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46)关正杰《天龙诀》
原作者: 马凤钖
简介:《天龙诀》是《天蚕变》的续集,同是香港丽的电视的古装电视武侠剧,仍由麦当雄等监制,余安安等领衔主演。讲述云飞扬击毙独孤无敌后归隐,但江湖并未从此平静,白莲教、南宫世家两股势力遭到邪魔的控制并危害武林, ...
《天龙诀》是《天蚕变》的续集,同是香港丽的电视的古装电视武侠剧,仍由麦当雄等监制,余安安等领衔主演。讲述云飞扬击毙独孤无敌后归隐,但江湖并未从此平静,白莲教、南宫世家两股势力遭到邪魔的控制并危害武林,与之斗争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是香港电视广播走向成熟的时期,曾出现“无线”“丽的”“佳视”三家商业无线广播电视台,竞争激烈。到80、90年代,适逢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为代表的港台武侠小说风靡一时,在那个没有短视频只有书本的年代,看武侠和言情小说成为在校学生的家常便饭。武侠剧集自然成了三家电视台都期望藉以争取观众收视率的“武器”,于是在短时间内纷纷制作大量武侠剧集,因而催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武侠剧歌曲,《天龙诀》和《天蚕变》主题曲及其插曲就是早期的代表作。
《天龙诀》全碟11首歌,名作荟萃,有黎小田作曲、卢国沾填词的同名歌曲《天龙诀》和《残梦》,有顾家辉(碟心如此)作曲、黄霑与邓伟雄填词的《楚留香》等。其中,卢国沾填词8首,黎小田作曲4首。武侠剧主题曲往往以大鼓作为衬托,以增强节奏感,往往使人趋之若鹜,心潮澎湃,兴奋莫名。当年只要主题曲音乐一响起,定会一时万人空巷,全往有电视机的邻居家奔去,大大小小端着饭碗盘坐在地,两眼紧盯着电视,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2023年的今天,笔者重温这张尘封已久,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黑胶唱片,依然意犹未尽,毕竟这张老唱片仍然很有欣赏价值。(一)有历史感,那是远在1979年香港无线电视剧集的歌曲,特别是《楚留香》,显然已被载入史册,直到现在仍然是香港流行曲经典中的经典。关正杰版《楚留香》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感,歌声一经响起,空气中便仿佛飘满“楚留香”与“胡铁花”等人的动人故事,虽没郑少秋版《楚留香》洒脱不羁,但各有千秋、各有精彩。无事不成戏,无情不成曲。香港无线电视TVB曾播出《永远怀念音乐才子黎小田》节目,黎小田在回答有否将自身经历写入歌曲问题时表示,《残梦》就是写其经历,“梦”是“残”的,就像他自己一样,没有这样的经历写不出这样的歌。(二)有故事感。《天龙诀》黑胶唱片与《天蚕变》一样,都是电视剧集主题曲及其插曲的专辑。一部电视剧集,创作一至两首主题曲及几首插曲,然后汇集成一张唱片,是当时比较常见的做法。笔者曾论及,综观香港流行歌曲的发展,能从滚滚红尘中走来,经历时间的积淀,若干年后依然熠熠生辉,依然被不同阶层的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一代甚至几代人集体回忆的歌曲,似乎多集中在上世纪70、80、90年代的武侠和都市电视连续剧兴盛时期,事实又似乎证明,香港流行歌曲倚仗电视连续剧兴起与繁荣,但流行歌曲渐渐独立于电视剧后,似乎走向了衰落,当然个中还有很复杂的社会因素。为什么那时的电视剧主题曲和插曲就如此动听、如此受欢迎呢?难道只是那时我们年纪小吗?金庸因此作了精辟论述:有的是为了某一个场面的个别情节所需要,有的是抒发歌唱者的心境,是一种诗意的美化的语言,有的是作为全片的音乐背景,以衬托整个影片情调风格,有的是整部影片思想的概括,但不论那一类的电影(金庸谈的是电影歌曲,笔者认为同样适用电视剧集)歌曲,其创作时都比普通歌曲要求得严格。因为这不仅仅要有优美的词句和音乐、要有活泼新鲜的思想和形式、要使观众容易了解和欣赏,而且还要和电影的情节与人物发生密切的联系。