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高端音响新星的力作:Cosvox audio Line+SUB212 有源音箱系统聆听体验
原作者: 小路
摄影: 小路

产品代理:上海艾音仕
无法相信,眼前这款重量级音箱,竟然出自Cosvox audio这个年轻国产品牌!当笔者知道这款音箱的来历时,内心是兴奋的,就像当初在影院观看《流浪地球》的感觉一样!近十年来,国产音响的进步是可圈可点的,并且已经逐渐打破人们心中的成见,尤其是国产新兴品牌的崛起,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态势。
Cosvox audio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品牌?其网站的自我介绍中写道:“Cosvox audio‘㿟’,一家年轻又富有音乐审美沉淀的Hi-End音频制造商。致力于通过尖端声学材料、技术、工艺和听音观念创造‘可视化’的音乐聆听体验。”为此,Cosvox audio同来自全球的技术专家共同讨论研发,寻找更科学的音频解决方案,来制造心目中理想的音箱系统。
到底是何人创立一个如此具有品味的品牌?其背后有一个怎样的团队?就在我急切需要知道答案的时候,居然与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徐先生在微信上不期而遇,于是有了一波交流,短短的二十几分钟,Cosvox audio的品牌轮廓已经在我的脑海中描绘出来。
Cosvox audio 是因何创立的?
徐先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也是国内某著名教育品牌的创始人,他于2019年开始接触音响,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投入了不少金钱在音响器材上,短期内成为超级发烧友、古典音乐深度爱好者,在一方发烧圈内颇有名气。按徐先生的话来说,在这个时期,应该品尝的好东西他都品尝了。其实徐先生还是一位理工男,熟悉音响的工作原理,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在尝遍各种音响之后,萌生了自己设计制作音响的想法,以满足自己的高要求。

徐先生的初衷是创造一套能媲美Hi-End音响的影院音箱系统,并且付诸行动。因为起点很高,徐先生不以DIY为标准,而是按Hi-End产品的标准去设计与制作,就如完成一件完美的雕塑作品一般。而后在朋友的怂恿之下,徐先生自创品牌,于是就有了Cosvox audio。
Cosvox audio如何创造他们的音响产品?
考虑到产品要兼顾音乐重放和影院声音重放的用途,且要在大空间使用,需要足够大的声压。徐先生觉得只有号角音箱及线阵列音箱符合这种要求,在衡量之下,最终选择了线阵列的方式。徐先生觉得线阵列的声音更开放,更精准。
Cosvox audio 首先研制的是Line书架式音箱,后又补充了SUB212超低音模块,成为一个完整的主音箱。同时Cosvox audio也开发了LFE通道使用的超低音,包括18英寸和32英寸的产品。还有用于中置声道的Line Center。Cosvox audio 的音箱产品,全部内置功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源音箱。优势之一是可以减少外置功放对于聆听空间的占用,方便 Cosvox audio按自身需要的声音音色去设计,也可以为用家省去搭配功放的麻烦。当然,Cosvox audio也能提供无源版的音箱产品。

在Cosvox audio设计团队里,徐先生负责外观设计、技术及材料的选择及声音的把控。在最初的选料中,Cosvox audio采用的是现成的产品,包括喇叭单元、功放等等,但显然无法满足自身的高要求,于是决定自己开发这些部件。Cosvox audio选择与高水平的工厂合作,进行部件的定制,在低音和中低音单元的选择上,最终选择了碳纤维振膜的单元,而高音则选择气动单元。功放的选择上,徐先生则与擅长功放制作的朋友合作,按要求进行设计。而音箱的整体声学把控,以及分频器的设计,则交团队中经验丰富的外籍设计师去完成。除此之外,团队中还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们参与产品的声音调校。

采用ASP模拟分频是Cosvox audio有源音箱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他们的音箱系统中,Line模块负责中高音部分的重播,因为中高频声音的重播要求很高,如果采用DSP数码分频,是会带来一些失真和损失的,而模拟分频的音色会比较好听。其次Cosvox audio音箱的分频比较简单,其自主设计的喇叭单元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Line模块使用的是传统的二阶分频,并未使用电子分频,也是基于声音表现考虑。低音部分则使用主动式电子分频,同时使用DSP调音,用家可以根据实际环境对低频进行修正,而不是单纯依靠摆位来解决低频的问题,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徐先生也表示,Cosvox audio的音箱也可以在专业领域使用,比如录音室,因此Cosvox audio音箱也有DSP分频功能,使用专门的电脑软件可以进行设置和调节,得到平直的频响曲线。而Cosvox audio音箱的模拟分频,在平直的频响曲线上,基于人耳的听感进行了微调,使声音听上去更好听,徐先生也强烈建议采用模拟分频的方式来聆听音乐。
在音箱内部,Cosvox audio采用的是D类放大器,而并非Hi-End产品常见的AB类放大器。为此徐先生表示,D类放大器具有体积小,功率大的特点,Line模块的功放为500W,如果使用AB类放大器体积将会变得很大,同时要配备较大的散热器,会占用箱体空间。针对人们对于D类放大器的偏见,徐先生告诉我们,以前的D类放大器在声音表现上的确欠佳,尤其高音部分显得刺耳,而现在的D类放大器,高音可以做到比较透明,细节也很丰富。目前Cosvox audio 采用的是Purifi Audio的D类模块,但并非公板方案,而是定制版,并且使用更高级的元件。输入部分则是Cosvox audio自己设计的A类放大电路,采用顶级的运放Weiss OP2-BP来制作,每片运放的成本高达两千元左右!徐先生对于自主制作放大部分的实力深信不疑,这种信心来自于大量与Hi-End铭器对比试听,甚至认为Cosvox audio的放大器在解析力、分离度与清晰度上更优秀。


