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LS3/5A系列(9) 风华绝代伶人歌(下)
原作者: 大树
简介:上期文章提到Rogers(乐爵士) “大金牌”BBC LS3/5A音箱在不同生产序号段有着不同的音质表现, 其音色、乐韵犹如一位有着精湛演艺的伶人, 在百般变化中游刃有余地牢牢吸引住每位赏客的目光。虽然“大金牌”极具稀 ...
上期文章提到Rogers(乐爵士) “大金牌”BBC LS3/5A音箱在不同生产序号段有着不同的音质表现, 其音色、乐韵犹如一位有着精湛演艺的伶人, 在百般变化中游刃有余地牢牢吸引住每位赏客的目光。虽然“大金牌”极具稀缺性与深具美妙动人的重播乐韵, 但是同样要给它提供一个好的演绎空间–——舞台, 所谓“舞台”也是笔者如下要着重讨论的与之配套的音响器材及周边配套设置。
谈及Rogers“大金牌”BBC LS3/5A音箱不同生产序号段的不同音色与乐韵的重播表现, 说白了这也是个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简单问题。当中主要的因素是与“大金牌”内在分频器电子配件的构成与喇叭单元的选配密不可分的,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当时校声工程师的个人修养及品味密切相关的。所以根据上述论据及笔者个人的实际经验, 我们大致可把“大金牌”的音色表现分为早、中、晚三期来作鉴赏。
据笔者观察与实际聆听经验, 早期的“大金牌”深具监听的风格, 因为从其分频器上中规中距的电子零配件配置可以看出, 此时的“大金牌”主要担纲的重任是BBC广播公司二级小空间室内近场监听的工作。因而此时的“大金牌”BBC LS3/5A音箱在相对比较状况下来看:音染较小, 但在其后烧友们追求的可听性方面来说相对弱些。在“大金牌”生产序号段进入玖拾余号至叁佰余号时, 此时应该是Rogers“大金牌”BBC LS3/5A音箱进入最为丰富多彩的辉煌成熟期,这个段位号内的“大金牌”无论是生产制造工艺还是校音手段成熟度方面均达到了一个颠峰状态。如前文所述的分频器电容“阶梯式并联”与“高音纯银拱形门跳线”等, 均产生在这一时期的“大金牌”中(我们暂且称之为:中期)。无独有偶, 在中期的极小量“大金牌”中,Rogers厂一返抠门的传统, 在其制造的BBC LS3/5A音箱箱体内,设置粘贴了大块调整谐震的沥青、羊毛混合板。这在Rogers厂整个生产制造BBC LS3/5A音箱史中仅有此例,绝无仅有的!所以“中期”的Rogers“大金牌”BBC LS3/5A音箱,在重播聆听时表现出的乐韵色彩是最为丰富、美声、悦耳。
“大金牌”进入晚期时, 也是Rogers厂第一任老板、一代音响奇才Jim Rogers卷铺盖走人之时。不知是当时Rogers 厂财务问题拖累还是其它某些因素的影响, 晚期的“大金牌”在制作工艺上已有缩水之感, 在其箱体内部所有电子配件的构成上已经十分靠拢于稍后生产的“小金牌”了, 因此这一时期Rogers厂生产制造的“大金牌”BBC LS3/5A音箱在重播素质表现上就相对不如前两期的了。其具体在聆听感觉表现上高音有些飙,中频少了些厚软感,低频的弹跳力及泛音也弱了些,整个音场及细节的表现均逊色了许多。在听感上似乎更接近生产序号千号内的Rogers“小金牌”BBC LS3/5A音箱。
图1A:高音单元外观前置面均为蓝、白引线,白色塑料穿线扣的T27
图1B:单元背部中央置十字螺丝定位柱的T27
图1C:KEF厂做了改良、加强的背部中央置太阳形状定位柱的T27
图2:Roges“大金牌”在1974年下半年始至1975年下半年止选配的KEF厂B110中、低音喇叭单元都有一个普遍的外型共形, 就是在单元的后背均为镀白锌馒头状,其上中央缀十字星标志
图1B:单元背部中央置十字螺丝定位柱的T27
图1C:KEF厂做了改良、加强的背部中央置太阳形状定位柱的T27
图2:Roges“大金牌”在1974年下半年始至1975年下半年止选配的KEF厂B110中、低音喇叭单元都有一个普遍的外型共形, 就是在单元的后背均为镀白锌馒头状,其上中央缀十字星标志
