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音乐&秋日音诗聆听指南:慢音乐 Q&A

原作者: 谢胤杰

简介:1.什么样的音乐才叫做慢音乐? “慢音乐”,可以直接从字面意思上解释:速度很慢的音乐。 从乐理上说我们有个速度范围来界定这个概念,那就是每分钟演奏1到69拍,所谓“拍”就是节拍,即“划分音乐时长的最基础的节 ...
1.什么样的音乐才叫做慢音乐?
“慢音乐”,可以直接从字面意思上解释:速度很慢的音乐。
从乐理上说我们有个速度范围来界定这个概念,那就是每分钟演奏1到69拍,所谓“拍”就是节拍,即“划分音乐时长的最基础的节奏律动”。举个例子,一个3/4拍(以3个四分音符或同等时值的音符量为一个小节)的作品,在一分钟内最多只能演奏23个小节。
但是,并不是任何符合这个速度的旋律都可以算是慢音乐,因为一首作品是不会以固定速度写成的,换言之,一首作品往往存在快慢不相同的乐句或乐段。而在这里能够称为“慢音乐”的作品,必定是要符合一个重要原则:这部作品是存在一个成型的架构的。那么在这个标准下,最低符合这个原则的,应该是变奏曲中成型的变奏部分,最大的就是管弦乐组曲中的一首组曲或者交响曲中的一个乐章。
2.为什么拍子数的初始值是1而不是0?
这是因为休止符也算在拍子里面,而且休止符的“演奏”也是一种学问。当然,也会有人问,管弦乐或者室内乐作品总谱上,当某个声部不演奏时,这个声部上是没有音符的,就连休止符也没有,您怎么解释?
可以这么说,首先当你看分谱的时候,分谱上会在某个地方标明从第几个小节到第几个小节你是“休止”的,只不过有时候这个跨越有点大,谱子上会以简略的方式表达出啦;其次,尽管某个声部不在演奏,但是音乐并没有因此停止,即便是极端如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也在“乐谱”上“白纸黑字”——的确是白纸黑字地标明了一个大大的全休止符;最后,要是每个休止符都弄上去的话,你想要累死谱务员和乐手吗,你跟他们什么仇什么怨?
约翰·凯奇与他的4分33秒琴谱
3.慢音乐是只有一种,还是也有很多种?
当然有很多种。根据速度,我们将这些慢音乐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当然也就用不同的标记来显示。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节拍器来辅助理解,如果家中没有节拍器也没有关系,只要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应用商店上面下载就行了。打开节拍器之后,大家会发现有一排意大利文,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呢?
中文 意大利文 速率(bpm)
壮板 Grave 40
广板 Largo 44
慢版 Lento 52
柔板 Adagio 56
小广板 Larghetto 60
行板 Andante 66
小行板 Andantino 69
中板 Moderato 88
小快板 Allegretto 108
快板 Allegro 132
速板 Vivo 152
小速板 Vivace 160
急板 Prestro 189
极急板 Prestissmo 210
上表中的“意大利文”一列,就是我们常说的“速度标记”,不要问我为什么是意大利语而不是德语法语英语汉语,这是在N多年前大家都约定俗成的,而“中文”一列自然就是速度标记的中文译名,这是民国的时候翻译下来的。根据我们前面提到的范围,“慢音乐”的分割线应该划到小行板和中板之间。这些速度标记一般会写在乐段或者作品的开头,当你翻看管弦乐总谱的时候,你会发现乐章开头或者乐章中会有标明有不同的速度标记,这意味着这一乐章需要以怎么样的速度来演奏。不过在实际上,演奏速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来作出变化。最常用的一个例子是Rubato(自由速度),这里的自由速度不是说你可以随随便便选择一个速度,而要符合两个原则:首先是“上下文”的速度,需要从作品的整体速度和内容上来考虑;第二是有借,要有还。这两个原则展开讲的话就太复杂了,这里就按下不表了。
4.慢音乐一定会伤感情吗?
终于回到了我们的主题问题上来了。不过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应该明确一下什么是“伤感情”。
“伤感情”这个词常见是一个动宾短语,意为“伤害了感情”,不过这里我们把它变成一个偏正短语,表意就成为了“悲伤的感情”,引申出来就是负面的情绪。
那么,是不是慢音乐就意味着负面的感情呢?当然不是,至于为什么不是,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调性。调性(Tonality)是调的主音和调式类别的总称,例如,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其调性即是“C大调”,以a为主音的小调式,其调性就是“a小调”等。一般音乐中主要有二十四个调性,分成十二个大调和十二个小调。
速度和调性的变化,让调性音乐有了感情,不过从速度上判断感情不一定对,但是通过调性来判断基本上就没差。可是调性是怎么样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呢?假如你搜索“调性色彩”(不要搜索“调性感情”,会出来奇怪的东西),靠前的搜索结果往往都是什么“纯白色的C大调”、“深红色的升f小调”的东西,调性的色彩可不是这样的。
从大方面来说,一般大调和小调代表不同倾向的感情色彩:大调代表正面的感情,如快乐、坚定;而小调则代表负面的感情,如悲伤、犹豫。举个很熟悉的例子,前阵子有人将著名的“婚礼进行曲”从原来的大调改成了小调,结果充满阴沉暗淡的色彩,网友纷纷说,这已经变成了“离婚进行曲”了。
当然音乐中的感情很难“从一而终”,就像故事和股市一样有着起承转合和高低起伏,在这种情况下,转调就成为了一种手段。转调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小朋友使用,转调也要按照基本法。用得好的话,音响便会达到情绪变化的效果,或者建立戏剧性的效果。嗯,就像听故事和买股票一样。

余隆和丁善德
作曲家丁善德说:“音乐作品的调式和调性是反应各种不同感情不同色彩的重要手段。对调性、调式的选择变化是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手法,在近现代的音乐作品中,对调性调式的运用越来越丰富多彩,几乎每小节都在调性调式上进行变化。如果乐曲在较长时间中没有调性调式上的变化,就会感觉色彩单调匮乏。”
Series Navigation慢音乐&秋日音诗聆听指南:慢音乐 举例 >>
浏览 1,553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