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和安静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2014.11 编余闲话
原作者: 张戈
一个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中国巡演,开票后,几乎各地均票房告急。上海有幸加演一场,首场独奏会的票在两天内卖完,第二场则仅用了十几分钟又被一抢而光。如此情形在告诉我们什么?
何许人的演出如此受欢迎?她是一位在此之前不为人知、低调而有实力的中国钢琴家。历经磨难始终热爱着音乐的她,忽然有一天在巴黎被人们发现,开始了演奏会场场爆满的奇迹。她叫朱晓玫,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艺术家家庭,现任教于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居住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
在一个访问她的视频里看到,没有华丽的演出服,没有各式各样的招牌动作,只有音乐在她心里的流动。难怪她会得到那么多实实在在的赞誉:“如果仅论技术,朱晓玫可能比不过国内许多钢琴家。但她弹钢琴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别人所无法比拟的。”“你一定要去听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她演奏的就像作品写的一样纯净无邪。”“朱女士(《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可以与古尔德59和55年的录音媲美,我觉得它比任何其他的录音都更耐听。”
面对赞誉她似乎毫不在意,而是默默地用自己的人生演绎她对巴赫、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巴赫的音乐表达了文学无法带给我们的情感,他的音乐与语言无关。它如此简单,却又如此丰富。三十年来,《哥德堡变奏曲》伴随着我的生命, 就像一个与我一起生活的人,它已成为我的一部分。在这部作品中,巴赫将人生谱写成乐曲,他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哥德堡变奏曲》也是我人生的三十个乐章。对我而言,巴赫近似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她在身体力行的证明:平衡和安静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不知道是她心中的善根使她的音乐如此出神入化,还是音乐令她的善根升华带来这般辉煌。我相信音乐充满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如果与心中的善念结合,那确实是一种极大的福份。
我们有幸与音乐结缘,可以感受到大师的音乐人生也不失为一种福份。
有一种幸福,就是呆在家里用高科技产品享受音乐大师的精彩演绎,如果能够做到与家人陶醉其中,那一定是福上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