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2)叶振棠《大侠霍元甲(万里长城永不倒)》
原作者: 马凤钖
简介:《大侠霍元甲》是香港丽的电视1981年播出的古装武打剧集,徐小明监制、执导,黄元申、米雪、梁小龙主演,讲述霍元甲以民族大义为重,创建“精武体育会”,致力于中华武术界团结,抗击外辱、为民争气、为国雪耻的故事 ...
《大侠霍元甲》是香港丽的电视1981年播出的古装武打剧集,徐小明监制、执导,黄元申、米雪、梁小龙主演,讲述霍元甲以民族大义为重,创建“精武体育会”,致力于中华武术界团结,抗击外辱、为民争气、为国雪耻的故事。同年,EMI唱片公司推出了这张唱片,人们习惯称为《大侠霍元甲》。1983年率先被广东电视台引进,1984年中央电视台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成为国内引进的香港第一部电视剧集,一时盛况空前,迅速在全国各地掀起武侠文化热潮和学习粤语的热潮。
《大侠霍元甲》热播至今已42年,而同名主题曲《大侠霍元甲》(剧集1983年引进内地播放时主题曲由同名《大侠霍元甲》改为《万里长城永不倒》,因原版大碟歌名为《大侠霍元甲》,本文统一称其主题曲为《大侠霍元甲》)早已深入民心,成为黎小田的标志性歌曲,也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救国图强精神的生动写照,其铿锵有力的曲调,使人热血沸腾、奋发向上,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甚至成为了小学生的“口水歌”。有人认为,《大侠霍元甲》和《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歌曲奠定了粤语歌在大陆流行的基础,也为人们后来迷上谭咏麟、张国荣等港星做了最早的启蒙。《大侠霍元甲》自1985年由吕念祖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唱响,其后在国内又衍生出小说、评书、连环画不计其数,更于2019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推荐入选“100首爱国歌曲”,被新时代国际电视节推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视金曲”。一首时代曲、一张大碟能有如此成就,绝非易事。
一、歌曲刚柔并济犹如春风般沁人心弦
《大侠霍元甲》歌曲刚性十足、气势磅礴又充满浩然正气,叶振棠以独有的腔调引吭高歌,不仅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叶振棠,记住了霍元甲,记住了徐小明,还记住了一代武侠宗师为国争光,洗刷“东亚病夫”耻辱的故事。
《大侠霍元甲》急速的排比式节奏,强烈的紧迫感,排山倒海般的曲调让人自然而然感受到“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江山秀丽叠彩峰岭”的祖国大好河山正受“强盗侵入”,又自然而然激发人们“要致力国家中兴”的豪情壮志。如果说《大侠霍元甲》是“刚”,笔者也尤其喜欢这张大碟的“柔”。都说“音响佬”更偏好慢歌,这张专辑有意无意间给足了“音响佬”面子,《大侠霍元甲》插曲《谁知我心》与《无知的她》《全因她相信》《寒夜》《笛子姑娘》,以及与邬马利合唱的《永远爱你》《相爱复何求》旋律悠扬至极,甚至柔情似水,叶振棠的演绎更是刚中带柔,以男儿气概唱出那动人的深情故事,柔情蜜意又带点侠骨心肠,过犹而不及也。
我们不得不说,那时的香港电视连续剧,不仅仅体现了编导为争收视率苦苦追索满足大众娱乐和审美需要的问题,还深刻洞悉了社会的趋势及人们的精神心理,编导的能力与水平、心境与情怀可以引领社会正能量潮流。而从这些歌曲的旋律及词意来看,至少可以看出词曲作者的心境大义凛然及宁静舒泰,更能折射当时香港社会人心纯净、一尘不染和纯朴的爱国情操。
这样春风般的歌曲,怎能不沁人心弦,怎能不让人心动?
二、大师级人马操刀的词曲是信心的保证
我们不妨考察一下,同名主题曲《大侠霍元甲》和插曲《谁知我心》均由黎小田作曲、卢国沾填词;《全因她相信》《永远爱你》均由黄霑填词,《无知的她》《笛子姑娘》均由林振强填词,《爱》《这时,这里……》与《祝福你》均由郑国江填词,《寒夜》潘伟源填词,这些广为流传的名曲名词无不出自第二代和第三代词曲大师之手。笔者常说,流行自有偶然因素,但亦有必然因素,不是任何歌曲都会白白的、无缘无故的流行起来的。上述这些歌曲的词曲创作阵容,自然就是这张专辑被传为经典背后的强大必然因素,香港流行歌曲何止千千万,不然凭什么能流行起来?
