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感与速度兼备的中级旗舰:Bowers & Wilkins 702 S2

原作者: 尧辰

简介:鸣谢广州典雅音乐花园提供器材试听! 著名的英国音箱品牌Bowers Wilkins,在2015年更新经典的800系列,这次更新后的后缀为D3,即新的800 D3系列,这也是Bowers Wilkins的旗舰系列。时隔两年的今天,也就是今年10月 ...

鸣谢广州典雅音乐花园提供器材试听!
著名的英国音箱品牌Bowers & Wilkins,在2015年更新经典的800系列,这次更新后的后缀为D3,即新的800 D3系列,这也是Bowers & Wilkins的旗舰系列。时隔两年的今天,也就是今年10月,Bowers & Wilkins又更新了经典的次旗舰700系列,新系列为700 S2。仅仅从后缀来看,700 S2系列似乎是700的第二次改良,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从官方资料来看,700 S2系列应该和CM系列的关系更大。

[追溯700系列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Bowers & Wilkins推出CDM系列音箱(CDM和CM只是一字之差啊!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渊源呢?),CDM系列推出后的市场反映不错,于是Bowers & Wilkins将它改良为CDM-SE系列,2000年又将Nautilus技术应用在它的身上,衍生出CDM-NT系列,到了2003年,Bowers & Wilkins再次将这个系列改良,并用700系列来命名。由此可见最初的700系列由CDM改良而来,而后来得奖无数的CM系列可看作是CDM的回归,似乎Bowers & Wilkins在提醒人们不要忘了CDM这个经典的系列。

虽然没有任何官方资料明确指出CM系列源自于CDM系列或者是700系列,但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产品定位,它们都是仅此于800系列的次旗舰,甚至结构也有些相似。而新的700 S2系列源自于CM系列。因此无论最初CDM系列还是700系列,到后来的CM系列和最新的700 S2系列,几乎都是一脉相承的。

702 S2加入一些时尚元素,并且提供红木色、亮黑色和缎光白3种箱体颜色供消费者挑选
[价格亲民的次旗舰]
Bowers & Wilkins的800系列无疑是用家追逐的产品,能满足高端用家的需求,但对于大多数用家来说,它的价位显然要高一些,最小的805 D3书架式音箱也要5万左右1对,而700 S2系列就显得非常亲民,最小的书架箱仅仅1万多的售价,就算最高型号的702 S2落地式音箱也只是3万左右就可以买到,称得上价格亲民的次旗舰。

700 S2系列改良自获奖无数的CM系列,借鉴800系列的顶尖技术,将录音室级别的顶尖声学技术与箱体设计相结合,旨在打造出同类音箱难以匹敌的高音质、能融合在家居环境、带来犹如亲临录音室般的声音享受。

目前700 S2系列一共有9款音箱。包括3款落地式音箱(704 S2、703 S2、702 S2)、3款书架式音箱(707 S2、706 S2、705 S2)、2款中置音箱(HTM72、HTM71)和1款低音炮(DB4S),可见Bowers & Wilkins将这个系列设计成兼容两声道和多声道的产品。本文的主角702 S2是新700系列中的落地式旗舰,705 S2则是系列中的书架式旗舰。


实心外壳顶置式高音

支持双线分音的音箱接线柱
[702 S2的特色]
■ 采用三分频设计:理论上多个喇叭负责多个频段的重播比单个喇叭更理想,因此Bowers & Wilkins将702系列的三对落地式音箱都设计成三分频的倒相式音箱,作为“队长”的702 S2更是获得了5只喇叭单元的配置,其中有3只低音单元负责低频重播,并且采用顶置式高音单元,显示其老大的地位。
■ 多种箱体颜色供选择:为了适合在各种家居风格中摆放,702 S2提供红木色、亮黑色和缎光白3种箱体颜色供挑选。音响发烧友都是音质至上的,但当今社会颜值也显得重要,笔者觉得700 S2系列这种现代的外观风格是容易受到家庭成员的欢迎的,而无须担心被扫地出门。
■ 实心外壳顶置式高音:这是700 S2系列中仅仅是旗舰型号方能享受的待遇,落地式旗舰702 S2和书架式旗舰705 S2都有这样的待遇。它使用实心铝块切割制造,为高音单元打造合适的声学优化外壳,是极具惰性及能抵御谐振的结构。镶嵌在这个外壳上的是Carbon Dome 碳膜半球型高音单元。Carbon Dome 碳膜半球型高音单元是一项专为700系列研发的全新技术,通过显著改进铝制双球顶高音单元,该技术将崩裂值提升至47kHz,呈现身临其境般的音乐精度与细节。
■ Continuum振膜FST中音单元:702 S2采用1只6寸Continuum振膜FST中音单元。Continuum振膜曾首次应用于800钻石系列,代表着自Kevlar振膜以来中音性能一次最大的飞跃。其梭织涂层物料可严格控制崩裂点,实现更加广阔、自然的中音。
■Aerofoil振膜低音单元:702 S2采用3只6.5寸Aerofoil振膜低音单元。在相同口径下,多只低音单元的好处是增加声压,播放大场面的音乐更有优势,当然单元的一致性要高才行。Aerofoil振膜低音单元通过先进的电脑建模技术开发而成,拥有高的刚性与硬度,为的是改善高音压时的音乐重放能力。

702 S2采用的6.5寸Aerofoil振膜低音单元,它是通过先进的电脑建模技术开发而成,拥有高的刚性与硬度。

这就是702 S2上使用的Continuum振膜FST中音单元,其梭织涂层物料可严格控制崩裂点,实现更加广阔、自然的中音。

在702 S2上使用的实心外壳顶置式高音。外壳使用实心铝块切割制造,镶嵌在这个外壳上的是Carbon Dome 碳膜半球型高音单元。
[声音体验]
在广州典雅音乐花园的伦敦厅,笔者看到推动702 S2的并非什么大力功放,而是每声道输出功率为100W(8Ω)的Simaudio MOON Neo 340i 合并式功放,看来702 S2对音箱不怎么苛刻,从售价来看,它与702 S2是门当户对的。音源则是柏林之声的061 CD机,这个组合最贵的当属这台CD机了,这算是优待吧。


