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肖斯塔科维奇(十一) 第5号交响曲
原作者: 翊青
Kondrashin / Moscow Philharmonic
孔德拉申的速度一向偏快,这张也是一样,也因此更有激荡回肠的感觉。莫斯科爱乐在孔德拉申的时期,每一个音都是扎扎实实地深钉进去,第三乐章听完之后,感觉生命尽头的冰冷,夹杂着呻吟,有种凄凉的“生灵涂炭”,让人明白老肖在面对生命迫害时内心的感受。整首曲子的结尾还用了少许的抢版,很是特别。
Haitink /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这张5号和皇家大会堂乐团,9号和伦敦爱乐。9号演得也是不错的,合并一起是一张很好的专辑。虽然5号的第三乐章不够深入,不够极致,可是我还是愿意推荐这张的原因是它的录音真好!第一、二、四乐章的紧凑度,演得真是棒!每一个乐章不同段落的速度与气氛转换地好极了,意境分明。虽然第三乐章为美中不足,其它可取之处还是很丰富的。
Maxim Shostakovich / USSR State Symphony
老肖的儿子马克西姆( Maxim )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挥家,他和伦敦交响乐团、布拉格交响乐团都录过老肖的交响曲,各有不同的色彩而且都非常精彩。除了这张5号交响曲,还有15号,第1号钢琴协奏曲(老肖的孙子担任钢琴独奏)都是上乘演绎佳作中的佳作。在最后一个乐章接近结尾9分多钟的时候,速度竟然慢了下来,有趣的是压迫感依旧持续地延伸。找出总谱一看,原来老肖的儿子才是对的,这才是老肖要的速度!这种速度更能显示出人民硬是挤出“虚假的欢乐与荣耀”。反之,其它的录音加快了原谱的速度,增加了紧凑和刺激,甚至辉煌,虽然好听,却不一定是老肖本意。这是一张非常好,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版本!
Previn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普列文和芝加哥录过一次肖五,非常棒,但这张指挥伦敦的录音是更胜一筹!
这张和伦敦的肖五是普列文担任伦敦的指挥其11年中的巅峰状态,这时期的普列文和伦敦还录了威廉斯和华尔顿的交响曲,每一张都似绽放的青春年代,音色饱满,色彩细腻,万马奔腾;普列文将自己的一切都投入了乐团,乐团也贡献出了最强大的爆发力。一般的广版大约是13分钟左右,普列文把它拉长到16分钟,却显得更阴暗,更毛骨悚然。最后一个乐章结尾的重击犹如在拳击擂台上活生生地把一个8尺大汉KO。录音与制作群也都是当时欧洲业界的顶尖高手,没话说!
Temirkanov / St.Petersberg Philharmonic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是肖五,怎么没有提到俄国的穆拉文斯基和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因为是名盘,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不需要浪费篇幅,介绍一些大家可能没听过的才有意义!特米尔卡诺夫的俄罗斯作品几乎没让人失望过,而且说心里话,他接手圣彼得堡爱乐之后,真的不比穆拉文斯基差,乐团的水平依在,只是风格不同,如果要说火候欠缺的话,那是RCA唱片公司录音的问题。只要是听过他现场和 Melodyia 版本的发烧友都知道这是实话。
纵然录音逊色,但我还是要把这张推荐出来,理由是大师的诠释值得一听。俄罗斯乐团的“野味”依在,但他不像60年代如穆拉文斯基酷似坦克般巅狂地碾压过去,而是犹如部队般慢慢地深入,如同轰炸机从高空俯冲地面得轰炸,有老肖爆破性的震撼,也有对当时社会的空虚与茫然。虽然有时候耳朵会对录音效果不满,不过专注在指挥的诠释上还是有所收获,值得的!
Dimitriev / Leningrad Symphony Orchestra
这是一张肖五的黑马,9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西方出现过,到目前为止知道的人依然不多。
一般在欧美的城市里面都会有至少2个乐团,交响乐团和爱乐乐团,只要其中一个乐团被高举,另一个乐团就会默默无名,这是常态。很少像伦敦、柏林这两个地方可以同时有好几个交响乐团、室内乐团、歌剧院,并同时保持高水准的演出与名气一直承传下去。有几个比较特别的城市,虽然唯独一个交响乐团有名,并且有地方代表性的名望在当地一枝独秀,可是当地的古典音乐气氛浓厚,音乐高手多,有很多默默无闻的音乐团体,持有着极高的水平。类似这种地方像纽约、芝加哥、波士顿、慕尼黑、布拉格、莫斯科、圣彼得堡(前列宁格勒);列宁格勒交响乐团就是在这种氛围下生存的其中一个团体,它栖息于圣彼得堡,在列宁格勒爱乐的淫威下存活着,演奏员、乐器、经费都比不上列宁格勒爱乐,却留下了一些不朽的历史性录音。要说穆拉文斯基驾驭的列宁格勒爱乐是山头怒吼的狮王,德米特耶夫棒下的列宁格勒交响乐团就是一头灵活的野豹,如果你喜欢富特文格勒和比切姆指挥时用的“抢版”,在这张录音可以让你听个够,听得出神入化直到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