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人乐事 | 风林、格格双廿访谈录(下)“格格现象” 姚璎格二十张专辑

原作者: 视听前线

简介:在聊完风林唱片之后,我们来到了另一个重要内容——“格格现象”姚璎格二十张专辑。一位歌手,8年时间出了20张专辑,算不上最多。然而,一位歌手在一家唱片公司,8年出20张专辑,而且张张都有足够的销量,这可就非常的不容易了。有人说制造了“格格现象”,有人说风林唱片成了一个歌手的唱片公司,真的是这样吗?
姚璎格

聊完风林唱片之后,我们来到了另一个重要内容——“格格现象”姚璎格二十张专辑。一位歌手,8年时间出了20张专辑,算不上最多。然而,一位歌手在一家唱片公司,8年出20张专辑,而且张张都有足够的销量,这可就非常的不容易了。有人说制造了“格格现象”,有人说风林唱片成了一个歌手的唱片公司,真的是这样吗?


唱片公司与歌手

毛总:唱片行业一直是公司与歌手相互成就双向选择的结果,“签约歌手”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我们目前这个行业的唱片公司来说,都是“松散式的合作”关系。作为一名歌手,多数都希望能在一家公司制作发行唱片,唱片公司更是这样。然而现实是,签约唱片公司很难保证歌手长期维持正常的收入,就出现了今天在这家唱片公司出、过段时间又跟另一家合作的局面。于是,进入了一个歌手由不同唱片公司分别制作的模式,欠缺系统性的营销策划,更没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如此循环很难出现有销量的唱片。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个局面,姚璎格的出现给了我们尝试的机会。我们经过多年“玩耍”下来的了解,建立了足够的信任,达成了共识——歌手与公司深度合作。这就是您最早看出来的“风林模式”。

“歌手与公司深度合作”,很多人看成了是一个公司一个歌手。什么是深度合作?它必须是,公司是像样的公司,歌手也必须是有足够实力的歌手。就像韩总所说:这是能够相互成就、双方都满意的合作。8年20张,且张张都畅销的唱片,如果没有系统的策划和长远的规划,以及姚璎格贯穿始终用心地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

真正要服务好一个歌手很不容易,因为整个团队形成一个闭环,周而复始的围着格格转动。而这8年时间里,我们也做了一些其他唱片,但是由于精力有限都不是特别成功。特别是我们之间早早建立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扎实基础,很自然的形成了非常严谨细致的程序,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来完成每一个项目。其实我们在2017-2019年连续发行了几张畅销专辑之后,就进入了提前规划、慢工出细活的状态,今年干着明年的活,每张唱片都是跨年上市,这就是对自己和喜欢我们的格粉们的责任和态度。

姚璎格多次获得《华语金曲奖》的年度最佳HiFi人声奖

玩着,玩到了风林唱片

格格:我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曾获“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但一直喜欢唱歌。2005年带着玩票的心态涉足唱片业,前后在不同的唱片公司发行了3张专辑,市场反映都还不错。后被当时的录音师介绍,在风林录制了一张《女儿红》,然后继续做我的设计工作。但是,我跟毛、韩两位老板就处成了朋友,经常一起吃饭喝茶、喝酒聊天,彼此就这样互相了解,达至相互信任。在2013年,我们聊到录制人声唱片的话题,但好像那时歌曲类唱片的市场比较低迷,风林也主打纯音乐唱片,这个话题就一直聊到了2017年……理清思路后就决定重出江湖、再录专辑,目标是不能做成“填海工程”的产品。于是,我们以保守的态度策划主题、找市场定位,包括选曲、什么唱法、歌要怎么唱等等,都有细致地推敲琢磨,将近5年时间把这张《听》憋了出来。

姚璎格专辑《听》

《听》这张专辑从封面就让人眼前一亮,服装造型与设计风格都与当时的唱片截然不同,封面是一个T恤衫牛仔裤的我,主打一个清新脱俗。《听》这样一个字命名的专辑之前也很少见,通常都是选一首主打歌名,以一个字做专辑名,除了别出心裁之外,还有一层深意,就是希望听者能够用心聆听我的演唱。我一直比较抗拒所谓发烧唱片的说法,而歌手更不存在发不发烧,任何音乐作品的美好都在于它的本身。所以,从《听》开始,我们每一张唱片的制作关键就是 —— 用心。

结果是,《听》一经推出,便开启了一个唱片的新时代。


用心演绎,用心制作

格格:《听》这张专辑的第一首《八月照相馆》,很少人知道是李健的歌。我用自己的唱法演绎,得到很多歌迷的喜欢,让许多人知道了这首歌。现在这首歌成了我的代表作之一,格粉们几乎没人不知道《八月照相馆》。在很多音乐分享现场和歌迷聚会时,常会有人喊出《八月照相馆》。

姚璎格的父亲在很多年前就给她姐妹俩一人买了一本《上海老歌集》

除了用心演唱,与风林达成共识的制作方向也很重要,不随大流、追求音乐性、没有那些“高电频”、“大压缩”等等添加剂,让许多乐迷觉得刮来了一股清新、真实自然的风。这一股清流真的很厉害!《听》一上市就火了,跟着在2018年1月发行《读》,同年4月的上海展上推出了《恋》,接着的8月香港展带去了《粤》,张张都是长销畅销品。《听》《读》《恋》《粤》是我们非常严谨的一个策划,其中第3张《恋》是我在2017年就想做的主题,一是因为老家是上海;二是想满足父亲的心愿。父亲在很多年前就给我姐妹俩一人买了一本《上海老歌集》,几乎所有上海老歌都在里面,歌曲故事,歌星故事,词曲作者介绍等,还附有两张CD,弥足珍贵。而这张专辑没有排在《听》前面,是因为它有地域局限性,而放在了适听面更宽的《听》《读》之后。结果证明,这个策划是成功的。

姚璎格于香港高级音响展演唱

2018年12月18日,我在星海音乐厅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很多人会象你这样问我:胆子怎么这么大?

