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上的黑键:Starke Sound IC-H2 落地式音箱
原作者: 小路
简介:听过大动态的纯AV原声音乐和偏正统HiFi的电影配乐后,确认H2是可以HiFi和AV两用的。若然搭黑胶和高级300B的胆机,应该会有更加浪漫、美妙的音诗;若7声道都用H2,再加超低音,无论听多声道SACD,还是看大片或音乐会 ...
产品代理:优声美影
三年前在广州东方宾馆的音响展上,碰到Starke Sound的首席技术官Dan Wiggins先生,聊起音箱的HiFi和AV系统两分法,他说他们的Slogan是:“Hi-End Multi-channel System(Hi-End多声道系统)”,所以他们认为真正好的高级音箱,是没HiFi、AV之分的,都能在HiFi和AV系统回放中兼顾大动态与低失真。事后细想,其实也对,大片中很多大动态、高猝发的信号,其实可能比HiFi中的《炎黄第一鼓》、管风琴、爆棚的大编制交响乐,还要斯文一点;蓝光多声道音乐会中的音乐内容,其实和HiFi中的音乐内容,本质上也毫无二致。这次拿到Starke Sound的IC-H2(以下简称“H2”)落地音箱,很想试试它能否做到Dan所说的:同时胜任Hi-Fi和AV内容的欣赏。
定位与结构
H2是Starke 旗舰Halo系列的老三,小弟H1、二哥H3都是书架箱,H2和老大H5则是落地箱。H2是三阶三分频三单元、后倒相式的小型落地箱(净高95cmX宽18cmX深26cm),所以是不入墙也非挂墙的主流主箱设计,立体声HiFi布局的话,应该比较适合20多平方米的空间。H2箱体呈前宽后窄的梯形,这样左右侧板就完全不平行,箱体内部气流的反射会更少,继而机械震动也更少。脚钉都拧紧的情况下,音箱有约6°的仰角,可使高中低音的相位更加一致。
高、中、低音三个喇叭单元全是Starke自产的,从上到下排列,都先装在一块厚10.12mm的黑色磨砂铝合金面板上,然后再和木质的箱体表面齐平地嵌装在一起。H2有全黑、黄黑、红黑、白黑4款颜色可选,送到本刊的是百搭的全黑色,显得低调耐看,犹如钢琴上的黑键。H2是Stark首款配备防尘网罩的音箱,防尘网罩统一为灰色。
一般规格:■ 频率响应(±2dB):28Hz-28kHz ■ 推荐功率:40-200W ■ 标称阻抗:4Ω ■ 灵敏度(2.83V@1m):90.5dB ■ 高音单元:1英寸Starke定制球顶丝膜高音 ■ 中音单元:4英寸Starke碳纤维三文治单元,Nomex夹层 ■ 低音单元:5.25英寸Starke碳纤维Nomex复合单元 ■ 分频点:300Hz/2900Hz ■ 尺寸:985 x 220 x 278mm(包含网罩和脚钉) ■ 重量:17.2kg/只
单元与技术
1英寸的软丝膜球顶高音单元,是全新开发的,称为“蓝眼”高音,丝膜部分是向德国定制的,单元有深度约为1cm的浅金属号角,振膜正面还带有两条防撞的不锈钢条用于保护。蓝眼高音采用了Starke的看家本领:LMF线性磁场技术,这是已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技术,通过磁路系统的革新和音圈轻量化等措施,使得音圈在冲程达普通单元两倍多的情况下,还始终保持在线性磁场中振动。能在大动态、大声压的条件下做到超低失真,并达成更低的频率下限,使各单元衔接的分频点设置更为灵活实用。这个LMF技术的丝膜高音,回放2.9k-28kHz的信号,比现款H3的2.9k-27KHz的频宽都更大。
4英寸的中音单元带相位锥设计,也是全新开发的,负责300-2900Hz的频率,振膜是三文治结构,前后两层均由碳纤维与独门的高阻尼材料SEQUORIA复合制成,夹层由比“凯夫拉”更强大的Nomex纤维制成,Nomex的强度高且耐热可高达250℃!磁路方面,采用了LMF加强版的VLMF技术,以及新开发的N50H钕铁硼磁体。VLMF是垂直的LMF线性磁场技术,能为长冲程的线性磁场,带来更高的磁密度(接近10000高斯);因磁体存在过热退磁的物理现象,一般条件下常用钕磁铁的型号为N35-N50,型号的数字越大磁力越强。但普通型号的耐温能力较低,而音圈长时间、高声压工作时的发热,会使音圈和磁体的温度超出耐温范围,所以H2特此使用了N50的耐高温型号——N50H钕铁硼磁体,这就保证了该单元长时间、高声压工作时的热稳定和超低磁场失真。Starke还把N50H的应用综合优化为NeoPower技术,和VLMF技术一样,都在美国申请了专利。