针对一些朋友对于D类放大器的固有认识,徐先生如是说:“以前的D类容易刺耳或者直接刮耳朵,我们通过信噪比的提升,元器件的改善,并非把它变得柔和,而是把它的颗粒做细了,反倒听到更多的细节,自带高清的感觉。”同时他也提到同样受到质疑的开关电源,表示在大功率的情况下,开关电源有更低的内阻,瞬态更好,如果是传统变压器的话,则会显得柔和慢,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开关电源也好,D类也好,只要把它们的劣势处理好了,就不会比AB类差,甚至有些方面比AB类更强” 徐先生补充说。


最后,徐先生表示其收入来自于其它产业,创立Cosvox audio这个品牌并非为了赚钱,而是当成完成一件艺术品。从商业角度来看,徐先生希望用十年的时间让Cosvox audio在高端领域站稳脚跟,之后再考虑更多的商业化运作。



Cosvox audio的音箱系统有什么显著特点?
从徐先生的话语及官方提供的资料来看,Cosvox audio的音箱系统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全铝合金打造的箱体:Cosvox audio 的音箱,给人最深刻的第一印象是铝合金打造的箱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我们都知道箱体的重要性,它起到扩大声音的作用,同时必须提供低的振动和减少声音反射。为此Cosvox audio采用严选的6061航空铝材经过CNC工艺来打造坚不可摧的箱体,给喇叭单元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采用模块化设计:目前Cosvox audio 的Eclipse日蚀系列音箱系统包括点声源模块“point”,线声源模块“Line”、“Line Center”和推挽结构的双12寸超低音模块“SUB212”4款产品。point、Line和Line Center是可以作为书架式音箱单独使用,其中Line和Line Center可以与双12寸超低音模块SUB212组成宽频的音箱系统,也可以多个Line组成列阵,也可以一两个Line与一两个SUB212来组成超级音箱系统。
ASP(模拟)/DSP(数码)分频+DSP调音:在point、Line和Line Center模块上,Cosvox audio给它们配置的是传统的电容加电感形式的被动分频,当Line和Line Center与SUB212结合在一起时,厂方提供两种分频形式,分别是ASP模拟分频与DSP数码分频。ASP模拟分频采用了有源Linkwitz-Riley分频滤波器,提供65Hz和150Hz两个分频点供用家选择,DSP数码分频则通过软件设置分频点,然后将信号送到各通道,但无论何种形式,低音通道的信号都必须经过DSP处理,品牌方认为DSP在低频处理上会更优秀。那么两种形式如何选择?品牌方也给出了建议,ASP模拟分频适合普通用户,而DSP数码分频则适合录音室等专业用户。此外,无论是Line还是SUB212模块,都可以进行增益调整,Line还可以进行高音调整,用家可以根据聆听环境及自身的喜好,对高音、中高音及低音进行调整。
聆听Line+SUB212 有源音箱系统
这次笔者聆听的是由Line模块加上SUB212低音模块组成的有源音箱系统,且两者都采用密闭式设计。每个Line模块都使用了多达6只AMT气动单元组成小型高音线阵列,2只CarbonEcho X6.5英寸中低音单元和1组500W功率的超低失真功放组成,这个模块的频响为40Hz-25kHz,完全能胜任音乐的重播。而低频模块的SUB212,则由2只12英寸的CarbonEcho X12喇叭(一只安装在底部)和一组1000W功率的超低失真功放组成。SUB212的频响能低至20Hz,与Line搭配可以组成超级的宽频音箱系统,而且它还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所有的原始信号都会通过它进行分频,然后输送到对应的模块。Line加上SUB212的重量非常可观,总重量达到155公斤之巨!好在品牌方在SUB212下方安装了可移动的滑轮,方便移动和摆位。

