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听瑞鸣《虞美人》

原作者: 邹宁

简介:说到《虞美人》这个词牌,不由得让人想起南唐末帝李煜所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词约作于李 ...
说到《虞美人》这个词牌,不由得让人想起南唐末帝李煜所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词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而这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自然它就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同样,作为中国有名的词牌,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瑞鸣《虞美人》即如此。

听《虞美人》,必先了解之,看其封面,淡而素雅,朴实中透着曾经的沧桑。“霜薄气清,朔风乍起。素笺应岁月之许,用笔尖的平仄为时光做注,在澄洁的宣纸上铺展千顷清秋。”听“琴音高爽,可以拂净尘垢,箫声澄澈,可以照烛幽微。瑶琴生做圣人之器,弦丝被周秦汉唐的辉煌镀亮,其音色存贮一川山河;洞箫以乐为词,箫声为文人墨客的精魂侵染,其声色建起人间风骨。琴箫瑟瑟,掠起八千里烟波;吟唱高蹈,钩沉岁月陈香。”
通过这张唱片,能让你感受到一种纯美,一种至真至纯。这种美似乎没有一丝瑕疵,在这里我们听到了最美的古乐,真有“琴音研墨,洞箫做笔,当清逸的吟唱如皓洁月色笼罩千里,淡淡脂粉沁润夜月清凉,遣明丽浮云携来花影入诗”之感。《虞美人》给我们一种轻盈的润泽之美,一种回忆。这种回忆充满了一种沉稳,但又是悲伤黯淡的安静。就如《虞美人》的歌词,渐黄昏,冷月无声,眼前万里江山黯淡。叹幽欢未足,美人与故园却似梅花将落。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词,道出心中的那种感伤,以春水流逝寄寓辱国之哀。琴音中的苦寒,箫声的空灵,词人的冷寂心境在吟唱声中逸出物外,惝恍迷离。虽然我们离古人时间甚远,但这首词带给我们的那种悲寂却是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听潇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湖上风来波浩淼,秋已暮,红稀香少。寒风萧飒,云随雁字长;游子沉醉,斗酒换悲凉……乐声突然让我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伤,优柔、清静,似游子如孤雁,佳人如春景,却又是孤鸿飞不过万重山,佳人隐于月色中无处寻得。听琴音,如晚来之风雨,穿透我们之相思愁绪,有情者之心绪。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之名作,乃是他入蜀后的一篇为情而作之诗。在这里,诗与音乐的合二为一,诗中透着作者历经战乱之苦,来到蜀郡成都,因苦恨离愁累积太久,那种只言片语间即透出他的哀伤与无奈。音乐轻盈中透着股悲凄,无论蜀郡怎样的好,也无法改变诗人对世事的感叹。

瑞鸣,中国民乐的先驱者,其中又以现代民乐为主(简单的说就是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传统音乐),今天我们听到的这张《虞美人》既继承了传统音乐的优雅幽柔,但同时也有着现代音乐的柔曼情怀,静静的、舒缓的走进我们心中。这就是瑞鸣音乐,这就是我们听到的《虞美人》。
浏览 3,145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