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68)蔡国权《蔡国权精选》兼谈蔡国权与陈百强
原作者: 马凤钖

有些歌手,即使已经退隐乐坛多年,人们现在也甚少能在荧幕目睹其容颜,但他演绎的歌曲却活在人们心中,相信蔡国权就是这样的其中一位。
想来,笔者研究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版本问题,就是从《蔡国权精选》开始的。当年,笔者的“引路人”“顶班辉”经常邀请笔者到其专门的听音室听音乐兼谈天说地,他玩过过百万的音响器材,在当地是最早玩黑胶唱片的“大烧”,也是普遍公认玩得比较好的音响发烧友,如今返璞归真玩胆机,器材简单但声音并不简单,一晚播放《蔡国权精选》黑胶,声音甚合我耳,我很快便带着新买的《蔡国权精选》到其听音室播放,结果发现两张封套一模一样的黑胶唱片声音竟然不一样。几经摸索,于是便产生了可能“版本”不同的概念。其实,欧美古典黑胶唱片,早就对版本问题研究得很深入,市面上研究这方面的书籍也不少。但对于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版本的介绍或研究,互联网找不到,图书馆也找不到,更无奈的是研究黑胶版本的书籍,那怕是评论,唯独不涉及香港流行黑胶,请教黑胶经销商,大部分说不知道,个别说“行业秘密”,最终自己艰难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算算这段经历,到现在也差不多十年了。


