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萨宾•梅耶的大名,估计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吧。这位单簧管演奏家功绩在于让原来一直被低估的独奏乐器单簧管在舞台上重获新生,她在人们面前重新展现了单簧管的美感,使人得以感受到莫扎特及勃拉姆斯时代的风采。 ...
萨宾•梅耶的大名,估计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吧。这位单簧管演奏家功绩在于让原来一直被低估的独奏乐器单簧管在舞台上重获新生,她在人们面前重新展现了单簧管的美感,使人得以感受到莫扎特及勃拉姆斯时代的风采。萨宾•梅耶的指法轻快而敏捷,这归功于她在斯图加特时期的勤修苦练。她对于节奏的掌握也高出同僚一等,不论与钢琴或是管弦乐团的演奏,配合都非常正确严谨,在温柔中又保有音乐的韧度。由于她对单簧管艺术所产生的贡献,人们称她为“单簧管女神”。
不过要是我们回去看看标题的时候,可能会留下这样的一个疑问:“我没看过萨宾•梅耶不穿鞋上台演出啊。”这个嘛,我们也没说过我们只写不穿鞋上台演出的艺术家嘛,哈哈哈哈。
其实,萨宾•梅耶在舞台上是穿鞋子的,她只是在拍摄唱片封面和练琴的时候光着脚。当她第一次来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时,面对记者关于自己专辑封面照的提问时,她直言自己对传统的古典音乐唱片的封面感觉无趣。我想借鉴流行音乐唱片的风格,所以坚持光着脚拍摄。“我在练琴时不穿鞋子,因为喜欢接地气,那种感觉很真实,很棒。但是在舞台上我还是穿鞋子的。”
1959年3月30日萨宾•梅耶出生于德国。20世纪80年代,她凭着优异的演奏技巧再加上自己特有的舞台魅力,使人们视她为单簧管的“明日之星”。1982 年,时任柏林爱乐指挥的卡拉扬非常欣赏她的才华,想把她纳入乐团。然而较为保守的柏林爱乐乐团委员会坚持不愿改变不收女性团员的传统,以她的音色不适合在乐团中合奏为由,将她阻隔于乐团之外,这几乎让指挥卡拉杨不惜与乐团决裂,也要争取到萨宾•梅耶,这成为当时德国主要大报的每日头条,这件事更助长了她的声势,使她成为8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乐坛名人。但是,由于与柏林爱乐乐团关系不和睦,使得萨宾•梅耶只在柏林爱乐待了一年就离开了。1983年,萨宾•梅耶、沃夫冈•梅耶(萨宾•梅耶的哥哥)、莱纳•维勒(萨宾•梅耶的丈夫)组成克拉罗内三重奏组(Trio di Clarone)。从此,她的室内乐团定期在世界各地演出各种曲目,演奏的曲目从古典到现代音乐都囊括在内。萨宾娜•迈耶是一位忠诚的室内乐演奏家,除了与克拉罗内三重奏一起工作之外,她与克利夫兰四重奏、哈根四重奏、维也纳弦乐六重奏以及世界各大乐团都有合作演出。1988年她又成立了定期在欧洲和日本演出的萨宾•梅耶吹奏乐团。他们为EMI录制的很多唱片,包括莫扎特的大古组曲、选自《后宫诱逃》中的管乐音乐,以及德沃夏克和米斯利维切克的作品。1994年,萨宾•迈耶为EMI公司录制的专辑《单簧管寄情》(Clarinet Connection)收录了斯塔米茨、莫扎特及韦伯的单簧管协奏曲各一首,这张专辑是颇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张专辑在2009年的《企鹅古典唱片指南》中推荐为三星。

萨宾·梅耶一家
大家都知道,萨宾•梅耶和卡拉扬时代的柏林爱乐乐团有过一段纷争,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直以来,柏林爱乐乐团中是没有女性乐手出现的,只要大家回看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乐团留下的那些“超现实主义”般的音乐会录像,就能发现当中出现的所有人都穿着黑白双色的衣服——燕尾服外套和白衬衫。但这并非说明柏林爱乐乐团拒绝女性乐手,只要团员同意,是可以有女性乐手加入的。西蒙•拉特尔在结束柏林爱乐乐团帅印后,就在团内实行“见习演奏员”的制度,让音乐学院成绩优异的青年乐手进入乐团中,除了在音乐会上演奏,还接受柏林爱乐乐团乐手们的指导。