5.25英寸的低音单元,负责28-300Hz的频率,振膜由碳纤维和Nomex纤维等复合制成,也用LMF技术,运动冲程与一般单元相比大大提高。所以,这小尺寸的低音单元,低音下探至28Hz在电声学上需归功于LMF技术;当然,比H1大得多的箱体容积,是在声学上的考虑。毕竟采用同样尺寸低音喇叭的H1,低音只能下探至55Hz;而高一档次的H3,用了两个6.5 英寸的低音单元,低频也只能下探至38Hz。
拆解与结构优点
H2的木质箱体与合金面板之间,由8颗粗5mm长30mm的螺丝固定,两者中间还有一层缓冲材料,既能保障气密性,也降低了铝面板和箱体之间的振动传导。卡尺测量箱体的前面板厚22mm,其余面板都厚16mm。更有趣的是,发现箱体中音和低音单元背后的中间有一块厚14mm的隔板,而且隔板的表面也贴有缓冲材料。这使H2的高、中、低音三个单元各有一个独立的背波腔体,彼此之间形成气体隔绝,这样相互间背波的气流干扰就基本解决了。高音自带一个迷你的背波腔体,中音拥有箱体上部约5860cm3的背波腔体,低音则拥有箱体下部约22850cm3的背波腔体。此外,这块厚14mm的隔板还起到加强箱体强度的作用,用得巧妙。
音箱可调点
H2背板下方接线板由厚5mm的铝板制成,上有一对铍铜镀20μm厚金的多用接线柱。所以,它不玩双线分音,全箱可调整的地方有四处:
(1)在音箱线接线板的上方,有高音的+2dB、0dB、-2dB拨挡开关。这是老大H5技术的下放,H3和H1都没有。若系统高音偏暗或者房间高频吸收偏多,则可考虑更高的档位,反之亦然。特殊情况下,如两侧的声学环境迥异时,可以只调一侧,或尝试两侧打到不同的档位。
(2)4个半圆脚钉可调高低,就能进一步改变箱体的俯角,使高音更加正对皇帝位的耳高,或加大仰角来降低前后墙的直接反射。当然更加建议想玩透这对音箱的朋友,换更尖的丝径为5.9mm规格锥型脚钉。
(3)口径为40mm的铝制倒相孔,可考虑购买海棉塞,或者用一定长度的海棉卷起来塞倒相孔,调节进出倒相孔的气体容积,进而改变低频效应。来获得与房间更好的声学耦合。
(4)最简单也是最强烈建议的,就是摘掉单元面板的防尘网罩,抛开这层网布对中、高频的影响。毕竟绝大部分音箱做基准测试时,都是摘掉防尘网罩测试的。当然,得小心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的金手指,也要注意定期用超软毛刷去除单元上的积尘。
特性、搭配
H2是特性明显的箱子,首先得用煲老火汤的方式煲久一些,它毕竟是三阶分音的箱子,新型“蓝眼”高音还带有美式的直接感,相比传统Hi-Fi箱来说,高音稍偏活泼些,因而搭配胆合并机或胆前级、选温润的中小功率甲类晶体管功放(试搭配过DIY的小甲类功放,效果理想)、有韵味的线材,会比较合拍。
其次,H2的低音远比同类型的Hi-Fi箱或AV箱都要澎湃,毕竟它是三分频,中低音的很多工作都让4英寸中音分担了,5.25英寸低音只负责300Hz以下的频率,而且它还有一个22850cm3的共鸣腔体。经试听感觉H2低频不但量感丰厚,而且有着这个尺寸箱子难以达到的低频下潜,像是自带低音炮的感觉。因应这样的低频特性,不建议搭配低频强劲的功放,而是要选控制力强的。
具体听感
本次试听搭配山灵HDCD-12摩改版转盘,DAC是钰龙DA9,平衡输出到欧博Linear845甲类胆合并功放。首先以限量1千张的24K金《角斗士》OST来爆一爆,听《The Battle》、《The Might of Rome》等曲目,音箱离后墙仅0.76m,但是音场深度、宽度都非常棒,听感上已经有超过后墙、侧墙实体边界的感觉。对战场紧张的气氛刻画得非常到位,汹涌的电子低频一浪接一浪地袭来,而且低频的分析力上佳,能听到各种电子低音乐器不同的混音定位、不同的结像体积,乃至低音乐器的声音在声场中的大概传导路线,这是之前在很多小落地箱上前所未见的。而且这种有精度和气势的低频,很难想象仅靠每通道28W的胆机驱动着,若是7声道都是H2外加超低音,会爽到什么程度。
其次听TELARC的《Big Picture》电影配乐精选中的《Brave Heart》,也是当年钟爱的片子,但这首温存细腻得多,与正统的HiFi管弦乐也高度接近。H2重放下的风笛,呈现一派开阔、辽远、绵长的画面,风笛的尾音得益于“蓝眼”高音的强大分析力,丝丝入扣,将我带回片中那苏格兰苍翠的山野场景中;连绵成片的小提琴中,弱音群奏尽显温润缠绵,彷如片中华莱士和伊莎贝拉的深深爱恋。H2没有英国箱的浓郁,但是较高的信息量,正确的音准,强大的频宽,也能听到这种管弦乐作品本有的美感。
结
论
论
听过大动态的纯AV原声音乐和偏正统HiFi的电影配乐后,确认H2是可以HiFi和AV两用的。若然搭黑胶和高级300B的胆机,应该会有更加浪漫、美妙的音诗;若7声道都用H2,再加超低音,无论听多声道SACD,还是看大片或音乐会,都将有更加全面的享受。
浏览 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