虽然说,这张大碟的歌曲刚柔并济、各有千秋,但影响力至为巨大的,无疑是同名主题曲《大侠霍元甲》,其流行名为争收视而创作,实则体现对社会深刻的洞悉能力与高超的词曲创作水平相结合的空前成功。黎小田在丽的电视做音乐总监,一干就是8年,其近水楼台先得月承揽主题曲及插曲的创作也属自然。2005年他接受《南方都市报》访问时说,“我们写了一首歌之后,才选择由谁去唱,不是为某位歌手随意写首作品。不同的歌手有不同的特色,我们写给他们的歌也经过精细的琢磨和研究,要配合他们的形象和特点”;2007年他在接受南方传媒访问时又说:“那时候特别难忘,做了很多电视剧的主题曲,当时就有一种那样的感觉,一定要拼过无线台,那时候麦当雄不让我们回家睡觉的,一班人都不让回家睡,在办公室坐着谈,开会啊,拍什么剧,谁演,谁唱,整天都是这样干!做好一首主题曲,监制要看,我要看,导演要看,推敲很长的时间。”因此,香港流行曲能影响几代人,实在不是随随便便就行的。
笔者在拙作《香港流行曲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初探》说,如果说曲是歌的躯体,那么词就是歌的灵魂。词作者卢国沾在《歌词的背后》(增订版)说:“一九八0年,丽的电视台开拍武侠剧《大侠霍元甲》,找我写主题曲的词。该剧由徐小明监制,他把剧情略告我知,当时的中国政府腐败,国势衰弱,列强纷纷侵入,中国人民经常被外国人欺辱,霍元甲就以霍家拳打倒那些侵略者,为国人争一口气,所以被视为民族英雄。真有此人?我怀疑地问,徐小明表示不清楚。写词时,我都不知从何角度下笔,硬桥硬马的剧情,要有唤醒中国人爱国、抵拒外侮的感情,歌词难免口号式,于是引用了‘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作为歌词的开头。”
而黄志华在《香港词人系列-卢国沾》评论《大侠霍元甲》这首主题曲,“不太像一般武侠剧的歌曲,它根本就是一首抒发家国情怀的词作!”。并透露当年卢国沾为《好时代杂志》执笔,那个谈其自己词作的专栏后来更名为“词中有誓”,文章谈的仍是他词中寓寄的心声!因此黄志华以“词中有誓、少年傲气(心声)”来形容卢国沾,称其歌词创作中有甚多自我心声,这是他词作的一大特色。与其同期的著名填词人如黄霑、郑国江、黎彼得,都较少写这种“少年傲气”。很自然地,卢国沾写起这一类歌词,亦多带自己的少年心声。黄志华遗憾自卢国沾之后,填词人的“明星”味日减,常常只能安于“代言”的本分。事实上,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心声的作品,又怎会教人感动、教人共鸣?
三、EMI录音犹如歌词般正气、圆润、干净利落
笔者历来热衷正气的唱片声音。凡声音正气者,一言蔽之无非厚润、通透、饱满,说时容易实则困难之极,无数音响和音乐发烧友无不为之苦苦追求而未得,当中既有观点与角度问题,也有实操物理局限问题。EMI是世界著名的唱片公司,其在香港的发展可追溯至1962年。在笔者的认知里,香港EMI流行唱片音乐元素的分离度或层次感或通透度一直是最好的,甚至一度怀疑其录音是否是各种乐器与人声均是分别录音后再度合成的?其中最为难忘的录音莫过于《审死官》了,其录音就是在EMI录音室完成的,这当然有涉及录音技术水平经验以及后期压碟的因素,但如果源头录音不好,后期制作再优良相信也是无济于事。可能EMI公司的录音器材出众,也可能得益于公司的录音传统或曰商业录音秘密,《大侠霍元甲》无论是黑胶还是CD唱片均继承了公司的声音特点,乐器线条清晰明了圆润干净利落。从版本的角度分析,这张专辑目前最常见无疑是“暗红版”, “红金版”已是不多见,而“蓝心版”无疑是最难得的。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蓝心版”的清晰度、乐器声音线条感、整体声音层次感与通透度均占优,犹如北风横扫满天雾霾,突然碧空万里无云,纯净以至纯粹,终达到凛然正气的程度。笔者虽有“红金版”的电台版,即使电台版的“红金版”圈心与普通的“红金版”已是不同(读者可否分辨得出?),但声音依然未及“蓝心版”。笔者还是担心,于是让几位资深音响和音乐发烧友“盲听”,他们最终还是一致听出了上述区别。但笔者总结发现,不是所有EMI黑胶唱片的蓝心版均如此,还要区分不同唱片。果然还是版本数量越少,声音往往越靓,价值也往往越高。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如此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词曲;“寻觅一片残梦,恨爱交织往事在脑中,无言独对沉沉夜空,长夜冷风送”,如此深沉冷静、意境深邃、字句唯美的佳作。扪心自问,这样的歌曲,这样的唱片,这样的精神,我们怎能忘却呢?
浏览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