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18)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一、二辑)》

原作者: 马凤钖

简介:有读者在拙作《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15)〈徐小凤金曲精选〉》留言道:“不要过度追求版本,只要你喜欢的就可以了。版本只是相对于市场价格,有一种发烧叫‘穷发烧’,自娱自乐多好呢!”讲老实,笔者 ...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18)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一、二辑)》兼论香港CBS/SONY流行黑胶唱片的版本及版次问题(上篇)©视听前线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18)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一、二辑)》
兼论香港CBS/SONY流行黑胶唱片的版本及版次问题(上篇)
有读者在拙作《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15)〈徐小凤金曲精选〉》留言道:“不要过度追求版本,只要你喜欢的就可以了。版本只是相对于市场价格,有一种发烧叫‘穷发烧’,自娱自乐多好呢!”讲老实,笔者是颇欢迎、感谢和认同这位读者的见解的,想必也是在音响发烧道路上经历诸多折腾或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心得体会――举重若轻、风轻云淡、原来如是,与其心心念念的追求,不如自娱自乐、悠然自得?!其实这是金玉良言,苦心忠告。正如叔本华说,人生是痛苦的,其根源在于人的欲望,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很快又会产生另一个欲望。既然欲望是产生痛苦的根源,因此有人提出,不产生欲望便可以让人无苦。问题是,作为一个自然人,谁能无欲?况且,没有欲望即陷入空虚,空虚比欲求不达可能来得更痛苦。
但偏偏有人不听,还扎堆往发烧音响、发烧音乐圈里钻。恰逢笔者有朋友跃跃欲试进入音响圈子,笔者再三提醒,音响硬件 “水”很深,不折腾半死难出靓声,应慎重三思。还有人说,不论什么版本,在他的音响系统里,声音都是一样的,有的老版反而不及新版,有的原版反而不及复刻版,所谓旧版靓声过新版,头版靓声过再版,但盲听往往没几人分辨得出,因此只是人云亦云、心理作用罢了。大家注意,某人讲这话时,往往忽略的前提是用什么器材线材、在什么听音环境、什么电源环境、包括谐振在内的变量怎样调教等等,正如物理学中说没有单位的质量没有意义一样,不讲前提就断定版本无用论显然苍白无力。问题是,当自己的听力提高了,音响器材或音乐录音制作还原的声音也不能满足听力欣赏需要时,这个矛盾将可能在一个长时间内折磨着人。无论别人如何说,但自己是骗不了自己的。音乐及还原靓声与否本身是人的主观认识,受听者的文化背景、听力所处阶段、听音条件等所影响,很难将其驳倒,也没有驳倒的必要,正如你永远不能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玩音响犹如磨练人性,应该有“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胸襟。毛主席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原话出自美国奥里森•马登)。想必,将自己的听感强加于人,无异于毛泽东所说的第一件难事。唯有其自己经过时间的历练、听力的锤炼,自己有所体会,否则,讲多了自然就变成人际矛盾。但毛泽东又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现实是,将玩音响视作毕生追求,玩得出神入化,声音各显千秋、异彩纷呈的大有人在。最“毒”一条就是当你听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声音时,你会感动莫名,趋之若鹜,久而久之,便变成了孜孜以求的目标,结果引无数人前赴后继、迫不及待成为其中一员。因此,只要上了黑胶唱片的道,听力能及之下,版本和版次问题就成了绕不开的墙,除非听力不至,又或阿Q精神可嘉。若非,我们还是有必要将其搞清楚,版本可以不理,但至少得搞清楚。正如研究《红楼梦》一样,其本来就是一部虚构小说,但研究大有人在,何故?有了这个话题,有了这个谈资,就有了人际交往的资本,其作用无异于打高尔夫球罢了。
就香港CBS/SONY出版发行的黑胶唱片版本而言,就有许多音乐和音响发烧界未解的谜团,解决了这些认识上的难题,我们就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认识香港流行黑胶唱片及市场。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封套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封套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封套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全平圈心版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全平圈心版
全平圈心版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全凸圈心版徐小凤《新曲与精选》全凸圈心版
全凸圈心版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二辑)》封套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二辑)》封套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二辑)》封套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二辑)》全平圈心版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二辑)》全平圈心版
全平圈心版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二辑)》全凸圈心版
徐小凤《新曲与精选(第二辑)》全凸圈心版
全凸圈心版
据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简介,1962年11月,Sony Corporation成立了Sony (新力) 香港有限公司。1968年,索尼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简称CBS)建立了日本第一家合资唱片公司——“CBS/SONY唱片股份公司”。 徐小凤1978年签约香港CBS/SONY(新力唱片),4年约满后便过契康艺成音唱片公司。徐小凤在香港CBS/SONY期间出版发行的唱片,制作与发行公司均为CBS/SONY HONGKONG LTD.。综观徐小凤的演唱生涯,其签约的每间唱片公司,合约存续时间均约4年,但每个4年,对徐小凤的歌唱事业来说均相当重要。这一时期,香港CBS/SONY先后为徐小凤推出了《风雨同路》《夜风中》《每日怀念你》《逍遥四方》四张专辑,1981年和1982年又连续推出《新曲与精选》第一辑和第二辑,第一辑收录歌曲14首,第二辑收录1978年至1982年的歌曲连“粤语名曲精华”及“国语名曲精华”在内实达26首之多。可以说,《新曲与精选》第二辑是香港CBS/SONY与徐小凤四年合作的总结:

