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一部全球化的钢琴史

2015-7-10 16:47| 发布者: ywen| 查看: 2039| 评论: 1 |原作者: 谢胤杰

简介:我一直是一个很守旧的人,手头上的钢琴历史录音比活人的录音多得多,并且对底噪不以为然,反而觉得这些噼里啪啦的“炒豆声”随着一百年前黄金年代的余韵一道穿越时空会有种奇异的真实感,但当然前提是不会掩盖掉这些 ...
我一直是一个很守旧的人,手头上的钢琴历史录音比活人的录音多得多,并且对底噪不以为然,反而觉得这些噼里啪啦的“炒豆声”随着一百年前黄金年代的余韵一道穿越时空会有种奇异的真实感,但当然前提是不会掩盖掉这些录音的本来味道。太过于优秀的转制常会令我坠入时空的交错之中,譬如上古大神Teresa Carreno的纸卷录音唱片,还有她未被收入唱片的舒曼幻想曲,背景清澈得如太虚。


但是我喜爱旧年代唱片,并不只是为了在乐迷圈中装X,而是他们本身生活在一个艺术爆炸的时代,与我们相比,他们更贴近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们,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是出色的作曲家,譬如拉赫玛尼诺夫。说他们贴近那些作曲家并不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年代近,而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这些作曲家有关。打个比方,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老师是泽伟列夫和西洛蒂,而这两人都在李斯特门下学习过,李斯特的钢琴技艺出自“令人闻风丧胆”的车尔尼,而车尔尼则是贝多芬的传人;法国钢琴学派的巨匠科尔托,在巴黎高等音乐学院的老师是德孔布斯和迪米耶,他们都是肖邦的学生。


那个年代被称为钢琴艺术的“黄金年代”,钢琴艺术在那个时候如同大爆炸后的宇宙一般极速膨胀。最明显的例子便是钢琴家的数量大大增多,而且他们不少人都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然后又开枝散叶。而且这种开枝散叶,并不是单纯的机械式复制黏贴,而是在师承前人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个性。对于这一点,我在学打咏春的时候深有体会,即便是被称为同一体系的咏春拳,尽管最基本的风格相同,但在套路、桩法以及手法上都有所不同,老师傅一言以蔽之,称“因人而异”。这在钢琴教学上的道理也是一样的,而这样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不同风格和钢琴演奏学派,同样也令同一体系内的支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于是在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后的这一段时间内,基本以国别作为风格辨析的钢琴艺术世界定型,钢琴界涌现出一些只能用“上古神祗”这个词来形容的钢琴家,譬如帕赫曼、迪阿伯特、冯绍尔、布索尼、帕西·格兰杰、帕德雷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伊贡诺夫等等。而得幸有录音技术的帮助,我们才能听到他们在百年前留下的黄金一般的声音遗产。

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混乱之后,欧洲回到了相对稳定平和的状态,尽管铁幕东西双方的情绪依然紧张,但起码战争在短时间内还是不会打起来的。横亘在“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的铁幕尽管强硬地存在了数十年,但是并不能阻止全球化发展的步伐。钢琴艺术的交流同样是这样,钢琴家们总有办法“合法”或“非法”地穿越铁幕走到另一边的世界,去感受不一样的艺术风景。而随着交通工具的进化,地理隔绝同样不再是问题,跨越大陆和横渡大洋变成了小事一桩,来自“新世界”的艺术家可以很轻易地到“旧世界”接受教育,来自“旧世界”的艺术家们则可以到“新世界”教学和巡演。在这种情形下,不再只有俄国人才能弹好普罗科菲耶夫和柴可夫斯基,肖邦也不再是法国人和波兰人的专利,德国人也不再止演奏德奥作曲家们的作品。这种全球化的互联促成了二战后的钢琴艺术“爆炸性”的发展,欧洲以外的艺术中心如北美、东亚也繁荣起来。


