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丽的传说:BBC LS3/5A系列(10)
简介:暂停3个月的“情迷LS3/5A”今期又与读者见面了。关于BBC LS3/5A 音箱的文章涂抹到此已是第10篇,本文将描述当年BBC广播公司电声部与ROGERS厂,是怎样为这款鞋盒样小音箱奠定一个音响界盛极一时、辉煌美丽的传说。因 ...
暂停3个月的“情迷LS3/5A”今期又与读者见面了。关于BBC LS3/5A 音箱的文章涂抹到此已是第10篇,本文将描述当年BBC广播公司电声部与ROGERS厂,是怎样为这款鞋盒样小音箱奠定一个音响界盛极一时、辉煌美丽的传说。因为每个发烧友欣赏品味的不同,对各厂牌BBC LS3/5A音箱也就有不同的评价,就ROGERS这个品牌而言,是无可争辩、勿容置疑地开启、并奠定了一个Hi-Fi音响界划时代神话般的美丽传说。而担纲起这一美丽传说主要力量与成份的是——ROGERS厂易主后开始量产并且被后人称之为:“小金牌”与“黑牌”的BBC LS3/5A 15Ω音箱。
话说1976年ROGERS厂易主后开始有计划地量产BBC LS3/5A音箱,该音箱也一改以往的“土炮”风味, 从里到外进行了正规化的统一“着装”。我们从现在能够见到当年生产制造的BBC LS3/5A音箱上分析,其产品生产序号大约是500号后至4000 号之间。在这个段号间就是被烧友称之为“小金牌”的BBC LS3/5A音箱(见上图)。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前面系列文章中提到的“大金牌”与本篇所述“小金牌”,是两个标牌不同的BBC LS3/5A音箱。区别在于:“大金牌”的ROGERS标识全为英文大写字母,用黑色漆字印刷在金色金属铭牌上,而“小金牌”标识则为Rogers 开头字母大写外, 后面全改为小写, 且黑色漆字凹刻在金色金属名牌间。Rogers BBC LS3/5A 15Ω“小金牌”音箱前网罩统一换上了尼龙“Tygan”黑色网罩, 模样美观,并且酷了许多。但贴在音箱后背标牌却大大地逊色了,从“大金牌”标有BBC字样的白底黑字霸气的金属铝片标牌变成了金底或白底的简易纸标(见下图),这个落差至今一直为BBC LS3/5A音箱迷们所诟病。以至于在某些BBC LS3/5A音箱迷的烧友中有:白标纸贴背标箱要比金标纸贴背标箱靓声之说。究其原因竟是BBC LS3/5A音箱玩家迷们太过衷情那块金属铝片背标,而产生的爱屋及乌情节。
说实话,假如真正要分析区别“小金牌”间音色的差异,我们要从如下几个因素来判别。首先从生产的年代以及音箱出厂生产序号方面来说,1976年底前生产、箱体制作序号约在1000号之前的“小金牌”较为靓声。因为这个时段的“小金牌”还遗有早期“大金牌”的因素,具体我们从其内部分频器电容和电感等电子零配件用料及喇叭单元配置中就可观察出一二。其次要强调的是:随着英国BBC广播公司指定LS3/5A音箱专用的T27高音和B110/SP1003中低音单元的用量增大,KEF厂在喇叭单元制作上有了缩水的“改良”现象。因而纵使“小金牌”外观有了千般的美化,但自从“小金牌”生产量上了一定的规模后,它的箱体内部配置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喇叭单元改变了,分频器及发烧的用料与技术手段不见了,其选用的电子零配件也千篇一律“正规”化了(见下图):Philips “斑马”电容加Welwyn电阻。“小金牌”三只分频电感似乎也比“大金牌”的小了一圈(其改动后电感标号分别是:高频电感2501-126、中低频电感2501-128、2501-127)。时过境迁,此时的“小金牌”相较前辈“大金牌”,无论在用料和音质上均有了较大的差距!但Rogers BBC LS3/5A 15Ω“小金牌”音箱在聆听感受上还是颇具韵味的,重播时那种细腻柔和、厚实温婉的出色乐韵及音质表现,是当下生产的音箱所缺乏或无法比拟的,所以Rogers“小金牌”至今仍是许多资深爱乐烧友们追逐的终极铭器。
当时间进入1978年,Rogers厂生产 BBC LS3/5A 15Ω音箱量达到4000 对左右时,“小金牌”也到了谢幕完成历史使命,退出Rogers厂生产制造序列的时候了。更大产量的Rogers BBC LS3/5A 15Ω“黑牌”音箱(见下图)粉墨登场。以Rogers英文字体,黑底白字金属名牌为标识的“黑牌”。起始就以现代化大生产为标准,对音箱内、外的构造制作有着十分严谨的规范性技术标准与要求。笔者认为,随着Rogers BBC LS3/5A音箱产量的日渐增大, 生产序号约12000号段(即所谓早期黑牌)后的“黑牌”,简直就是个标准的工业产品,它减弱了甚至说失去了BBC LS3/5A音箱作为艺术载体表现魅力的个性与韵味,已具备了如今数码时代量贩产品的风格。所以当初许多烧友们冲着BBC LS3/5A音箱的鼎鼎大名,选择了现代时尚、可接受的价位与成色——Rogers BBC LS3/5A 15Ω“黑牌”音箱时,充满希望入手聆听欣赏后,折腾了许久才发现,完全不是传说中或自己想象的样子,于是乎各种不理解与抨击言论四处弥漫(当然其中购置了缺损、仿冒的“黑牌”除外)。