金庸认为,这些人物有一定的思想性格,他们所唱的歌不但要符合他们性格的发展、感情的变化,而且要符合情节中的矛盾与冲突。如果是主题曲,还应当与全片的整个风格一致,有用交响乐加以丰富、发展和变奏的可能性,使得一切场面中都能适应。因为电影歌曲的撰作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诗人和作曲家常常花了更多的心力(金庸《谈电影歌曲》,原载长城画报社1956年9月《长城电影歌集》,笔名林欢)。有故事,就有代入感。金庸还说,其实文艺创作有种移情补偿功能,作品中很多角色都是想象出来的,不会打抱不平,就在小说中写,生活中没有漂亮的女朋友,就把女侠写得美丽、可爱(广州日报 文/刘平清)。原来,听众喜欢有故事感的歌曲,实乃将自己代入故事角色,满足自身情感需要。(三)有正气感,歌曲的气质仿如关正杰的形象,浩然正气。黎小田曾说:“关正杰的声线适合浩然正气和侠义豪情,稳重的歌。”笔者认为,金庸、梁羽生、古龙等的经典武侠小说,加上顾嘉辉、黄霑、黎小田、卢国沾、邓伟雄等豪气冲天的词曲, 叠加关正杰等正气凛然的歌声,汇聚一起,实乃粤语流行音乐有关江湖武侠的最高境界。(四)有霸气感,就如同名歌曲《天龙诀》一样,“远近河岳请你记住,江山归我取”,豪气干云。卢国沾在《有些境界是不可能再写得到》一文中说:“写‘霸气’的歌词,实在是我的拿手好戏,可是已有四年不写了。这是我写了《天龙诀》之后,不想再写;因为写过几首,发觉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在‘霸气’这个题材上,写得好过《天龙诀》”,“并非我自鸣得意,我那阵子的狂态,今日无论怎样都努力不出来。实在内心的诚意还巨大,但是感情较以往复杂了。结果我试写过《天龙诀》的另一版本,发觉措词用字大为逊色,真是有些气煞”(《卢国沾词评选》黄志华编著)。
据载,卢国沾自填词《变色龙》起,便开始了与关正杰合作的序幕,关正杰演唱卢国沾的作品40余首,《天蚕变》《天龙诀》《相对无言》《雪中情》《大地恩情》等皆为精品。卢国沾说,但凡给关正杰写词,便精神百倍,就连他的太太也说他“偏心”,卢国沾为此解释:“你肯定他不会糟蹋你的作品,不用心为他写,难道良心安乐吗?”果不其然,关正杰“从没有紧张过唱片销量,只担心自己唱得不够水准”。但卢国沾又不得承认,其实他和关正杰“不算很熟的朋友”,只因关正杰沉默寡言,不喜交际。有次其与关正杰饮下午茶,关正杰整个下午茶时间也就二十句话,让卢国沾直呼那是他有生以来最沉闷的一顿下午茶。
在笔者眼里,《天龙诀》黑胶唱片不但很有欣赏价值,还很有收藏价值。(一)笔者收藏的AB面圈心双平版,无论再细分何版本,圈心码均为1Y1、2Y1。(二)圈心双平有两面双内圈线版最为罕见,笔者遍历各大线上线下市场及发烧友收藏,均未见过此版本,后在毅德音响求得,即奉为至宝。该版本声音饱满,有弹性,模拟味浓郁,非常厚润、宽松、稳重,丝毫没有冷薄、尖刺感,有上世纪70、80年代声音的特点,是一种温暖的声音,一种有素质的声音,一种有感染力的声音。久听不会令耳朵疲劳,正如刘汉盛在《音响二十要》所称一样,所有的乐器与人声都有较大的重量感,因而比较耐听。(三)圈心双平有单面双内圈线版,该版本市场也不是很常见,但细心寻找还能偶遇。该版本无双内圈线的一面,声音略微薄一点,乐器的轻重略微小一点,声音的质感也略微淡一点,而有双内圈线一面,声音基本上跟“双平有两面双内圈线版”相同。(四)双平两面无内圈线版,声音轻薄一点的情况相对较为明显,且声音也明显不及有双内圈线版厚重。心理上,感觉人声的感情也欠缺一点。按推理,同一个母盘压制出来的黑胶唱片,歌手歌唱的感情投入应该一样,但听的人却分出了感情的浓淡。(五)圈心凸边版基本与香港宝丽金其他圈心凸边版黑胶一样,声音大多有略为发散、密度稍为不足的特点。
《天龙诀》跟《天蚕变》一样,目前仍同属质优价廉的黑胶唱片。时代不同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可能也会不同。那个时代,人们出于情感的满足喜欢的是有故事的声音。时至今日,这仍是笔者追求的声音之一。然则,当下的你又喜欢怎样的声音呢?
浏览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