Simaudio MOON Neo 340i 合并式功放

柏林之声的061 CD机
这套组合听流行音乐是什么感觉呢?马上播放《陈慧娴金曲精选26首》的disc1,“多少柔情多少梦”的旋律一出现,就可以感受到那种信息量十足的声音,沉稳、饱满、清晰,与许多系统不同的是,眼前的这套系统没有刻意将声音柔化,而是毫不掩饰地将音乐中的颗粒感显现出来,这样反而有一种胶片低噪的朴实感。除此之外,它的低频是饱满的,人声多了些厚度,而不是只有骨没有肉的干瘦锐利之感,从而听起来更自然,这种饱满并且重视低频量感的声音完全能胜任流行音乐的播放。

那么播放弦乐又会怎么样呢?播放“匈牙利舞曲第一G小调”,它完全把提琴暗哑,婉转的声音体现出来,饱满的声音更能描写琴腔的质感与木味,而伴奏的钢琴不乏力量感,低音部分量感十足。再播放高参与谭小棠演绎的“贝多芬F大调第五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可以用淋漓尽致来形容,小提琴的声音流畅自如,钢琴声圆润晶莹,感染力极强,听起来让人愉悦。看来702 S2对于弦乐一样拿手。

试听现场:广州典雅音乐花园的伦敦厅,搭配Simaudio MOON Neo 340i 合并式功放,音源是柏林之声的061 CD机
最后来两段交响乐。怎么样的音箱适合播放交响乐呢?笔者认为首先这对音箱的声音不宜太暗,同时中频要足够,这样才能体现交响乐的力量感(也就是说声音要平衡),除此之外速度不能偏慢,偏慢则欠缺利落。先来一段辉煌灿烂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日出”,乐曲开头十几二十秒是一段缓缓的低频声,就像录音底噪,其实这是管风琴奏出的低频,一般的书架箱和素质欠缺的落地箱就很难体现这种微弱而又低沉的声音,702 S2则不然,会显得更“像” 管风琴的声音,接着而来的乐曲速度感颇强,高潮处干净利落,而场面也显得宏大,完全体现太阳升起光芒照耀大地时那种灿烂的景象。

最后播放的是Tutti里面的“不倒翁之舞”,这要命的乐曲耍倒了不少听上去还不错的高端音箱,听上去声音闷,低频糊,着实让人感到遗憾,这些音箱存在声音欠平衡、低频层次感不够好的问题。不过702 S2没有类似表现,在大动态低频来临时并没有闷的感觉,厚重的声音中还有相当的分析力,场面也是宽大的。

一件器材,既要回放好流行音乐,又能演绎好交响乐……既要扛住大动态,又要放好细节,那么音箱是最功高劳苦的那个,因为它是把电能转换为声音的工具,其声音的平衡性非常重要的,否则无法表现好各种音乐和各种录音。经过这一番试听,可以确定702 S2的声音相当平衡,声音饱满,低频量感恰如其分而保有一定的速度感的,是一种高质量的“宝华”之声。

[搭配建议]
首先Bowers & Wilkins 702 S2是不难推的,它那90dB的效率也证明这一点,因此它比较容易搭配功放。使用每声道输出功率为100W(8Ω)的Simaudio MOON Neo 340i 合并式功放来推动它,在宽敞的空间下也有足够的声压,声音的饱满度,声场的宽深度都没有受到影响。与702 S2搭配的功放,可以是中性的,甚至是声音偏亮的机种,同时具备一定的速度感,声音细腻的功放尤佳。那些速度慢、偏暗的功放就不太适合拿来搭配702 S2了。

[编辑点评]
◎尧辰:Bowers&Wilkins 702 S2注重声音的饱满度、低频的量感和速度感。在低中频、中频和中高频这些人耳比较敏感的频段,702 S2听上去有一种满满的信息感,毫无修饰地重放出来。这种风格也渗透在各种产品中,大到800系列,小到P系列耳机,都有类似风格,这种风格也是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是不是高价位的音箱就能做到声音平衡呢?未必,不少比702 S2售价还要高的音箱都没有做到这点,但它做到了,所以听各种音乐都没有违和感。而702 S2在3万元价位是适合的,无论声音或售价,它都显得很亲民。
◎晨光:Bowers & Wilkins 702 S2一开声就让笔者喜欢上了它的声音,无论怎样更新迭代,无论单元怎样升级,Bowers & Wilkins的音箱始终保持着宽松自然、不失流畅的声音表现。虽然很多老一辈的Bowers & Wilkins玩家都认为新一代的音箱不像原有风格,但是笔者认为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我们总不能用上世纪80年代的听音观去判断一对30年后的音箱吧?如果非让笔者下判断,我认为老Bowers & Wilkins的声音更像一瓶珍藏已久的佳酿,而新款的音箱则是像采用了先进工艺酿制的美酒,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两者各有特点而已,这就要根据阁下的口味来选择了。新款的702 S2,除了保持Bowers & Wilkins一向宽松自然、气势磅礴、顺滑流畅的声音之余,现代先进的箱体制作技术更让702 S2有着极其干净、无添加的声音。而在Carbon Dome 碳膜半球型高音单元的加持,在重放Hi-Res音乐文档的时候,让702 S2拥有极佳的细节分析能力。这样的声音表现更加符合Hi-Res新世代的听音观。
浏览 12,332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