图4:Rogers BBC LS3/5A 15Ω“黑牌”音箱及背标
要伺服好Rogers“黑牌”BBC LS3/5A 15Ω音箱,我们首先要弄明白“黑牌”的内部乾坤,早期“黑牌”(1980年前ROGERS生产的BBC LS3/5A 15Ω音箱)选用的喇叭单元及分频器电感基本与“小金牌”无异(见下图), 只是分频器上所用电容逐渐被灰色Rifa方块电容取代,记得本人在前几期文章中描述过,该款电容在技术上精准性甚佳,音色表现方面线条感、层次感较好,瞬态表现极佳且产品质量稳定, 是工业化大生产中易于管理、可大量选配的上佳电子配件。但瑞典产灰色Rifa方块电容有着北欧声的特质:亮、薄、监听味浓而听感上不够润泽,与国人传统聆听欣赏品味及习惯有相违背。所以许多烧友不明就理,以为BBC LS3/5A 15Ω音箱就一定出厚声、美韵。但烧友们同时不要忘了,BBC LS3/5A是款BBC在技术标准要求方面的二级监听音箱。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对付此类颇具现代感风味的音箱,在整个音箱系统配置中的银弹投入,要相对大些。首先与“黑牌”相配的音响系统前端及功放,定要选择暖色调、厚声的器材。尤其不得选配晶体机的功放,因为石机所带的特有奇次微弱失真频率音频电信号输出,很容易造成“黑牌”重播时在听感上有干、硬、瘦、亮, 缺韵少味,从而出恶声的音色表现等因素。文章描述到此,令人不由得想起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某号称进口品牌的音响厂商,因其生产薄而轻的晶体管功放无法推动、配用BBC LS3/5A音箱,就屡屡在其宣传文案中告示烧友称“BBC LS3/5A音箱是初烧友的入门箱,对其不必抱过多的关注与幻想”。殊不知, BBC LS3/5A音箱是众多资深爱乐烧友在经历过太多失望后的终极选择,古人云: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吾等交过高昂“学费”烧友们的最好心态写照。说了些题外话,言归正传,在此笔者推荐电子管功放配用BBC LS3/5A音箱,有条件可多种选择的基础上,特别推荐选配6L6管做放大的胆机来推动,该类型胆机不但厚声、暖色, 推动功率也够用,并且本人尤其推崇McIntosh MC240电子管后级(当然前题是无改动、修摩过的MC240功放)。如此这般的配置,Rogers BBC LS3/5A 15Ω“黑牌”音箱定会给你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回报与惊喜。
本篇中笔者为何一再强调、迷恋BBC LS3/5A音箱的“过去式”?因为无论过去与现在,各类机构、人等出于何种目的解释与宣传、说道,烧友们在个人聆听感觉方面才是最真实、最无法忽悠的。至于说欣赏品味上的差别, 也是大同小异,总不能说:还有人有喜听恶声的嗜好吧!当BBC LS3/5A音箱量产到一定规模时,各生产厂商在利益面前一再妥协,此时生产制作的BBC LS3/5A音箱已是十足的商业化产品,音质表现及要求也已经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了。即使当年ROGERS厂生产了近二万对“黑牌”BBC LS3/5A 15Ω音箱,衔接了BBC LS3/5A音箱前三代与后三代的传奇过程,在音响界为一个神话般美丽的传说奠定了重要基础时, 但后期生产制造的BBC LS3/5A 15Ω音箱,在聆听感、音质方面的逐步退化,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当然后来因BBC指定的喇叭单元制造品质方面难以管控,最终造成了15Ω BBC LS3/5A音箱走上了衰亡之路,也是一种解释。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之后”的BBC LS3/5A 15Ω音箱,无论什么“牌”,都是借着以往的威名,行商业谋利的实质手段而已。BBC LS3/5A音箱如此这般的发展也无可厚非。可是在BBC LS3/5A音箱“骨灰”级烧友中,却实在无法容忍此种美丽的传说被利益铜臭味所覆盖。因此,笔者完成此篇BBC LS3/5A文章及再补写完有关Chartwell BBC LS3/5音箱的文章后,有关这个牌或那个牌的BBC LS3/5音箱的说道,将不再叙述,那时全系列BBC LS3/5A文章也就结束。
浏览 1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