是这4张专辑的畅销、受欢迎给了我底气;是风林团队专业企划和我用心演绎的歌曲作品能够赢得歌迷的喜爱给了我信心。既然选择了唱歌,当然就想做演唱会。于是,2018年的下半年开始了筹划,等拿到了星海音乐厅的档期,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了。非常幸运,歌迷的热情给出了强力的肯定,演唱会顺利圆满,很好地展示出“风林模式”和“格格现象”的魅力。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南国中音女歌手姚樱格致敬经典个人演唱会》

这些年,我们的产品也逐渐成为行业风向标,表面看好像被各种跟风抄作业,其实是好事,整个唱片行业似乎也随之重新焕发生机、欣欣向荣,“夕阳行业”逐步升温,让人觉得怎么变成了像是“朝阳行业”。


姚式风格

格格:一个歌手,8年出20张专辑,还能够保持这样的销售势头,不可能随意做到。2017、18年一口气推出了《听》《读》《恋》《粤》4张唱片,近乎一个季度一张。首先是因为市场反馈太好,再就是自己有足够的曲目储备、状态也特别好,加上团队企划协作到位的强力支撑,《听》《读》之后我们做出新的尝试,推出方向和风格不一样的作品,赢得了很好的市场回馈。

想要每一张都受欢迎,压力非常大。我总会担心下一张不好,怎么办?这压力也成了我们的动力,让我们仔细研究每一个选题和编配方向。我更要加倍用心去感悟每一首歌,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唱出歌曲的内涵。有歌迷称之为“姚氏唱法”,现在叫“姚式多种风格”。
你听我的上海老歌、港台流行歌、草原专辑、校园歌曲、红色系列是几种唱法?粤语歌又会是另一种唱法。单就红歌系列,我都不会只用一种唱法。像最受欢迎的《红》都是些经典电影歌曲,大歌不多都很抒情;《军港之夜》《鼓浪屿之波》就偏流行。而我的《红歌》专辑,选了几首《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之类的主旋律大歌,唱法就又不一样了。

姚璎格专辑《红歌》

我从来不会把自己定位为所谓的发烧歌手,找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唱一遍那么简单,像我刚才所讲:我是以传承经典为使命来重新演绎这些经典歌曲的。都说古典音乐高大上,那么多的经典乐章被全世界的乐团演奏,为什么没人说是“翻奏”?“天鹅湖”那样的经典剧目被全世界芭蕾舞团不断重演,为什么不说是“翻跳”?像《何日君再来》这类歌,如果没有邓丽君、蔡琴她们的重新演绎,会有几个人知道?大家都认为《何日君再来》是邓丽君的歌,有几个人知道其实原唱是周璇。但是歌手不应该只是模仿,或刻意迎合市场需求、设备需求去唱,派生出口水歌一派。我做的是努力给老歌赋予新的灵魂,唱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来。


毛总:《红歌》里有好些歌要飙高音,是女中音不敢碰的曲目。而姚璎格的中音很有张力,音域也比较宽,而且我们也有新的解读。生活在当代,如何理解当年保家卫国的艰苦岁月?像《我的祖国》这首歌,我们在一开始用了童声《歌唱祖国》做引子,引出《我的祖国》正歌。童声与女中音的对话,营造出一种画面感,带出新的感觉。我觉得姚璎格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她真的是非常乐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像唱俄语、唱日语、蒙古语这些作品,都在跟自己较劲,在用心对待每一个作品。


格格:我觉得这是必须的。每拿到一首歌,都要认真的把歌词读明白、把创作背景研究明白。例如《亲爱的小孩》,我们听到的版本大都是撕心裂肺的、孩子丢了找不着的感觉。其实它是台湾著名音乐人杨立德的经典作品,是写给成年人的歌。作者讲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个小孩,我们在回望自己人生走过的路,我们能不能找着自己归家的路。

真要讲姚氏唱法,我觉得除了音色之外,知识内涵、艺术底蕴和认真执着,才是真正的本质。

只要用真心真情去演绎作品,就能够感动歌迷、拥有市场、还带来新的机会,还会从录音棚唱到舞台、电视台,以及获得众多的邀约、合作。像参演2019央视·深圳春节联欢晚会;做客2023年11月的央视3套《回声嘹亮》节目;参演2025年安徽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和2025年安徽卫视元宵晚会等等,唱出了歌手应有的风采。

姚璎格参演2025年安徽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几个小时,转眼就聊过了时间。要聊清楚风林唱片和“格格现象”,这时间远远不够。像原创作品这样的内容,格格已经有近50首原创歌曲上线,并出版了两张原创专辑;我们还得知,格格今年至少有两个演唱会,4月份的香港,然后是广州。更让我惊奇的是,2018年星海音乐厅演唱会,两个半小时演唱居然没用提词器,并且一句没唱错等等;还有许多值得分享的故事。但是,几个小时聊到的这一个个的话题,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何为“风林模式”,何以会有“格格现象”。

姚璎格最新专辑《浓情》

就在本文完稿时,姚璎格的香港演唱会已经开票,她的第21张专辑《浓情》也已经上市发行。“风林模式”还在继续发扬光大,“格格现象”已早就不只是现象那么简单了。

浏览 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