大致细分了三期Rogers“大金牌”BBC LS3/5A音箱的音色表现,不可否认其中KEF厂生产制造的喇叭单元: T27高音喇叭单元和B110中、低音喇叭单元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因素。而“大金牌”的制造生产年期为1974年下半年开始至1975年下半年止, 这期间KEF的T27高音单元在外观上分两种样式出现,因这个时期的T27高音单元外观前置面均为蓝、白引线,白色塑料穿线扣,振膜加黑色铁网罩。而单元后背就大有区别了, 一种为单元背部中央置十字螺丝定位柱的T27,另一种KEF厂做了改良、加强的背部中央置太阳形状定位柱的T27。这两种高音单元在技术层面的区别是:置十字螺丝定位柱的T27在分频器电子线路高频电流补偿上较大, 因而其常挂在高频电感的4脚引线上。置太阳状定位柱的T27在分频器电子线路高频电流补偿上较小, 因而其常挂在高频电感的5脚引线上。两种T27高音单元在音色表现上:置十字螺丝定位柱的T27较直白、较阳刚些。置太阳状定位柱的T27较细腻、较阴柔些。至于熟优熟劣尚无定论, 完全视个人欣赏品味而言。但笔者在KEF厂同年期自产、自制的音箱中发现:其选配的T27高音单元均为背部中央置太阳形状定位柱的T27,这是否就是当年江湖中传说:KEF厂把好单元留着自用了!?对此笔者只是作个猜测、揣度而已。而“大金牌”这期间选配的KEF厂B110中、低音喇叭单元都有一个普遍的外型共形, 就是在单元的后背均为镀白锌馒头状,其上中央缀十字星标志。据KEF厂当年标称此类B110中、低音喇叭单元相比较以后生产制造的B110单元在低频下限值上要下潜5Hz左右。此非空穴来风的妄言, 因为这种镀白锌馒头背,后缀十字星的B110喇叭单元无论在磁钢体个头、单元整个重量上都无可争议的要比之后生产的B110大一码!
从笔者上述个人实际经验的技术层面分析阐述中,诸位读者是否对Rogers“大金牌”BBC LS3/5A音箱已有了个基本的认识及了解,且前文戏言:假如现在购买“大金牌”还有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话, 笔者一定愿多出些银两让商家开箱验证后才“放心”购之!在此对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与看法了呢?到此关于“大金牌”技术层面的话题就暂告一段落。下面将继续介绍“大金牌”的聆听重播配套音响器材问题。
由于BBC LS3/5A音箱设计制造年代等一系列背景因素,本人在此对一些贵价的晶体管石机音响器材就不作介绍了。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证明了贵价的音响器材用来配BBC LS3/5A音箱未必一定能出靓声, 所以按照其设计、制造的年代背景, 一些现如今看似不起眼的电子管胆机音响器材, 与BBC LS3/5A音箱倒是绝配。
俚语云: 好马配好鞍。与Rogers “大金牌”BBC LS3/5A音箱相配也有个对等的问题。在笔者首推的音响配置中即Marantz Model 7电子管前级加Marantz 8电子管后级,首先这两款音响配套器材本人在此介绍的均为上个世纪1969年前Marantz公司制造的产品(也就是烧友口中的: 古董机) 。推荐的第二套为Marantz Model 7电子管前级加McIntosh MC240电子管功放。第三套为一副重型铠甲,JOLIDA SUPRE GI(超级电子管前级)加JOLIDA音乐使者211电子管单声道后级。
Marantz 8电子管后级
