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听小编制乐队:数小也为美

原作者: 王联

简介:古籍《韩非子·内储说上》中,用寥寥数语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这个故事就是成语“滥竽充数 ...

latino
吉他在拉丁
唱片界从来不缺吉他手,古典吉他界的明星也层出不穷,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今一个年轻吉他手要想脱颖而出,当真不容易。近年来,一位来自黑山共和国(原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成员之一)的小伙子,吸引了古典吉他界的广泛关注,他的名字叫做米洛什·卡拉达格利奇(Milos Karadaglic)。米洛什·卡拉达格利奇出生于1983年,8岁那年因为听到父亲在家播放塞戈维亚弹奏阿尔班尼兹《传奇》,从此爱上吉他。米洛什9岁便首登舞台,11岁就在国际吉他比赛中获奖,成为贝尔格莱德的热门童星。他16岁获得奖学金赴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就读,并获得硕士学位。米洛什在2005年获得以英国吉他大师布林姆命名的国际大奖,并成为史上第一位得到威尔斯亲王查尔斯殿下颁赠的音乐“亲王奖”的吉他演奏家。作为一名当代古典吉他演奏家,米洛什十分盼望能为吉他重新定义,让它成为现代的乐器。因此除了经典曲目,米洛什也经常演奏新的创作,希望能吸引更多爱乐者走入古典吉他的世界。
与环球的DG签约后,米洛什立刻成为全球瞩目的年轻音乐家,他的首张专辑《地中海情深》获得2011年度英国《留声机》杂志“年度青年艺术家”以及“古典唱片排行榜最佳专辑”双项大奖。2012年,米洛什录制出版全新大碟《拉丁情迷》(编号:DG 479 0063),而他也因此成为英国《留声机》杂志封面人物,风头强劲无伦。《拉丁情迷》收录多首拉丁古典吉他名曲,从多方面反映了拉丁国家在古典吉他发展历程中的辉煌,其中包括巴西的海特尔·维拉-罗伯斯的《肖罗》、巴拉圭的奥古斯丁·巴利奥斯·曼戈雷的《最后的颤音》、墨西哥的曼努埃尔·玛利亚·庞塞的《墨西哥小诙谐曲》、古巴的莱奥·布劳威尔的《十一月的一天》、阿根廷的皮亚佐拉的名作《自由探戈》、卓吉·莫瑞的《巴西舞曲》、电影《花样年华》的插曲《或许,或许,或许》等。这些作品以拉丁美洲音乐的和声以及节奏作为基础,将超现实的写实风格融入到每首作品的细节表现中,风格独特而富于感染力。米洛什在这张专辑里,给我们展示了古典吉他全面的表现力,虽然部分曲目有克里斯朵夫·伊塞瑞率领的欧罗巴爱电影录音室管弦乐团担任伴奏,但是米洛什的个人独奏始终占据音乐构架的主体,他演奏起这些自幼谙熟无比的作品显得毫无阻滞,指法娴熟老道,对乐曲细部的雕琢和处理都非常精美,并将拉丁音乐富有舞蹈性色彩的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Series Navigation且道爵士三重奏 >>
浏览 6,732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