梅耶从汉诺威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就成为了巴拉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单簧管演奏员。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的她通过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合作很快引起了卡拉扬的高度关注。萨宾•梅耶以精湛的演奏博得了卡拉杨的高度赞许与倾心,赞扬“她是一个天才,完全可与詹姆斯•高威相媲美”。随后梅耶向柏林爱乐递交了加入乐团的申请。
同年秋天,梅耶在全体团员面前试奏,但卡拉扬并不在场,因为她对卡拉扬来说完全不需要再考试了。但结果却出乎卡拉扬的预料: 试奏后,单簧管组认为她的演奏不能跟整个单簧管音部融为一体。接着便是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团员们对梅耶的特质各持己见,一些人认为只要假以时日,她会调整过来,另一些人则认为她属于独奏型团员,永远不会跟声部融为一体。有人提出试用一年,但遭到了否决。最后达成的妥协意见是,让梅耶再参加若干音乐会检验一下她,然后再进行一次试奏。
于是,梅耶接到了跟随柏林爱乐乐团赴美巡演的邀请,并填补了单簧管组的一个空位。卡拉扬受托对她注意观察。访美演出中,卡拉扬对她的演奏感到满意,纽约一些听了音乐会的人士,包括批评家安德鲁•波特也对她予以好评。然而,回到柏林后,她仍然未能通过乐团的表决。卡拉扬干脆邀请梅耶出任柏林爱乐乐团的单簧管声部首席。谁料,卡拉扬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乐团成员一致的高声反对。经过协商,以梅耶先试一年而暂时告一段落。
一年之后,梅耶的去留问题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卡拉扬不顾柏林爱乐团员的强烈反对,仍执意让梅耶担任单簧管首席,而柏林爱乐乐团的团员们也早就对卡拉扬长期专断独行心怀不满,于是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迫于双方斗争和舆论的压力,梅耶主动辞去了在乐团的职务。
本以为事情到此应该告一段落,但那边卡拉扬与乐团之间的斗争却愈演愈烈,74岁的卡拉扬给柏林爱乐全体团员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决定对候选演奏家的取舍是你们的权利,但我发现我们的判断截然相反。以后我还将一如既往的效忠我的职责,但是乐队的旅行演出、萨尔兹堡音乐节、洛桑音乐节、所有的歌剧和音乐会的录音、电视和电影拍摄,以及所有的音乐制品的制作,鉴于上述情况,统统暂停!”
于是,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乐团之间的晚年争斗风波,就此拉开帷幕。
不不不,我并没有打错字,我并没有把“巴松管”写成“巴塞管”,确实有一样乐器叫做巴塞管。
这个巴塞管,其实是单簧管的近亲,声音非常温暖甜美,但是音准极难控制,指法极难掌握,就像巴洛克大提琴一样。莫扎特的好友安东尼•施塔德勒(1753-1812)就是一位出色的巴塞管演奏家,但是施塔德勒过世后,该种乐器由于难度太大,渐渐淡出乐坛。莫扎特晚年的作品,著名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就是献给施塔德勒的,据说莫扎特的原意,就是写一首巴塞管协奏曲。
莫扎特曾在他的《安魂曲》中出色地运用了巴塞管,曲中难于言表的忧郁应归功于这件音色低沉的乐器。当代的单簧管演奏家都知道巴塞管相当难演奏,通常很难同时掌握其技巧和准确地把握音准。如果不是莫扎特专为这种乐器写了五首嬉游曲,没有人会相信,这世界上竟然有巴塞管的存在。
那么萨宾•梅耶是怎么样复兴巴塞管的呢?原来萨宾•梅耶一家人都对莫扎特嬉游曲深感兴趣,也都关心如何用原来的乐器(巴塞管)来演绎出这些作品应有的音色和风格,于是他们成立了克拉罗内三重奏组,巴塞管的演奏成为了这个组合的重要课题。
当然了,莫扎特的这五首嬉游曲并不足以构成一套完整的音乐会曲目,因此,他们经常把当代的重要作品加入到他们的音乐会曲目中。这种将莫扎特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演出形式非常受欢迎,迅速提升了组合的知名度。他们在全世界众多知名的音乐厅演出了400多场,与著名的钢琴家、歌唱家、还有爵士单簧管演奏家合作,并挖掘出许多室内乐曲目的珍宝。
浏览 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