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颠覆传统观念的“小”系统:LEGACY STUDIO Hd书架箱&HEGEL H160合并式放大器

简介:很多发烧友玩的是书架式音箱。在很多人眼中,书架箱的特点就是“小”,当然这里不包括像ATC SCM 100、JBL 4425这样的大型书架箱。我所指的书架箱是那些使用4-6.5英寸低音单元的产品,这也是发烧友传统观念中的书架箱 ...


小中见大

很多发烧友玩的是书架式音箱。在很多人眼中,书架箱的特点就是,当然这里不包括像ATC SCM 100JBL 4425这样的大型书架箱。我所指的书架箱是那些使用4-6.5英寸低音单元的产品,这也是发烧友传统观念中的书架箱。所谓的是指它们使用小的低音单元和小箱体,因此会影响到低频的量感和下潜。因为,发烧友在使用书架箱时都是带有一种小心、呵护的心态的,通常的做法是只用它们播放人声、弦乐等较轻柔的作品,而一旦播放大动态、大声压、冲击力强的交响乐、鼓乐、摇滚乐时,就一定要小心翼翼控制好音量,生怕一不留神就把单元烧掉了。这样做,听起来肯定有不够过瘾、隔靴搔痒的感觉,但谁让自己玩的是音箱呢,我们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会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俗话说世事无绝对,这次所使用的美国LEGACY(瑰宝) STUDIO HD就是一款大能量的书架箱。它的能量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可以比许多中型落地箱还厉害,如果蒙目聆听的话您完全会以为是一对能量强劲的落地箱在发声!LEGACY STUDIO HD不同于普通书架箱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使用了8英寸口径的低音单元。这个真的很少见,不要说书架箱,就是很多落地箱也只是使用6.5英寸的低音单元。大口径低音单元赋予了STUDIO HD不同寻常的低频再生能力,它的低频能平直地延伸至41Hz,这在书架箱当中是相当罕见的。能获得这样优秀的低频表现,我觉得是很自然的,因为大口径低音就是王道,它能驱动更大面积的空气,而且不需要大幅的位移就能获得足够的量感,这也是大口径低音单元听起来更加宽松的原因。与大口径低音单元相匹配的是,STUDIO HD使用了气动式高音单元,通常称为AMT,在ADAMELAC等品牌的音箱都可见这种类型的单元。与一般的球顶高音相比,AMT的优势在于其辐射面积要大得多,从而获得更充沛的能量输出。

要充分发挥STUDIO HD这款大能量的书架箱的威力当然需要一款强力放大器,我选的是来自挪威的HEGEL H160合并式放大器。别看H160的额定输出功率150W/声道在数字上并不夸张,但在实际应用中它的驱动力和控制力惊人,加上失真度很低、表现全面,因此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赞誉:美国权威音响媒体《The Absolute Sound》(绝对音响)授予H160
“2014
年度最佳产品大奖。而在英国,两家主流音响媒体同样给予H160高度评价:《HiFi News》颁发了主编之选的奖项;而《HiFi+》更是用H160Sonus Faber OlympicaPMC twenty.26ProAC Response D8Focal
Electras 1008
搭配,得出的结论是:“H160的表现不会让人想到价格,只会想到音乐,也许身价是其10倍的对手都不能带来这样的感动;它的音质根本不像是2350英镑这个级别的表现,至少达到了4000英镑这个级别;H160的存在令那些平庸而昂贵的后级感到难堪,它不应和3000英镑级别的音箱搭配,而应和30000英镑级别的音箱搭配才能完全体现它的魅力。正是基于上述媒体的高度评价,我第一次评测H160时就敢大胆地用LEGACY CLASSIC HD落地箱去考验它,要知道CLASSIC
HD
是一款使用双8寸低音的落地箱,对放大器要求较高,以前我都是前后级来推它的,如果合并机不够力的话,将会得很难看。谁知H160一上,竟能将CLASSIC HD轻松掌控,声音既宽松又饱满,低频的量感、音场的规模、动态对比之凌厉,令人完全无法想象这只是由一台合并机驱动出来的效果!因此,这次用HEGEL H160来驱动LEGACY
STUDIO HD
书架箱,我当然是信心满满的。节目源则是同样来自HEGELMohican CD机。

情感真挚

首先播放的是《2010原音精选》track 4由夏韶声演唱的《追忆》。这是一首描写父子情的歌曲,歌中回忆起童年时被父亲带着一起看木偶戏,以及青年时父子俩第一次喝酒、畅谈人生理想等情景,也流露出对父亲离去后的思念之情。应该说,这是一首属于男人的歌。而这套系统同样也是一套阳刚气息很足的组合,夏韶声的嗓音并不会像某些系统那样被刻意磨滑,也不会纤细柔弱,而是充满沧桑感,粗犷豪迈、有血有肉,我仿佛嗅到了浓浓的男子汉气息。夏韶声的歌声中气十足之余又能传递出浓烈的情感,在最凄美的片段竟能听出他似有哽咽之感,让聆听者不得不为之动容!