当然,这种繁荣背后有着潜藏的问题,现在钢琴家的水平并不如百年前一般优秀,无论从技术和乐思来说都是如此。不少人太过于浮躁,身为年轻人的我同样用“心浮气躁”去形容不少年轻一辈的钢琴家。他们总是单凭感性直觉去演奏,很少思考如何才能让乐思更为独特和深刻。音乐艺术的钻研是要用到其他艺术领域的“通感”,卡拉扬在求学阶段就曾经到意大利学习绘画和雕塑(你能看到他指挥动作非常“雕塑化”),古尔德则在广播独白和纪录片中发现作为北方人的自己。现在这样做的音乐家们少之又少啦。

除了借用“通感”,在前人的成果中挖掘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项目。这样的学习需要优秀的音响设备和循序渐进的录音聆听、收集计划。DG公司发行的《111 Pianists》无疑是一份出色的钢琴录音文献和一部浓缩的钢琴演奏艺术史。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唱片公司之一,它们发行了大量优秀的钢琴录音,把这一盒“大包”用来“细嚼慢咽”,绝对是美味的精神食粮。

唱片选粹:

CD1:艾马德 巴赫《赋格的艺术》
大名鼎鼎的艾马德在演奏现代钢琴作品中的地位,尤其是对于梅西安和里盖蒂的作品有着难以比拟的权威性。这些作品在复调上的艰涩真是让人闻之色变,但是艾马德依然能够成为它们的优秀演绎者。然而,我们知道,巴赫作品在复调上的难度也不是“普通路人”级别,当一位对现代作品有着透彻理解的钢琴家又回头弹巴赫会是怎么一种体验呢?在这张《赋格的艺术》中,艾马德的演奏仿佛抽丝剥茧,声部的叠转非常透彻清晰,音乐织体清澈明净得如环绕斐济岛的海水。

CD7:米开朗杰利 德彪西《版画集》和《儿童园地》
音乐界跟武术界一样都有两种人,一种是如霍元甲一样“集各家之长”的曲目库大师,如李赫特;另一种是像郭云一样,“半步崩拳打天下”,譬如米开朗杰利。

德彪西是米开朗杰利小型曲目库中的作曲家之一,实际上他的德彪西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这张德彪西不像李赫特或者吉泽金一样会有很长的留白,如果说这两位的德彪西给人以“明灭般的闪回感”的话,米开朗杰利的德彪西则有如在慢速火车上看倒退的景色一般的诗意。

CD14:吉列尔斯贝多芬《第28、30、31号钢琴奏鸣曲》
吉列尔斯最后的录音之一。

我每次拿起这张唱片都会被震到,封面上映着吉列尔斯苍老的脸庞,黑暗的背景仿佛要把他吞噬但是他坚毅有力的目光却穿过黑暗看着人,似乎要把什么托付出去。

这张唱片的贝多芬《第三十号钢琴奏鸣曲》可以说是我听得最柔情的版本之一了,与前面几张贝多芬奏鸣曲不同,除了精致,温柔以及难以察觉的怀念之情在其中出现。我印象中依稀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这样弹,他的回答我也忘记了,他在这一段对话发生不久之后就驾鹤西去了。

CD17:古尔达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封面“萌萌哒”的古尔达,却并不“萌萌哒”的莫扎特。

古尔达演奏任何东西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这跟古尔德一样。这张莫扎特奏鸣曲古尔达连反复都顺着性子乱来,但却呈现出一种难见的活力感,有血有肉。线条清晰度以至音色动态节奏之起伏变化,内里蕴含的真与诚,感染力无以复加。音与音、句与句、乐章与乐章之间的起承转合,充满温暖人性。


CD18:哈斯 拉威尔、德彪西、罗素尔和巴托克钢琴作品
这张唱片原本是DG唱片公司在战后早期发行的单声道黑胶之一,封面便是简洁但却经典的“黄色缎带”设计。德彪西、罗素尔和巴托克钢琴作品是为了填充黑胶转制CD而留下的空缺而填充的。

