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

原作者: 大喇叭

简介:这张CD十分可疑(如右图)! 巴赫,是我熟知的。身为“音乐的父亲”, 巴赫不仅作品数量巨大、享誉盛名,也是始于那个年代,音乐家逐渐地超越了贵族庄园里厨师、花匠等服务人员的地位而成为艺术家。我学过巴赫的小 ...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这张CD十分可疑(如右图)!
巴赫,是我熟知的。身为“音乐的父亲”, 巴赫不仅作品数量巨大、享誉盛名,也是始于那个年代,音乐家逐渐地超越了贵族庄园里厨师、花匠等服务人员的地位而成为艺术家。我学过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和组曲PARTITA——后者很不容易拉的,印象深刻;唱片公司TELARC,我知道,从八十年开始,就开始收集他们的CD和LP。而且,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他们在录音技术上取得的成就,那登峰造极的水准,其他一流唱片公司,包括EMI,DECCA,DG,PHILIPS,RCA,CBS等等也许要10年时间才可能赶得上(Chesky, Sheffield Lab和Opus 111除外)!但是,《巴赫,40周年纪念专辑》?老巴赫应该更古董一些,40年可不止啦。更奇怪的是,这张巴赫CD怎么能是爵士乐呀?巴赫什么时候串了行吗(“跨界”这个词,2000年的时候还没开始时兴)?即便是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能记得,当时我是翻过来调过去地看了几遍弄不明白,一头雾水买下的这张CD。爵士就爵士,碰碰运气吧,我是这样想的。主要是因为大学的同屋同学喜欢爵士乐。那是我不懂的,但是一直想了解。
回家一听,音响效果很好-——1999年的TELARC录音还能有的挑吗?但是音乐吗,有些离奇:还是巴赫的音乐,但是爵士味的。好比打开一瓶苏格兰威士忌,倒出来老陈醋一般,虽然事先有点预感但仍然是感觉诧异。听过一、二遍,不得要领,印象也不深,这张CD就放一边了,毕竟有太多的音乐要去探索。这张CD就这样搁置了起来。
一晃就是十几年。
搬家到了上海,再拿起这张CD听听,哎!有意思。再听几遍,就感觉太带劲啦(这是北京话。我们上海话讲:“劳豪格”)!这张CD是卢西耶三重奏的40周年纪念,是巴赫作品的精彩集锦。曲目中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首,康塔塔中的合唱,加沃特舞曲,最后是古钢琴协奏曲。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听听《平均律钢琴》第一曲,钢琴,贝斯,爵士鼓先后一件件出现,十分清晰。吊镲,节奏镲,排钟以及钢丝鼓刷的动作是这样的真实,仿佛就在你的眼前。随后的爵士变奏如痴如狂。最后的那个强音一击,钢琴弦仿佛就在你的面前振动、摇摆。难得听到这样突出的3D空间感。现场感极强。过瘾!
《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首》一开头,爵士鼓的冲击波直接打在了脸上。脚踩大鼓强悍的低音“砰、砰”,那是只有12吋大喇叭才能体验到的冲击。后来的那三分钟爵士鼓疯狂的华彩和即兴发挥,让你惊掉下巴!你的耳朵(还是眼睛?)简直都能看到鼓皮的振动,还有那爵士鼓手“抡圆了”的鼓槌,现场感无与伦比——只是不知巴赫听到了会怎样想? 
《加沃特舞曲》BWV.1068是我最喜欢的。巴赫原作就十分精彩,这里把原作大肆扭曲,变成百分百爵士乐。嘿!它是那样的惟妙惟肖,又是那样紧紧地抓住了你: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可以看到弹钢琴那飞舞的十指,倍大提琴和爵士鼓的疯狂和忘我的投入,二者都在不停地搅合着(当然,都是最好的意思)。而且音响的冲击贯穿始终,让人听得抓耳挠腮,令人叫绝!
末曲是《古钢琴协奏曲》BWV.1054。第三乐章是阳光灿烂一片。钢琴的旋律时不时地把老巴赫转向了爵士,倍大提琴的华彩简直是在随心所欲地撒欢。三件乐器一直是在飞扬起舞。听到这里,你是很难坐得住的!你的心情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这充满阳光和欢乐的情绪而激荡、而愉悦,直至忘乎所以。哎呀呀,这是精彩至极了!
