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

原作者: 孔祥军

简介:作为KEF著名的Blade系列第二款的第二代产品,Blade Two Meta承载着优秀技术设计的箱体构造、富有现代美学设计的外观造型和新一代全新技术的喇叭单元以及优化精密的分频器构建,成就了现今KEF非同凡响的全域共点声源 ...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
产品零售价:¥250,000元 / 对
> 坚持技术创新的英国老牌音响公司
KEF自上世纪1961年成立以来,已经跨越了六十个年头的发展历程,公司一直以来坚持创新技术开发理念和不断进取的声学工程设计,使得KEF在全球音响界始终树立着品牌地位,广受发烧友和乐迷的尊重与热爱。
KEF Blade Two Meta基本技术参数 ■ 三分频低音反射式 ■ Uni-Q 同轴共点单元 :高音单元 25mm(1英寸)MAT技术铝制球型单元;中音单元 125 mm(5英寸)镁铝合金锥体 ■ 低音单元:4×165 mm(6.5英寸)镁铝合金锥体谐振抵消设计 ■ 频率响应(±3dB):33Hz-35kHz ■ 分频点:450 Hz,2.1 kHz ■ 功放需求:50-400W ■ 灵敏度(2.83V/1m):86dB ■ 阻抗:4 Ω(最小 3.2 Ω)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
Blade音箱自2009年推出以来,就以划时代的“全域共点声源扬声器”技术称号以及富有现代美学的设计而大受关注,不仅被誉为划时代的杰出音箱产品之一,更屡获殊荣,成为全球范围内众多发烧友论道及心仪的一款Hi-End级音箱产品。
在Blade音箱的成功和受到的赞誉之后,2014年KEF将Blade全部的设计理念、先进材料、技术精华等,直接嫁植出体积略小的第二款 Blade Two音箱。毫无疑问,Blade Two不仅保持了Blade的外观形体和内部结构技术,同样也采用漂亮的、技术突出的Uni-Q中高音同轴共点单元,只是4只低音单元比起Blade的9英寸换成了更小的6.5英寸(当然,分频器也针对了更小的低音单元而相应地进行了技术调整),使得KEF成功地树立了旗舰级Blade的系列产品,对应不同空间用户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精进,KEF于2022年以搭载最新的第12代Uni-Q同轴共点单元而推出了第二代Blade Meta系列音箱。作为广受关注的KEF旗舰级系列音箱,新一代产品的面世自然会吸引业界内外,笔者当然也不例外,除了了解新一代产品优化技术外,更想听到它们的声音表现。藉着2022年12月的南宁(东盟)国际视听展期间Blade Meta Two音箱的现场演示,笔者以媒体身份,能够方便地试听了这对Blade Two Meta音箱的精选搭配和表现,确实非同凡响。
> 新技术的应用
很明显,无论是Blade Meta或者是Blade Two Meta,在外观上确实看不出与上一代有明显的差别,但在内部设计技术上却革新了进化和升级,其中就包括了搭载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MAT)技术的第12代Uni-Q同轴共点单元、全新设计的低音单元、精细设计的分频器等等。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KEF为Blade打造了搭载MAT技术的第12代Uni-Q单元 ,这是一组专为旗舰扬声器量身订制的同轴共点单元
首先,第二代Blade Meta音箱的12代Uni-Q同轴共点单元采用了全新的硬化镁铝合金球顶高音和全新的悬边设计,提高了声音重播的稳定性,改善了音质细节和音色美感。同时,Uni-Q同轴共点单元的中音部分的音圈和磁隙间加入了一个铜环,进一步降低了音圈位移带来的失真之外,还有效地减少热压缩影响的效率;此外,单元还采用了新设计的弹性去耦底座,能够更为有效地管理其独特的冠状波导管气流,令中、高频声音更真实纯净,质感更自然清晰,极高频的延展更生动悠然。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第12代Uni-Q 同轴共点单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极低失真中频单元设计,于音圈和磁体间隙置入一个铜环,大幅消弭电感和随之带来的音圈位移情形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MAT超材料吸音技术上面设有特别设计的30个长短各异的通道,犹如一个高度复杂的迷宫,每个通道都相当于一个14波长谐振器,能够高效地吸收特定范围的频率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MAT超材料吸音技术其实是一块安装在Uni-Q单元背部的圆形板上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KEF Blade One Meta与Blade Two Meta旗舰音箱搭载了全新的通风低音单元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