透视音场的感觉真好


接着播放《2010原音精选》track 6《八音和》。在《八音和》当中汇聚了排鼓、花盆鼓、木鱼、牛铃、吊钹、京大锣、京小锣、京小钹等十多种敲击乐器,全由香港中乐团敲击乐手廖倚萍一人演奏。凭着出色的驱动力和控制力,H160STUDIO HD牢牢掌控,使其低频非常清晰、凝聚,例如鼓声就很结实而富有弹性。由于没有不受控的低频的干扰,同样有利于STUDIO HD的中频和高频获得高透明度,此刻STUDIO HD的声音真的非常清澈!不仅如此,我两年前评测H160时曾提到它的失真和噪声特别低,反映到听感上那就是音乐背景特别漆黑、宁静,所有微妙的细节、谐波残响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凸显出来、尽收耳底。现在我又再次获得这种体验:这首曲目是在一个500多平方的教堂里录音的,现在这套系统就让我实实在在有在一个大空间里看现场演奏的感觉,因为整体听觉的透视度实在是太美妙了,我似乎到了各种声音方面的元素,廖倚萍就像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演奏一般!现场的各种各样敲击乐器的定位以及运行轨迹清晰可见自不在话下,甚至小木槌在轻刮钹片表面的摩擦感,以及在铙片被木槌敲过后仍轻轻地上下晃动的情景也得一清二楚!

播放大家非常熟悉的《加州旅馆》时,这套系统依旧有着非常清晰、宁静的背景,将各种乐器的色彩、质感、定位描绘得活灵活现,例如歌曲开头部分坚实有力的鼓声(没有一丝或模糊的迹象),水润而晶莹的吉他声,左、中、右三把吉他的位置,以及Don Henley那大气豪迈的嗓音,这套系统的表现方式实在比寻常的小系统高明太多了,不过精彩还在后头:我留意到很多朋友播放《加州旅馆》,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开头的鼓声是否够震撼、吉他声是否够绚丽多彩、现场观众的口哨声是否够热烈,而当这一切过去之后、在Don Henley的歌声响起时,很多人就会觉得接下来的部分不够精彩刺激而停止了播放。但这套以STUDIO HDH160为主系统凭着极佳的透明度向我说明——“好戏在后头!只听在歌曲结尾部分,在热烈的观众气氛鼓动下,三位乐队成员开始拿起手中的吉他相互唱和、炫起技巧来了,木吉他、电吉他的不同音色,他们各自运用的弹奏手法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辨析出来。而这三位乐手在炫技时与爵士乐的演奏方式很相似:三把吉他轮流当主角,当某一把吉他主奏时,其余两把则弹起和音,相互交织呼应,以使表现方式更加丰满生动,而现在我们这套系统恰恰可以将这种主、从关系深刻地揭示出来!建议您立刻用自己的系统听听《加州旅馆》的结尾部分,如果您无法体验到乐手间彼此间那种默契配合又有各自炫技演奏方式的话,您就会明白这套由STUDIO HDH160构成的系统到底高明在什么地方了……

饱满顺滑的声底

播放《Tutti!track15-16的《展览会图画》基辅大门,开头部分的定音鼓震撼激昂自在我预料之中,因为STUDIO HDH160都属于大能量的类型,但接下来部分的表现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套系统所展现的弦乐群有着如丝绸般润滑的质感;铜管乐器群不会有光辉炫目的感觉,同样也是温润光滑的;木管乐器的质地温暖,具有真正的木味;就连能量不大的铃铛的声音也是圆润饱满的,敲击起来也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可以说,在这个级别的系统中很少有像这般声音温润宽松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在大声压下这种温润宽松的感觉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比如在铜管乐器群齐奏的时候,尽管此时声音已经有很强的穿透力了,音色也显辉煌灿烂,但质感仍是很饱满的,从不会有一点点的扎耳。

后来我想想本系统有这样的表现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STUDIO HD8英寸中低音使它拥有厚实的中、低频铺垫,而H160则有着极低的失真度和噪声,两者的综合作用就是使系统的声音具有饱满、柔和、顺滑的特质,这种特质在播放爆棚作品时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也是系统和系统的分水岭。当您使用本系统播放大动态的交响乐时,再也不用担心小系统常会出现的毛糙、单薄、干硬的问题了。而在需要的时候,本系统一样可以迸发出充沛的能量,请在基辅大门结尾处出现短暂的平静时竖起耳朵吧,您只管把音量旋钮拧大(当时我是将H160的音量拧到65的数值),紧接着出现的大鼓将仿似从半空中狠狠地下来,真是让人听得非常过瘾!

结论

这套以LEGACY STUDIO HD音箱和HEGEL H160为主的系统适用于15-35平方的环境。尽管这是一套使用了书架箱的系统,但在很多方面却和普通的系统完全不同,原因就在于有上述两个狠角色的存在。因此,它在低频、动态、规模感、冲击力等方面不会再有妥协,能量感甚至比不少使用落地箱的系统还要厉害,再加上它拥有亲切润泽的人性化声底,表现可谓相当全面,一般的小系统在它面前真的显得了。

浏览 5,662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