你可以说,这完全是爵士乐,但它又是巴赫!它穷尽了爵士乐的各种手法:首先,他们的即兴发挥是爵士乐特有的。不仅是在旋律上,他们的节奏,和声以及音色也是爵士乐特有的。钢琴是这个三重奏的中心,全面地展示了爵士乐的上述特征;倍大提琴和爵士鼓更是如此,呈现出爵士乐特有的、极其复杂的节奏(后来才知道:卢西耶在创作的时候常常不写爵士鼓分谱,而是交由后者进行自由发挥)。他们有大段的即兴发挥,炫耀技巧,又有合奏,以钢琴为灵魂,倍大提琴和打击乐烘托。既有窃窃私语地倾诉,也有疯狂的热情奔放。他们爵士味道浓浓,但是又没有背离巴赫,再现了巴赫所特有的诚挚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特别是这张CD的最后一曲——D大调古钢琴协奏曲,是那样的阳光明媚,充满了欢乐和愉悦之情。哎呀!多少次被深深地感染而欣喜若狂。
那录音效果怎么样?这还用说吗?看TELARC的名字就足够了,你就知道,这是可以买得到的最高水平,别无他求!从音响的角度来看,这样三件乐器是一种完美的组合(也许可以认为,是自海顿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四件弦乐器组合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器乐组合形式):钢琴位于频响范围的中部,奏主旋律(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人耳对中频敏感);脚踩大鼓和低音提琴的低音为辅,占据了低频和极低频,使音响有稳固而坚实的基础;而镲,排钟等高频及其泛音又充实了高频和超高频。这样,录音的高、中、低频各段都充实、饱满;再加上现代录音技术极宽的频响范围,超大的动态冲击以及十分充实的密度和质感,满足了发烧天碟的所有特征条件。即便是那些“试音天碟”,有多少是可以和这盘CD相比的?在音响效果方面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在艺术价值上呢?
这些天,我在小音响上数次播放了这张碟。小音箱是贵族(ProAc),5吋喇叭,台式,声音甜美,音色纯正,为听室内乐和人声好。今天,我用大音响播放,这下子开了眼,就好像这三位音乐家来我家现场开演一般!这现场感,这冲击力,简直让我喜出望外。我的大音箱是宝华B&W 801落地监听音箱,一代銘器。千万不要小看这对1999年停产了的老爷音箱,那是大动态大音场音乐必不可少的利器(作为退休老工人也悄悄地承认:这是我们穷人的劳斯莱斯)。我觉得,现代音箱几乎都是向着更宽的频响范围——直至100kHz,更高的解析力,更快的瞬态反应以及更低的音染发展,而没有顾及音乐性。这是十分不幸的,因为音乐性对我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是有故事要讲的,可以另写一篇短文)。幸运的是,这对老爷音箱,B&W Matrix 801 S3,在解析力和音乐性之间达到的平衡令人满意。无论是它的12吋低音单元,Kevlar音盆中音或是高音单元都绝不含糊!播放这张CD,倍大提琴的低音让我的头骨都感觉到了振动;而吊镲、排钟的超高频泛音清晰无比,直钻耳朵,让你惊讶!天哪!!居然能有这样的声音!正是应了《水浒》的说法:“舌头吐出来,半日里缩不入去!”有好音响来听音乐,实在是大大的享受了!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法国钢琴家雅克·卢西耶(Jacques Loussier,1934-2019),出生于法国西北的小镇翁热(Angers)。他的母亲是当地的一位有名气的音乐家。10岁时,他正式接触音乐,并开始学习钢琴。15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那是欧洲的最高音乐学府)深造,师事南特(Yves Nat)教授。卢西耶17岁离开巴黎音乐学院,旅行去了法国加勒比国家。在那里,他接触到传统古典音乐以外的音乐,并深受影响。1959年回到巴黎,在朋友聚会时,一时兴起,以爵士乐风格弹奏了巴赫《前奏曲与赋格》,没想到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由此产生了一个突破性的想法:把巴赫的作品以爵士音乐的方式重新介绍给喜爱音乐的人们。他决定用现代爵士乐风格来演绎巴赫,并成立了一个三重奏团:自己弹钢琴;皮埃尔·米切尔Pierre Michelot倍大提琴;克里斯蒂安·加洛斯Christian Garros爵士鼓。结果轰动了世界。
卢西耶的第一张唱片《演奏巴赫(PLAY BACH)》于1959年出版。这张唱片横扫全球,成为录音史上第一张跨界音乐。但是,一些爵士音乐的捍卫者,也有一些古典音乐的捍卫者并不是完全赞同。爵士乐人士觉得,卢西耶的音乐过于接近巴赫原作的旋律以及和声,而没有充分展示出爵士乐的自由;而古典音乐人士觉得卢西耶的演绎有悖于大师的原作。