哈斯的拉威尔可谓是出神入化,尤其是《小奏鸣曲》,要是选评最佳五位的《小奏鸣曲》演绎者,哈斯一定在列。

CD19 哈丝姬尔 莫扎特和斯卡拉蒂奏鸣曲
西敏寺神器,西敏寺神器,西敏寺神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过这张唱片并不是之前再版的KV.411和11首斯卡拉蒂奏鸣曲,而是KV.280和11首斯卡拉蒂奏鸣曲。这张已经绝版多年,如今在包子中见到真是令人惊喜。

这张唱片中KV.280非常引人入胜,斯卡拉蒂则珠圆玉润,这两者各自的灵动在哈丝姬尔手下活灵活现起来。笔者听着听着差点就忘记下班了。

CD20 霍洛维茨 最后的浪漫
霍洛维茨强大曲目库的绝佳体现之一,不得不说“你们俄罗斯人真会玩”。

这张唱片是纪录片《霍洛维茨:最后的浪漫》的音频部分,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而这张唱片作为他晚年的最后几张唱片之一,处处散发着诗意,尤其是舒曼的《新事曲》第一首。霍洛维茨到晚年依然保存着相当高的演奏技巧,听他弹的莫什科夫斯基的练习曲能弹得这么流畅灵巧就知道了。

CD22 肯普夫 勃拉姆斯钢琴作品
勃拉姆斯的Op.116—118,写得最动人心魄的作品之一。

晚年勃拉姆斯寂寞的心情,造就出音乐家这一生蕴意最深的作品。也就是编号从116至119的四套钢琴曲集。在勃拉姆斯的晚年,他的姐姐和一些亲近的朋友相继故去,使他在情感上受到一定的刺激,孤独和郁闷的心情常常缠扰着他,时常回忆起与他们相聚的美好时光。处于职业习惯勃拉姆斯随手记录了当时的生活情感,可以说是其晚年对音乐的随想。肯普夫的演奏平稳而踏实,让曲子从节制的温暖中流露出淡淡的愁意。

CD31 李赫特 舒曼钢琴作品
DG在1957年发行的李赫特演奏舒曼钢琴独奏作品的唱片,这是李赫特早年的录音。
说起李赫特的早年录音,大家的印象估计都是大开大合的肖邦和穆索尔斯基。但是这一张舒曼可不能弹成那个样子,李赫特在舒曼面前变得温和起来,尤其是《森林情景》,他用温和的旋律勾出森林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

另外需要注明的是,唱片公司把唱片中的《g小调进行曲》调到了第一首,原本这首小曲是分隔《森林情景》和《幻想小品集》的。因此,全部具有联网搜索唱片曲目名称的软件都会受到影响。

CD34 特里丰诺夫 卡内基独奏会
特里丰诺夫被认为是当代最有前途的钢琴家之一。

这场唱片是他在201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独奏会实况录音,我们杂志在去年就介绍过这张专辑。特里丰诺夫在这场音乐会中一下就排出斯克里亚宾《幻想奏鸣曲》、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并加演了梅特纳的《两首神话故事》的第二首。特里丰诺夫的技术出众,演奏个性独特,继承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精髓。

6

路过
4

雷人
5

握手
5

鲜花
5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5 人)

  • 路过

    匿名

  • 路过

    匿名

  • 鸡蛋

    匿名

  • 鸡蛋

    匿名

  • 握手

    匿名

  • 握手

    匿名

  • 雷人

    匿名

  • 雷人

    匿名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 鸡蛋

    匿名

  • 鸡蛋

    匿名

  • 握手

    匿名

  • 握手

    匿名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 路过

    匿名

  • 路过

    匿名

  • 雷人

    匿名

  • 雷人

    匿名

  • 鸡蛋

    匿名

  • 鸡蛋

    匿名

  • 鲜花

    匿名

  • 鲜花

    匿名

已有 1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特别推荐

广告位

图文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