其次,第二代Blade Meta音箱融入创新性的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技术,是KEF与Acoustic Metamaterials Group(AMG)公司合作开发的技术,它设计有30个长短通道,其结构犹如一个复杂的迷宫,每条精密的通道相当于一个14波长谐振器,能够有效地吸收特定频率的杂音,对比起常规单元只有60%的吸收率而言,KEF这款搭载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技术的单元到达了99%的完美杂音吸收率。
同时,为了最佳地配合发挥第12代Uni-Q同轴共点单元的性能,设计师也为Blade Meta配置了全新的低音单元;而Blade Two Meta每只音箱左右两侧共配备了4只6.5英寸低音单元,以背靠背方式安装,保证了低频能量感的同时又可以有效地消除音染;而且,每对低音单元都独立设计了腔室,最大限度消除驻波和串音的干扰,实现清晰、敏捷、弹性的低频响应。为了配合新单元的最佳发挥,Blade Two Meta的分频器也重新进行了优化设计,更精细选配了元器件,并摒弃了PCB板铜片连接方式,而采用了最短路径连接的纯手工焊接,保证最直接、干净的信号连接通导。
毫无疑问,第二代Blade Two Meta音箱以科学、完美的箱体结构,从而成就了KEF全新一代Blade Meta系列音箱能重播出最真实还原声音的——全域共点声源效果。
> 非常契合的优秀前端搭配
第一代Blade Two我听过很多次,也历经过不少的前端搭配组合,它的声音表现一直给我留下极佳的印象,Blade Two无论是整体声音的平衡度、一致性、透明感,或者是还原音质的真实度、准确性、线条感都非常出色,全面地体现出一款Hi-End级别音箱的优秀素质。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 以First SoundPresence Deluxe 4.0MKIII-SI-X(升级版)前级和AIR TIGHT ATM-3211单声道后级搭配Blade Two Meta的极致演示
虽然第二代Blade Two Meta推出时间不长,但借助2022年南宁(东盟)国际视听展期间到场演示,我也就决定在这个时间进行听评;重要的是,这次搭配的前端器材是由歌德影音特别带来的搭配,其中音源包括了Technics SL-1200GGK黑胶播放机、Marantz SA-10 SACD播放机、Aurender N100H数字音乐服务器;唱放和前级以及解码器包括了AIR TIGHT PC-1Coda动圈唱头/ATE-2005MM唱头放大器、AIR TIGHT ATC-5前级和唱机放大器、First Sound/Presence Deluxe 4.0MKIII-SI-X(升级版)电子管前级放大器、AIR TIGHT ATH-2REF升压牛、Lampizator Horizon DAC数字/模拟解码器;后级放大器为AIR TIGHT ATM-2211和ATM-3211单声道功放等等,可谓是大军压阵,旨在全面发挥出Blade Two Meta的极致潜能。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 一套AIR TIGHT ATC-5前和AIR TIGHT ATM-2211后级搭配驱动Blade Two Meta堪称最精彩、最完美的表现之一
> 声音真实,质感鲜活优美
起初试听时,是以AIR TIGHT ATC-5前级搭配AIR TIGHT ATM-2211后级进行聆听,这时候Blade Two Meta的声音表现已经超出我的预想,已经近乎完美的音质和音效,无论是重播室内小品、人声或者是大动态交响乐,都非常的自然真挚,而且充满了动感的张力。可以说,Blade Two Meta搭配如此高素质的Hi-End级放大器,不仅能展现音箱中高音本质的透明华丽和光洁玲珑的特性,还呈现出一份诱人的温润丰泽和鲜活弹性;同时,Blade Two Meta在AIR TIGHT ATM-2211单端单声道后级的驱动下,已经稳稳地把控了Blade Two Meta动静之间的转换以及自如的收放,展现出极高的声音密度感和低频能量,动态充沛且气势十足,舞台感和空间感宽阔自然、井井有序……
这样的组合搭配令笔者与在场的发烧友均赞誉有加,充分地体验到了Blade Two Meta音箱极其完美的表现,这应该是Blade Two Meta最极致的声音重播吧?不!更精彩的演绎在后面。