Line+SUB212 是有源音箱,省去了搭配功放的烦恼,而这种形式的有源音箱,需要有前级放大器或者具备前级放大器功能的音源来搭配。我们在聆听时,搭配的前端包括CD机、晶体管前级、电子管前级,还有一台带前级功能的数字播放器。在正式聆听之前,我们对音箱的摆位进行了调整,起初两只箱的摆位角度稍微向内,因为《视听前线》的视听室只有15平方左右,声音显得稍微压迫,因此改为平行摆位。除此之外,我们对各模块的增益进行调节,以平衡低音和中高音的分量,并且选择65Hz这个分频点。

笔者聆听的高端音响,其声音表现基本是两种倾向,第一种是极致的音响性,第二种则是注重音乐性,第三种是两者兼备。我认为Line+SUB212听起来更像是第三种,但也不全是,它有极致的音响性,又有适当的音乐味。聆听舒曼《Sechs Stücke in kanonischer Form, Op.56: I. Nicht zu schnell》钢琴和小提琴小品就是这种感觉。这首曲比较平和,多数系统上聆听显得饱满,暗哑,缺乏细节和亮度,而Line+SUB212则不会,温和又不乏清晰度,声音线条明亮,细节丰富,低频宽松中带点稳重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Line+SUB212的分析力和清晰度非常高,且层次丰富,犹如一张由高端全幅单反拍摄出来的高清照片。虽然有着很高的分析力,但Line+SUB212不会显得直白或者过于中性,其声音色彩是明媚且带点甜美的,旋律优美的弦乐可以香气四溢,柔和流畅,激发音乐的多巴胺。
配备多个气动高音与两个中低音的Line模块,确实可以呈现不小的音压,中高频穿透力确实不一般,声音的指向性很强,对于面积只有15平方左右的视听室来说,犹如近声场聆听系统,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细节。但其呈现的声音又不会像多数号角音箱那般嘹亮,也没有肉眼可见的颗粒感,这应该是徐先生选择阵列式的原因。

用这样的系统来聆听人声,又是一种“高清”体验。听《风行华丽》专辑中Skye翻唱的《囚鸟》,女声柔美且轻盈,细节丰富,还有一种一尘不染的感觉,如精美雕琢的艺术品表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分量恰到好处、柔和宽松的低频。与一些系统不同,Line+SUB212没有对中高频进行过度的渲染,其呈现的是“天然”的声音,但一点也不乏感染力。

用Line+SUB212这样的音箱系统来聆听大动态的音乐,绝对是一种享受。例如聆听熟悉的“万宝路”,《Round-up》专辑中的第三首曲子,呈现出宽阔的声音画面,大音量下声音细节如潮水般涌现。在动感十足的乐段,声音明亮清晰且具有穿透力,高频就如水银泻地一般,既有密度又显得丝丝入扣。而低频表现就丰俭由人了,通过SUB212的增益调节,可以调节出快速且具有冲击力的低频,也可以调节出浑厚震撼的低频。但无论何种形式,都能呈现出大动态的声音,让人感到极大满足,如高端影院般的感受,但声音素质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低频是音乐中重要的部分,它能增加音乐的厚重感和氛围,这是大音箱的优势。Line+SUB212的另一优势是它能重现低至20Hz的低频,实际试听中,如跨界版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极低频,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呈现。然而我们不应该只是关注这首乐曲的低频,Line+SUB212呈现乐曲中的琵琶弹奏声是愈加晶莹剔透,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大概就是这样。而二胡齐奏的密度感与线条感,呈现出水帘一般的声音,给予耳朵极大的愉悦感与满足感。
可玩性很高的音箱系统
在聆听的过程中,笔者感到Line+SUB212 的有源音箱系统,对于线材及搭配的前端器材是很敏感的,换句话来说,它就像是其它器材或附件的照妖镜,声音的优劣及倾向很容易就分辨出来,这应该得益于Line+SUB212的高分析力和高传真度吧。换句话说,Line+SUB212有很高的可玩性,加上各种调节功能,非常适合喜欢折腾的朋友。
在聆听过程中,笔者也尝试将低音和中高音的分频点设置在150Hz,让SUB212承担更多的低中频重播,得到相对饱满的声音。而将分频点设置在65Hz时,声音显得更干净更有穿透力。这两种分频点如何选择,就看自身喜好了。

总结
现代雕塑般的外观、模块化的设计、航空铝材打造的箱体、22Hz-30kHz的宽频响、上百公斤的超级重量,再加上那个国际化的LOGO设计,Cosvox audio就是国产高端音响又一耀眼新星!一般来说,高端音箱的组成是庞大的,而内部复杂的Line+SUB212在组成上又是极简的,没有外置的模块,最简的搭配方式只要一台具备音量控制的音源即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Line+SUB212的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全面且极致,其丰富的设置功能实用性极高,能够满足个性化音质调节需求,调出令人心仪的卓越音效。尽管它的售价高达数十万之巨,但凭借卓越的配置与声音表现,Cosvox audio已然成为高端音响领域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