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音乐会如何改变了一个行业
原作者: 何任远
2014年世界杯早已尘埃落定。足球乃至体育界一向习惯热闹喧哗,然而貌似静态的古典音乐界,也曾在二十年前因为一场音乐会而泛起过一阵波澜。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典型的“借力体育,歌剧搭台,票房唱戏”的典型操作模式。尽管在艺术上,它被人批评为“肤浅”和“浮躁”,然而这台音乐会的成功操作,不但缔造了一个古典音乐演出经济成功的历史记录,还催生出一种全新的跨界演出类别。
二十年前,也就是1994年,同样是世界杯年。在这一届世界杯上,除了足球明星是关注焦点,歌剧演唱家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在电视直播和唱片巨头的巨资灌浇下,1994年洛杉矶“三大男高音”音乐会成为了当年无数从未关注古典音乐的普罗大众的谈资。
幕后故事
1994年三大男高音,也就是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与指挥家梅塔四个人的联袂演出并非首次。早在1990年世界杯决赛前夜,四人就在罗马卡拉卡拉浴场举办了第一场“三高”音乐会。在1990年之前,“三高”中的帕瓦罗蒂和多明戈之间的更多的是竞争关系,两人身边的助理和经纪人之间充满各种猜忌和嫉妒。多明戈是有名的歌剧演出之王,论角色数量和文学修养帕瓦罗蒂难以企及;然而,帕瓦罗蒂的露天音乐会票房和社会公众影响力却难以被多明戈超越。把这两个对手联合起来的是卡雷拉斯身患血癌一事。卡雷拉斯是多明戈和帕瓦罗蒂两人的共同朋友。在卡雷拉斯战胜癌魔复出后,三人举办首次“三高”音乐会,作为庆祝世界杯决赛的一部分,也是欢迎卡雷拉斯重返舞台的一系列演出的一部分。可以说友谊成分大于商业。
但是,友谊归友谊。三人从没想过这种演出模式能够一夜成功,因此之前也没有探讨版权的事情。Decca发行的1990年罗马“三高”音乐会在全球热卖,但是三个歌唱家得到的收入却少得可怜,只有出场费而没有唱片收入提成。多明戈更加是大发雷霆。
时间到了1994年,三大男高音加上梅塔找到了匈牙利演出经纪人提勃尔·鲁达斯。鲁达斯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之前他为帕瓦罗蒂贴上“高音C王”的商标,让他成为了二十世纪下半页红透半边天的男高音。鲁达斯的精明和出手快准狠,可以从这件事中看到:在1994年世界杯开赛前夕,多明戈和帕瓦罗蒂早已在物色经纪人帮忙铺张三大男高音,然而当他们与世界杯组委会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对方告诉他,举办权早已被鲁达斯包揽了。用广州话来讲,原来三高早已被鲁达斯“食住上”了。
这次鲁达斯撇开了Decca,找到了华纳唱片。鲁达斯决心要把这场音乐会做成类似罗马帝国时代那种举行的奢华晚宴。
在筹备阶段,鲁达斯首先考虑举办音乐会的城市是亚特兰大和拉斯维加斯。然而洛杉矶的一个大型橄榄球运动场最后成为他的首选。他投入巨资,在这个橄榄球场修建了一座高大五层的舞台,气派非凡,无比奢华。这是他来自布达佩斯王宫的灵感。这座舞台还有巨大的绿色植物和森林布景,甚至还有一座人工瀑布。这个瀑布在音乐会前夕一直开着,直到音乐会开始前才因为水声太大而被停掉。
这么大的投入,在商业上不怕遭遇惨败吗?其实鲁达斯心里也明白,单靠票房收入的话,这些开销远远没能回本,这还得加上三高和指挥家的一次性演出费。卡雷拉斯、多明戈、帕瓦罗蒂和梅塔在音乐会开始前就收到了一百万美元的演出费,外加诚意费(在之后的三大男高音世界巡演中,他们每个人演一次就有五十万美元的收入,梅塔退出后加入巡演的大都会歌剧院艺术总监詹姆斯·李文报酬也是如此)。然而鲁达斯精明的地方,就是在这场洛杉矶音乐会中开设VIP席位,每张门票售价1000美元。根据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撇开音乐家纪念品和音像制品收入,单单是音乐会座位的软垫和三高亲笔签名的橄榄球销售,所得的利润已经高达1250万美元。相比之下,世界杯决赛的票房总收入才只有4500万美元。
从演出上看,1994年的洛杉矶三高音乐会的确是一次成功。音乐会在洛杉矶造成了交通大堵塞,橄榄球场人海汹涌。在音乐会尾声,无数次加演、口哨声、乐迷欢呼声、飞吻和扬手成为了这次音乐会热烈反响的证据。音乐会的主打曲目以低难度的歌剧咏叹调、欧洲民歌和好莱坞电影歌曲为主,通俗易懂。美国前总统布什夫妇、影星阿诺舒瓦辛格、汤克鲁斯、汤汉克斯、副总统戈尔夫人、“瘦皮猴”Sinatra等美国政治文化界名人都出现在直播画面上。三人返场演唱的威尔第咏叹调“女人善变”和“饮酒歌”马上冲上欧洲排行榜第一的位置,音乐会的影视产品走俏全球,销量高达八百万张,创下古典音乐商业成功的纪录。
催生的“轻型歌剧”跨界演出
在1994年“三高”音乐会的巨大成功,催生出一条全新的演出产业链。在这次演出中获取巨大商业利益的,除了经纪人、唱片巨头和四个艺术家,还有美国PBS电视公司。而许多希望一炮而红的年轻古典音乐家,都希望通过在PBS摄像机前演出而获得唱片公司的合同。为了照顾电视观众的口味,一种全新的演出模式诞生了,这就是“popera”,所谓的“通俗歌剧”,或者“运动场古典音乐”演出模式。意大利男高音波切利就是三高之后冒起的一个典型“通俗歌剧”演出者。无数个电视频道开始效仿PBS组织这些“广场通俗古典音乐会”,通过扬声器和巨大编制的管弦乐团把一些感情饱满和充满感染力的歌剧咏叹调和经典老歌传递给对歌剧一无所知的人们。在二十年间,无数支效仿“三高”的组合冒起,包括“三大威尔士男高音”、“三大女高音”、“三大德克萨斯男高音”、“三大假声男高音”等组织,都像雨后春笋那样遍地开花。二十年过去了,即使是鲁达斯当初也没想到一场音乐会可以改变整个音乐生态,而他自己也无法再现当年的辉煌了。有时候,一场成功的演出,真的是要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