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音乐七十年:钢琴家篇
简介:中国的钢琴音乐事业,在民国时期已经展开。半殖民地社会的独特情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促进了中国人的西化,钢琴开始进入中国,钢琴教育也逐渐兴起,甚至后来在音乐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外国钢琴家,实际上出生于中国……

中国的钢琴音乐事业,在民国时期已经展开。半殖民地社会的独特情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促进了中国人的西化,钢琴开始进入中国,钢琴教育也逐渐兴起,甚至后来在音乐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外国钢琴家,实际上出生于中国。但随着后来的水深火热的外患和内乱,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这个国家的钢琴艺术,才有机会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更多专题

她只留下只言片语——顾圣婴
她不是含冤而死的第一个钢琴家,也不是最后一个。 “文革”爆发了,她处于24小时的恐惧之中,日夜担心受到冲击批斗。她除了按时到上海交响乐团参加政治学习外,整天躲在愚园路的家中。1966年9月,邻居兼她的文学 ...

高山仰止——傅聪
傅聪这个名字,对于两代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作为《傅雷家书》——这部几乎所有中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书籍的主角,傅聪的名字伴随了80年代至今的所有人,在人们记忆留存的时间,也比郎朗、李云迪要长。但即便如此, ...

浮沉半世纪——殷承宗
殷承宗,一个曾经风靡全中国的名字。1941年,殷承宗出生于著名的钢琴之岛鼓浪屿;九岁时即在这里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钢琴,大街小巷能听见琴声的地方,从此记住了殷承宗这个名字。 半个世 ...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朱晓玫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是说,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老子看到和揭示出诸如长短、高下、美丑、难易、有无、前后、祸福、刚柔 ...
浏览 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