的注意,为此Naxos专门为他出了唱片。香港同行因为他,在香港举行的中国第一次作曲家大会,大陆、台湾、香港各派十名作曲家参加,两岸三地的艺术交流大幕随之开启。

在相对封闭的中国能写出这样的现代音乐,叶小钢把原因归结为对知识的渴求。英国作曲家格尔莱在中央音乐学院讲了一个月课,每节课都是浮光掠影,但带来了不少国际上流行的音乐流派和专业名词。每天课下查书、查资料,让叶小钢和同学们眼界大开。“那是一个求知若渴的年代。现在学习条件比我们那时候方便多了,但是我们后面出来的人才不多,培养体制固然有原因,社会整体上学习的氛围也大不如前了。”

1985年,叶小钢因患急性肝炎,被隔离在中央音乐学院前院一个偏远的小屋里。在那里,他完成了轰动一时的《地平线》。

1984年的大洋洲之旅给叶小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飞越太平洋时,他从万米高空俯视大海,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拦他的视线,无间断的伸展对他形成巨大的压力,迫使他的目光找寻一个落点。那不是任何实在的物体,而是水天的汇合处——地平线。

《地平线》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新潮音乐的代表作。相对于传统的中国音乐,新潮音乐有许多迥异的特质,比如从外部世界的描摹转向内心世界的揭示,从群体情感的咏诵转向个体情感的吟唱,从共性写作转向个性写作等。

“当时北京音乐界的传统卫道士掌握着生杀大权,任何年轻人的新想法全都被扼杀在摇篮里,并且嘲笑年轻人不会以‘传统’手法作曲。于是,我写了这首马勒式浪漫的《地平线》来回敬,现在这首作品居然成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在中国不断地上演,并被中国的指挥家带往外国演出。”在1994年8月专辑CD的小册子《多余的话》中,叶小钢如上写道。

与很多同学一样,叶小纲也选择出国留学。1987年,他获得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的奖学金,于是飞赴美国,师从塞缪尔•艾德勒等名师,并开始其国际音乐生涯。

叶小纲

不过,叶小纲是最早选择回国的一个,他说:“回国不回国其实并不重要,哪里适合自己就待在哪里。回国主要是因为这里人脉基础比较雄厚,事业基础比较好。” 这里还赋予他很多创作灵感,这些年他走了不少地方,足迹遍布长江沿岸,看到见到的,对自己影响很大,“行走于山川江河之间,永远处于一种开阔、高远而又脚 踏实地的精神境界。”他感情复杂地说:“中国这块土地,对我来说,成也是它,败也是它;幸福也是它,失望也是它。这没办法。”

回国后的叶小纲迎来了自己的创作爆发期。“那十年我在国内基本没动窝,忙得不得了,直到十年后开始‘反打’,作品亮相美国舞台。”叶小钢说的十年是指1994年到 2004年,这期间他的作品全面开花。除了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交响乐音乐会,还为影视剧《人约黄昏》《半生缘》《波涛汹涌》《芬妮的微笑》《天上的恋人》《洗澡》《花季雨季》《走出凯旋门》《玉观音》等配乐、写主题歌。1996年,叶小钢创作的电影音乐《人约黄昏》获上海东方电视台颁发的“最佳电影音乐奖”。1998年,电影音乐《半生缘》获香港第十七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就像父亲早年在香港凭借写影视歌曲获得巨大名声一样,叶小钢也通过影视音乐让大众熟知。

叶小纲称自己一直欠账很多,接受委约创作的作品排到好几年。他常常熬夜搞创作,又自觉地担负起这么多的社会义务,在这承担中他的心灵世界也得到了拓展。正如叶小纲所说:“伟大的作品,只有伟大的心灵才能创造,只有善良的心灵才会感悟到。如果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变得更智慧,更仁慈,有更深的精神觉醒,那么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积极的意义。”

2002年,叶小纲决定,筹办北京现代音乐节,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音乐节。叶小纲说:“外国有了我们没有,所以我们要有,不光外国有我们要有,而且我们要引领外国,应该比外国人做得好。我觉得我们比外国人做得好,因为我们有庞大的文化声势,包括很多文化活动。”音乐节的初衷,就是为了让现代音乐逐步走向社会大众,为此叶小纲推出一系列计划, 包括有计划地长年向社会大众大力宣传和推广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演出和交流活动、“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送校歌计划”、“中国美育论坛”等项目,叶小纲说:“我越来越觉得音乐还是要面向大众才有生命力,不能局限在学术圈子里。”

2005年3月,叶小纲的第一版《大地之歌》由中国爱乐乐团在北京首演,之后由中国爱乐乐团在旧金山和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等美国近十个城市的主要音乐厅上演,反响强烈。《纽约时报》报道称:“叶小纲的《大地之歌》以西洋印象派的音乐语言,将中西文化有机结合,令人激 动。”继而,柏林的“青年•古典•欧洲夏季音乐节”决定委约叶小纲继续完成剩下的两个乐章,并在柏林进行这两个乐章的世界首演。至此,中国音乐家用自己的 努力,创造了崭新的历史,被媒体誉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世界著名作曲大师约翰•克里亚诺称叶小纲的音乐“感人至深,技艺高超,那么优 美但精神上却总能给予人激励,充满魔力而令人惊奇不已”。《音乐美国》杂志评论叶小纲的作品时称其为“中国的巴赫”。

叶小纲的作品再次登上林肯艺术中心,是2013年的事。在多方的努力下,首次有美国主流交响乐团专门为一位中国作曲家在林肯艺术中心举办的专场音乐会。2013年9月22日,著名美籍华人指挥家胡咏言执棒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纽约合唱团,携手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中国歌唱家石倚洁、袁晨野等国际著名艺术家同台献艺,演出叶小纲的《最后的乐园》 《大地之歌》和《喜马拉雅之光》等。其中,大型交响序曲《喜马拉雅之光》还是在林肯艺术中心举行世界首演。这部作品曾于2012年荣膺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音乐大奖,而叶小纲则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籍音乐家。

自此,“中国故事”就成为了叶小纲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德国柏林、慕尼黑,英国伦敦、爱丁堡,还是俄罗斯莫斯科,印度加尔各答,乃至远及哥斯达黎加圣何塞,秘鲁利马……悠扬的中国旋律在五大洲余音袅袅,令万千观众如痴如醉。

叶小纲《草原之歌》海报
叶小纲《草原之歌》海报

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内容和角度的选取非常重要。唐诗宋词、天府之国、汶川地震甚至南京大屠杀……这些内容不仅是镌刻在中国观众心里的记忆符号,对海外受众也充满吸引力。比如《中国故事》音乐会中《我遥远的南京》一曲,便是为纪念1937年在南京被日本军队杀害的30万中国平民而创作。

“尽管在这么多国家取得了成功,但我认为还很不够。不仅仅是演出数量不够,而是中国在国际音乐界的影响力乃至话语权还远远不够。就拿秘鲁来说吧,这是个与中国距离甚远的南美洲国家,那里的人民却对中国音乐非常感兴趣。不过我们还没有找到让中国音乐在当地人心中扎根的方式,往往演出结束了,人家的兴趣也就慢慢消退了,还停留在看个新鲜的层次。”叶小纲说。

2017年叶小纲大型原创交响诗《鲁迅》首演
2017年叶小纲大型原创交响诗《鲁迅》首演

《中国故事》每次海外巡演的曲目都不一样。“推广中国传统音乐要坚持原汁原味,要体现自己的特色。真正下功夫的创作,是可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心心相通的,这是我们的作曲家必须注意的一点。”叶小纲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