然而,广大公众并不偏向他们任何一方。对公众来说,卢西耶的音乐是令人信服的。结果是卢西耶三重奏在世界范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奇妙的是,正是在这个时候,音乐世界刚好是在重新思考现代社会认知巴赫及其同时代人的音乐及其演绎方法,卢西耶现象就突然地出现了,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巴赫的音乐由卢西耶所做的爵士乐处理方式。巴赫的作品本质上是线条性的、采用对位法的,而不完全是建立在和声之上的。这种音乐的线条性特别适合于爵士乐,这是卢西耶在他的音乐中的重要发现。但是作为一名受过古典音乐训练的钢琴家,他仍然完全尊重原作并保留了巴赫作品的精髓。
下面是大喇叭收藏的他们三重奏的一些黑胶唱片。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DECCA发行黑胶唱片。1962-63年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PHILIPS发行黑胶唱片。1973,1976年
听过这些黑胶唱片,发现DECCA的录音效果不够好。就像是老式收音机广播的效果,钢琴的失真尤为明显,爵士鼓和倍大提琴还凑合。音乐处理还不错,虽然有些地方显得不是那样成熟。PHILIPS的唱片也好不了多少,尽管是有十多年的时间差别。这些黑胶和TELARC发行的CD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音响效果或者是艺术处理,尤其是前者。
卢西耶三重奏团活跃了将近20年,于1978年解散。他们售出了600万张唱片,这说明了他们的成功。
1980年以后,卢西耶全身心投入到古典音乐创作。他的作品有大型弥撒曲,卢米埃舞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小号协奏曲,一部芭蕾舞,还有一些弦乐作品。
1985年,卢西耶又重新组建了他的三重奏团。由他弹钢琴,文森特·查邦尼尔Vincent Charbonnier倍大提琴,安德烈·阿皮诺Andre Arpino爵士鼓。他们还修订、更新了一些早期的比较成功的曲目,使得演奏范围更为宽广、更新颖。他们在日本的唱片销售获得了金唱片奖。
历经60年,卢西耶已经蜚声欧美乐坛,成为爵士古典音乐的代表,甚至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爵士钢琴家之一。卢西耶的爵士巴赫,我收集有他们至少6张黑胶唱片和5张CD/SACD。他们继而推出了《爵士四季》、《爵士萨蒂》、《爵士肖邦》、《爵士拉威尔》以及《哥德堡变奏曲》等录音,为许多经典作品进行了极富个性的再诠释。他们把古典和爵士乐两种风格的音乐融合得惟妙惟肖,并因此而享誉世界。有评论说:卢西耶始终能在创新的同时葆有原作的精髓,富有新意而不过分激进偏执,使作品得以焕发新的生命力。他所留下的创作将成为古典和爵士两界音乐的宝库。自从 1959 年推出第一张专辑《演奏巴赫》以后,他们举办过3000多场音乐会,一共售出了900万张唱片。《华盛顿邮报》称:“卢西耶的即兴爵士赋予了音乐全新的感受。”Billboard更是赞誉到:“不曾有过如此现代风格的古典音乐爵士化的精彩演绎。” 卢西耶三重奏无疑是唱片史上的一个创举。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演奏巴赫》SACD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演奏巴赫》CD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演奏巴赫》Blu-ray
总之,这是些非常有意思的音乐。他们十分独特,和其它音乐都不一样。而且,听上去太过瘾、太带劲儿了!古典音乐的核心,那些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歌剧,芭蕾舞等等,在大喇叭好比是“正餐”,是支持生命的基础食粮;而这些改编曲,进行曲,轻音乐,还有《Lambada》,ABBA, Sissel等,我是把他们当做冰激凌或巧克力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享受,当然都是十分喜欢的!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大喇叭听音乐:爵士巴赫 —— 雅克·卢西耶三重奏_视听前线
浏览 723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