烧友们都明白:因每个人修养及欣赏品味的差异,所以在听感上也各有所偏好。如此对音响器材重播时就有种说不请、道不明的人文个性化要求:音乐传神的韵味!但万变不离其宗, 忠实现场之声是每个乐友的最终、最高追求。而Marantz Model 7电子管前级就是款深具此种魔力的音响器材,从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面世至今被许多资深音响烧友喻为:世界第一前级,并不是徒有虚名的。因为只要你调配、驾驭得当,重播时它那种美妙传神的乐韵是目前任何一款相类似的音响器材所无法比拟的。所以笔者在文中力荐Marantz Model 7电子管前级来统领、驾驭Marantz 8电子管后级和McIntosh MC240电子管后级。而这两台电子管后级所选配的功率输出推动管,分别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为音频信号放大设计的专用管EL34(6CA7),6L6(KT66)。且两种管的功率输出也大至在40W左右,这与BBC LS3/5A音箱的原始设计要求非常配合,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左:Marantz Model 7电子管前级 右:McIntosh MC240电子管后级
在实际聆听中,Marantz Model 7电子管前级与Marantz 8电子管后级配合,乃一套“西装”的组合。用来相配Rogers“大金牌”BBC LS3/5A音箱时,其重播音色爽朗、透彻、细腻,尤其对大型乐队及管乐的重播演绎非常的到位、过瘾,那种现场的临场感、层次的描述表现令人大有置身现场的疑惑!而Marantz Model 7电子管前级与McIntosh MC240电子管后级配合重播时,又是另一番美妙的韵味。那种丰厚的无与伦比的音色,是聆听人声、歌剧、管弦丝竹乐的最佳选配。但McIntosh MC240电子管后级有种“富贵病”, 一是机器上用管甚多, 在耗用各型电子管上有“管老虎”之称。二是由于制作年代久远(一般均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品)和当初设计的原因,其中内部电源用的几个黑白“思碧”大电解特别容易损耗到使用寿限。如果MC240电子管后级重播时音色发木、混浊,不在状态, 那就说明是这几个黑白电解出问题了, 而置换这几个电解必须要求是那个年代的原配原型才行,如果置换上其它厂牌型号的电解, MC240重播时肯定“跑调、串味”!这一点本人在此作个特别着重的强调。
JOLIDA SUPRE GI超级电子管前级
最后在此要介绍套重型铠甲般的JOLIDA SUPRE GI超级电子管前级加JOLIDA音乐使者211电子管单声道后级与Rogers“大金牌”BBC LS3/5A音箱相配。为什么有“重型铠甲”这一比喻与称谓呢?因为在两台单声道211的映衬下,驾驭它们的SUPRE GI就显得十分靓丽而温馨了,有着一对可爱黄眼晴(音量dB显示表头),左右单声道音量单独控制, 胆整流、采用罕见的输入、输出牛设计的JOLIDA SUPRE GI,在JOLIDA厂的一再调整、改进下, 已是目前音响市场内难得一见的、十分超值的铭器。在JOLIDA一套“西装”的配合推动下, 那种深沉的厚重感几乎令音箱消失于无形,你会惊讶地发现BBC LS3/5A这对小音箱已不能称之为小音箱了, 在“重型铠甲”的驱动下, 那种动态与气势会令人有振聋发聩之感。但笔者在此要加注说明的是: 这套“重型铠甲”的供电系统要做些特别的处理, 否则该套器材重播时音色有粗、硬、糙之感。所谓的供电特别处理,无外乎就是对进来的市电作隔离、滤波处理,因为目前国内的市电已经“脏、乱”污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重型铠甲”又似乎对电源的供给特别地敏感,所以对电源作精心的调配,“重型铠甲”会回馈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惊喜!
JOLIDA音乐使者211电子管单声道后级
介绍了上述三套与“大金牌”相配的音响器材, 其中JOLIDA“重型铠甲”最为廉价超值。本人在近两个月的BBC LS3/5A音箱活动中,结交了不少爱乐烧友,从中收益颇丰。因而在此再次感谢《视听前线》的张总编、JOLIDA厂王总的大力支持!BBC LS3/5A音箱系列文章的撰写因笔者身体健康等原因也暂告一个段落。待到来年山花烂漫时本人将继续涂抹以感谢诸位爱乐烧友的关注与厚爱!
浏览 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