由于这次歌德影音同时还带来了AIR TIGHT ATM-3211旗舰级单声道后级,而随行还有发烧界著名音响、音乐推广人方展武老师,所以方老师也就特意用上了更高阶的顶级组合:First Sound/Presence Deluxe 4.0MKIII-SI-X(升级版)前级搭配AIR TIGHT ATM-3211单声道后级,刻意将Blade Two Meta音箱声音能力全面“探底”;虽然大家在常规情况下不会将功放近五倍于音箱的价格进行搭配组合,但在公众演示中确实可以这样做,这时候你就能欣赏到Blade Two Meta音箱最完整、最全面的声音表演了。
在重新进行了细致地调整和摆位后,Blade Two Meta音箱果然还有精进的表现。搭载了第十二代Uni-Q同轴共点单元由于Metamaterial Absorption Technology技术的融入,所以我们听到Blade Two Meta的中高音不仅干净纯洁,而且细节还原通透纤细,极高频的延展以及空气感非常出色;在重播小提琴演奏的录音时,擦弦的质感散发出一份华贵的气息,音色准确悠扬,琴腔共鸣恰如其分,形态比例真实鲜明,就连录音现场的空间感以及琴音的余韵都毫不遗漏还原出来,演奏者的指尖细节和演奏动感仿佛历历在目,带给人极其舒适的美妙感,听多久都感觉舒适和惬意。相比起上一代的Blade Two,第二代Blade Two Meta的中频表现确实更完美,声像凝聚力和声音质感更优秀,同时能量感和声音干净度也达到更高的境界。在重播人声的演唱时,无论是男声或者女声,Blade Two Meta都能真实地还原出演唱者的声音特点和演唱技巧以及气息把控;其中,男声特有的醇厚凝练、喉腔质感等,很自然地展现出来,并呈现出丰润弹性、中气充沛的中频能量;而女声的婉约清秀、细致如兰的特点同样毫无保留地散发出来,无论是美声、通俗、爵士还是中国民歌,都显得那么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得益于KEF植于Blade Two Meta身上的全域共点声源技术,使得它诠释的器乐、人声结像非常的立体鲜活,不仅高度感准确无误,就连演唱、演奏的表情也都栩栩如生。
> 动态敏捷,低频充沛,音场宽深
不要认为Blade Two Meta只是配置4只6.5英寸低音单元的中型落地箱,但它在现场50平米的环境中并没有低频不足的溃散和密度缺失,无论是速度爆发力,或者是动态能量感,Blade Two Meta都有说服力,不仅动态犀利、起伏敏捷,而且低频凝实充沛。特别是在播放大动态交响乐时,Blade Two Meta显示了颇为强势的力度,动态开放又富有气势,瞬变起落凌厉有致,高潮乐段量感足够,低频深度相当震撼。值得赞誉的是,在大音压之下我们完全不用担心Blade Two Meta持续低频能量传输能力和AIR TIGHT ATM-3211的动态控制能力,它除了能展现出足够的劲力之外,还能够稳健的保持着从容和淡定,显示了一款旗舰级系列音箱的小王者风范。
不用说,有着KEF全新一代单元加持和优秀箱体技术设计,Blade Two Meta在舞台场面的还原能力上同样精彩,它营造的音场工整均衡,场面宽阔自然,既没有过份的张扬,更不会紧凑的压缩,不仅层次感鲜明有序,而且稳健从容,乐手排位清晰明划、错落有致。在重播大作品交响乐时,两只Blade Two Meta音箱交代的音场清晰真实,各种乐器清清楚楚,声部间的连接有序流畅而且富有活力,丝毫不会有凌乱或失控的现象,既呈现了器乐的真实丰泽和律动耐听,又保持了舞台的有度宽深和合理排布。
时尚华美,灵动大气:KEF Blade Two Meta 音箱的精彩表演_视听前线
> 总结
作为KEF著名的Blade系列第二款的第二代产品,Blade Two Meta承载着优秀技术设计的箱体构造、富有现代美学设计的外观造型和新一代全新技术的喇叭单元以及优化精密的分频器构建,成就了现今KEF非同凡响的全域共点声源结构的完美体现。
说实话,Blade Two Meta并不属于大型、大食类音箱,再加上准确工整的声音本质,所以为Blade Two Meta搭配前端器材并不是难事,但要让它从容全面地发挥,还是需要良好驱动控制力的高素质放大器;我认为,现场搭配这套AIR TIGHT ATC-5前级、AIR TIGHT ATM-2211后级就是非常优秀的组合,虽然搭配投资略高,但获得的声音效果确实毋庸置疑。在适应空间方面,Blade Two Meta在20-40平方米空间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施展,如果空间面积更大,那就该考虑体形更高大、低音单元更大口径的Blade Meta了。
总之,KEF新一代旗舰级Blade Meta和Blade Two Meta音箱,无论是设计技术或者是声音表现,完全胜誉:以创新精神对精准声音极致追求的最优秀音箱之一。
浏览 55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