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绕圣诞炉火旁的音乐:圣诞节简介

原作者: 谢胤杰

简介:圣诞节,是纪念耶稣降生的节日,主要定于12月25日,东方教会则定于1月7日。身为基督教礼仪年历的重要节日,教会透过将临期或降临期来准备,并以八日庆典与礼仪节期延续庆祝。圣诞节也是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等以 ...
圣诞节,是纪念耶稣降生的节日,主要定于12月25日,东方教会则定于1月7日。身为基督教礼仪年历的重要节日,教会透过将临期或降临期来准备,并以八日庆典与礼仪节期延续庆祝。圣诞节也是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等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之地方的公共假日;在教会以外的场合,圣诞节已转化成一种民俗节日,并常与日期相近的公历新年合称“圣诞与新年季”。

由于耶稣的诞生日期无法确定,圣经上也无相关记载,所以在学术上认为圣诞节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来推算,或是在基督教发展初期将外教的太阳神生日转化而来,当时社会上(如古罗马的冬至)以该节日庆祝日照时间由短变长。西方教会在发展初期至4世纪前中期开始将圣诞节定在12月25日,东方教会以儒略历定于1月7日,亚美尼亚教会则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在基督教国家,圣诞节同时兼具宗教节日与文化节庆的双重功能,除了参与教会仪式与活动外,家户、行号与街头上也可见相关布置,更是重要的商业活动时令;而过圣诞节的习惯,亦随着近代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而扩展到全世界。

圣诞节教堂中的合唱
虽说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诞辰,但实际上《圣经》上却没有确切记载耶稣的降生日期。早期基督教会把圣诞节定在12月25日,是因为当天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这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基于此原因,早期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而在科普特、耶路撒冷、俄罗斯、塞尔维亚及格鲁吉亚等东正教地区,圣诞节则是1月7日。这与东正教没有接受格里高利历改革和接受修正后的儒略历有关,因此把圣诞节在1900年到2099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将延迟到1月7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也是东正教区,但圣诞节日期上遵循西欧习惯为12月25日,但复活节则遵从东正教习惯。亚美尼亚教会更关注主显节,而不是圣诞节。

左:圣诞大餐        中:圣诞曲奇       右:圣诞节装饰——冬青
圣诞习俗数量众多,包括世俗,宗教,国家,圣诞相关,国与国之间差别很大。大部分人熟悉的圣诞符号及活动,如圣诞树,圣诞火腿,圣诞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赠礼物,都是基督教传教士从早期异教的冬至假日里吸收而来。对冬至的庆祝早在基督教到达北欧之前就在那里广为进行了,今天圣诞节一词在斯堪的纳维亚语里依然是异教的jul(或yule)。圣诞树被认为最早出现在德国。

教宗额我略一世没有试图去禁止流行的异教节日,而是允许基督教的教士对它们赋予基督教的意义重新解释,他允许了大部分的习俗继续存在,只是稍加修正,甚至保持原样。宗教及政府当局与庆祝者之间的交易使圣诞节得以继续。在基督教神权统治繁荣的地区,如克伦威尔治下的英格兰和早期新英格兰殖民地,庆祝活动是被禁止的。在俄国革命后,圣诞庆祝被苏联苏维埃共产党政权禁止了75年。即使在现今一些基督教派里的基要派和清教徒组织、还有一些基督教系新兴宗教如耶和华见证人,仍旧把圣诞节看作没有圣经认可的异教徒节日,并拒绝庆祝。

圣诞节激发了许多虚构的圣诞故事,试图用现在的神话故事的形式表现圣诞节精神,内容通常是触动心灵的关于圣诞奇迹的故事。他们中的一些已经变得非常有名并且已经变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故事已经被作为圣诞传统流传至今。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圣诞老人的故事。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胡桃夹子芭蕾舞剧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胡桃夹子芭蕾舞剧同样也以圣诞为背景。故事叙述的是一位年轻俄国女孩在圣诞夜进入梦境后发现圣诞饰品都有了生命的故事,类似的还有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小气财神》。《小气财神》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吝啬鬼Ebenezer Scrooge的故事。Scrooge拒绝圣诞节所代表的发善心和同情他人的精神直到他遇见了向他展现了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圣诞精灵。通过这个和其他一些故事,狄更斯基本把英语国家的圣诞节庆祝状况描述了出来(树,葡萄干布丁,颂歌等等),同时故事也反对了圣诞节期间的商业气息。

虽然圣诞节的符号象征已经通过电视电影广泛传播,但在一些坚持传统的国家仍旧保持原样,圣诞老人及其故事也各国有别。一些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圣诞节故事并非如狄更斯描述的那样轻松愉快,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贫困无助的小女孩在圣诞夜赤脚走在覆着白雪的街道上,徒劳的试图去卖出她的火柴,对身边人们幸福的圣诞庆祝她只能看着。她不敢回家,因为她爸又在酗酒。不像英语国家的圣诞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尾。

查理·布朗的圣诞节
许多关于圣诞节的故事都收录在电影和电视上,同时亦被无数次地于电台和电视上广播。自从19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影像制品的普及,每年的圣诞假日期间,这些故事的录像带和影碟都得到了热卖。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电影《风云人物》,这电影的主题就是映射《小气财神》。影片中的英雄乔治·贝利是一个商人,梦想帮助社区里的每一个人。有一年圣诞夜守护天使找到正在绝望中就要自杀的他,并向他指出他的存在对周围的其他人意义有多么的重大。最著名的动画产品莫过于《查理·布朗的圣诞节》,查理·布朗因为不满意发现假日的深层次含义的尝试而苦恼不已。

广播和电视也会安排圣诞主题的节目。广播电台会播放圣诞歌曲,经典音乐,赞美诗合唱如亨德尔的《弥赛亚》。其中经典圣诞歌曲有改编自柴可夫斯基地芭蕾舞乐章的《胡桃夹子》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圣诞康塔塔》。电视台也会在圣诞节期间奉献出多姿多彩的节目,讲述传统,播放一些经典影片,制作一些专题节目等。

Series Navigation萦绕圣诞炉火旁的音乐:古典篇 >>
浏览 2,561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