序号 第一辑 第二辑
A01 风的季节 粤语名曲精华(风雨同路/黄沙万里/漫漫前路/我心醉自然/人生满希望/人似浪花/每日怀念你)
A02 漫漫前路 雪后有春风
A03 人生满希望 逍遥四方
A04 人似浪花 深秋立楼头
A05 喜气洋洋 月色眼内浮
A06 漫天风雨 500步
A07 每日怀念你 快乐是我乡
B01 无奈 国语名曲精华(卖汤丸/读书朗/小癞麻/泡菜的故事/卖馄饨/小时候/卖汤丸)
B02 春夏秋冬 小小烛光
B03 风雨同路 行踪不要问
B04 黄沙万里 音乐盒
B05 夏威夷情歌 老人与海
B06 歌声暖我心 踏上成功路
B07 夜风中 齐上小山岗
通过以上列表比对后可以得出,(一)《新曲与精选》第一辑“风雨同路/黄沙万里/漫漫前路/人生满希望/人似浪花/每日怀念你”6首单曲,在第二辑里又以串烧的形式出现,这6首歌曲是徐小凤在CBS/SONY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歌曲,也是极具影响力、广泛传唱的歌曲;(二)《新曲与精选》第二辑黑胶包含了“粤语名曲精华”及“国语名曲精华”两组“串烧”的歌曲,与该唱片的CD版本并不相同(有人将该唱片的SONY11无+号细字版CD誉为“香港十大最靓声中文CD”,价值四五千元之巨,足见该唱片歌曲的市场认可度);(三)徐小凤当时在香港乐坛可谓炙手可热,成为众多唱片公司眼中的摇钱树,在歌曲首先是商品的香港,唱片公司在利益驱动下往往不惜重金引进外来的流行曲,加上邀请著名词人作词,将名曲+名词集中在某个歌手身上,可以迅速捧红该歌手,也可见歌手的号召力,迅速将外国的流行曲变成本地的流行曲,以减少重新创作可能带来不流行、不受落的风险。因此这两张精选洋曲+中词的比例较高,也致使这时期的歌曲,几乎每首歌都非常流行,个别即使传唱度稍逊,也是朗朗上口的优秀作品;(四)徐小凤这时期的曲风,悠扬、悦耳、轻快,词风并未情爱化,多以大自然、生活题材为内容,第一辑还以风开头,又以风结束(类似于张国荣的《风继续吹》《风再起时》写“风”与“情”,此时香港流行曲多此类题材),朝气蓬勃,生活气息浓郁。其实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香港流行乐坛伴随香港经济腾飞迈进了最鼎盛的时期,这时期的歌曲,大多积极向上,励志、催人奋进,有民族性、有哲理性、有故事性,世界一时无两。但自90年代开始,词风全面倒向情爱化,甚至有人说,此后香港流行曲已唱尽所有情爱故事,导致目前词风狭隘、轻浮、肤浅。(未完待续)
浏览 2,893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