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2024年 | 西东合集管弦乐团的和平呼唤

原作者: 晓风

简介: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在这位当代以色列大师的率领下,把人生的悲欢离合通过乐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乐曲具有了鲜活的生命。
在古典音乐界,音乐家不满足于在单一领域耕耘的例子屡见不鲜,其中以“唱(奏)而优则指”的最为常见。当代以色列音乐大师丹尼尔·巴伦波伊姆就是这样一位在钢琴演奏和指挥方面都取得优异成就,而且长期坚持双向并举的范例。如今,已经临届七十岁的巴伦波伊姆依然以旺盛的精力活跃在古典乐坛,他在钢琴演奏和指挥方面依然同步留下点点墨彩,让乐迷对此由衷钦佩。
献给2024年 | 西东合集管弦乐团的和平呼唤_视听前线■ 当代以色列音乐大师丹尼尔·巴伦波伊姆
巴伦波伊姆指挥西东合集管弦乐团(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演出灌录的《柴科夫斯基和勋伯格的交响乐》(编号:DG 478 2719)。西东合集管弦乐团是一个总部设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交响乐团。指挥家巴伦波伊姆和巴勒斯坦裔美国文化批评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萨义德(Edward Said)于1999年组织成立该乐团,并以“西东合集”命名。乐团的成员由中东的多个国家的音乐家组成,如埃及、伊朗、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国家,众所周知这些国家之间的民族仇恨由来已久,在音乐与和平的感召下,管弦乐团里的成员们将自身的国仇家恨暂且搁置,全心合作演出伟大的交响乐,这是音乐力量的最佳体现。
献给2024年 | 西东合集管弦乐团的和平呼唤_视听前线■ 《柴科夫斯基和勋伯格的交响乐》(编号:DG 478 2719)
这个于2007年8月13日录制的录音也是现场LIVE版,它是奥地利萨尔兹堡音乐节的实况。音乐会的曲目安排是:二十世纪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作品31号《管弦乐团变奏曲》和柴科夫斯基著名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勋伯格是“新维也纳乐派”的主要成员,早期身为无调性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在二十年代步入十二音序列的创作道路。作品31号《管弦乐团变奏曲》在1928年得以在柏林首演,由伟大的指挥家福特万格勒与城市爱乐乐团演出。福特万格勒一贯对勋伯格激进的先锋派作风特别赞赏,他的不吝推广,让这部作品成为上世纪音乐创作中的代表性曲目。而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自不待言,是历届指挥大家必定要涉及的重要曲目,对作品情绪基调的把握和整体结构的大局观,充分考验指挥者的综合艺术修为。在巴以冲突正硝烟弥漫的当下,加沙地带一片残垣断壁,人民血泪横流,我们再来听这支特殊的管弦乐团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可谓百感交集,真希望音乐能弥合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仇恨隔阂,令战争早日结束,人民得以重建家园。
献给2024年 | 西东合集管弦乐团的和平呼唤_视听前线
作为当代顶尖的钢琴家,巴伦波伊姆的演奏长于乐句的表情处理,对旋律线的表现能力很强,而进入艺术成熟期的他在钢琴技巧运用方面更加精益求精,成为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师。他的很多录音,都被乐评界视为最佳示范版本。而与此同时,巴伦波伊姆的指挥则善于抓住作品全局结构的特长,对乐队音色、声部平衡的敏锐感,对乐队的和声色彩与内声部音型的流动,也能细致精确地表现出来。巴伦波伊姆在此碟的两部乐曲内涵的把握上完全贯彻了自身的理念,迈入艺术生涯成熟期的他,精神力和思维模式已经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音乐在他的棒下流泻出来,是那么地自然、生动又有适度的情绪自控。特别是他准确地表现出柴科夫斯基管弦音乐深邃的意境、内在的力量和严谨的构思,显示出自身深刻的洞察力和鲜明的个性,并赋予第六交响曲《悲怆》以浓重却不凌乱的色彩感,在众多的演绎中独树一帜。虽然管弦乐团并不刻意强调情绪对比,但是层次厚实的合奏音色,依然营造出绵密而清澄的音响画面。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在这位当代以色列大师的率领下,把人生的悲欢离合通过乐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乐曲具有了鲜活的生命。DG公司的录音也十分了得,LIVE演出的现场气氛尽收眼底,大动态的场面显得结实有力,准确地传达出演绎者以及作曲家的意图。
Series Navigation<< 献给2024年 | 献给战争中的儿童
浏览 433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