其实,蔡国权的音乐才华在早期的香港流行乐坛便崭露头角。1982年演唱的《童年》风靡一时,1983年便与黎彼得合作为谭咏麟创作歌曲《风中劲草》,1985年为香港乐坛巨星徐小凤创作了经典名作《顺流逆流》,同年作曲并演唱了《不装饰你的梦》,成为其代表作之一。仅仅三年时间,宝丽金唱片公司(Philips)便于1985年为蔡国权出版发行了《蔡国权精选》唱片,这是蔡国权第一张精选唱片,收录歌曲包括《我的爱神》《无心快语》《追忆》《不应再犹豫》《长夜》《是谁在我耳边唱》《海底针》《爱情傀儡》《一生爱你一个》《寒傲似冰》《童年》《歌声背后》《再见也许不再会》13首歌曲。
从曲目来看,可谓张张王牌、首首经典、耳熟能详。其中,由蔡国权包办词曲创作的有《不应再犹豫》《爱情傀儡》《寒傲似冰》《再见也许不再会》4首,作曲的又有《我的爱神》《歌声背后》《是谁在我耳边唱》《海底针》4首,填词的又有《无心快语》1首,即13首歌曲中蔡国权独立创作或参与创作的歌曲就占9首,这显然证明了蔡国权特有的音乐天赋。在香港流行乐坛,集演唱、词曲创作才华于一身的,除此之外不外乎黄霑、许冠杰、林子祥、陈百强、黄家驹等几位。不要说是现代的港台歌手,就算当年香港流行乐坛人才辈出,也是人才难得、凤毛麟角。
蔡国权版《童年》翻唱自罗大佑的名作《童年》。国语版《童年》是原作,由罗大佑作词作曲、张艾嘉原唱,粤语版《童年》由宝丽金唱片公司引进,由黄霑重新填入粤语歌词。两首《童年》都是难得的佳作,已经成了70后、80后甚至90后、00后的成长记忆。我们今天不妨对比一下两个不同的版本。
(一)编曲不同。主旋律均出自罗大佑,大同小异,但编曲稍有不同。罗大佑版《童年》使用了较多的乐器,如吉他、贝斯、鼓等,更富节奏感,音乐层次更加丰富。歌曲的间奏部分,还有一段口哨,突出了童年自由宽松、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心境;蔡国权版《童年》编曲相对简洁,主要以吉他和一些简单的乐器伴奏为主,简单的编曲更侧重表达童年的纯朴。
(二)歌词描写的侧重点不同。罗大佑版《童年》“渴望”成长,“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侧重对童年生活场景接近“白描”的叙述,有池塘边的榕树、知了的叫声、操场边的秋千、停在秋千上的蝴蝶,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叽叽喳喳拼命写个不停,将童年的快乐懵懂、好奇与无忧无虑诠释得淋漓尽致,既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琐碎日常,又带着对成长的思索,可谓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活龙活现,俨如一幅平静而立体的校园画卷,不禁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黄霑所填《童年》,多是学业的压力和青涩的情感,流露出成长过程中对纯真逝去的淡淡惆怅,例如“千斤的书包载满了书籍,知不知之间,载满了心事”“心深中只想起那故旧,那稚气种种今天改变得多”,从更深层角度向人们发出学业易随时光荒废、奋发图强应趁年少的忠告。两首词均成于1982年左右,但词作者生活于不同地方,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背景不同直接造成了不同的侧重点。
(三)黄霑所填《童年》歌词基本对应了罗大佑的歌词:
- 罗大佑的《童年》说“夏天知了声声”“蝴蝶停在秋千上”,黄霑的《童年》则说“夏日炎午”“空秋千”“蜜蜂飞过”“蝶翩翩”;
- 罗大佑的《童年》说“老师写个不停”,黄霑的《童年》则说“先生不会懒惰”;
- 罗大佑的《童年》说“福利社什么都有”但“口袋里没有半毛钱”,黄霑的《童年》则说“合作社食品真多”“硬币财富却每日得一个”;
- 罗大佑的《童年》说“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黄霑的《童年》则说“真可惜初恋心里对象,每日见都不敢倾诉清楚”;
- 罗大佑的《童年》说“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黄霑的《童年》则说“夜已晚就赶紧功课,但为何每次到夜都抄错,就似我大考的一天,样样题永远发现做错咗”;
- 罗大佑的《童年》说“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黄霑的《童年》则说“惜光阴爸爸千遍教导,每日我听他心中只觉啰嗦”“想当初仿佛好似昨日,往事我一一心中都记清楚”等等。
虽然黄霑的《童年》对应着罗大佑《童年》的歌词来填,但罗大佑的《童年》珠玉在前,自由发挥空间大,黄霑的《童年》仿写在后,内容有所限制,加上罗大佑所作《童年》旋律,是以国语为基础的,而黄霑重新填入粤语,旋律对语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虽然黄霑曾公开评论自己写的《童年》歌词不及罗大佑的《童年》,但总体来看,虽有局限,仍不失为佳作。

从歌曲的特点来看,这张唱片的《不应再犹豫》《爱情傀儡》《寒傲似冰》《再见也许不再会》《我的爱神》《歌声背后》《是谁在我耳边唱》《海底针》8首歌的旋律均出自蔡国权之手,相信最起码能代表蔡国权早期的曲风特点:(一)有着较高的辨识度,旋律优美且富有层次感,歌词更是意境深远,常常能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二)旋律总体较为缓慢,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高低起伏,较多运用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现代流行音乐之中,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韵味,中国小调曲风浓郁,这在当时还倾向模仿欧美日韩流行风格的香港乐坛显得尤为可喜,所以有人认为蔡国权的作品既有时代感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为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了新的尝试,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三)旋律感染词意蕴含淡淡愁绪,容易使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产生心平气和的感觉,久听心境宁静。不过这是香港20世纪70、80年代流行曲的普遍特点,这种曲风与香港同时期的陈百强有几分相似,相信这与当时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歌手的成长经历及性格有着密切关系。这恰是如今粤语流行曲多重娱乐,未能吸引人们关注,引发人们更多思考所欠缺的。
蔡国权与陈百强,(一)同为香港20世纪80年代乐坛的重要人物,两人均是创作型歌手,是香港乐坛少有的“唱作人”代表,为香港的流行音乐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蔡国权包办了《顺流逆流》《不装饰你的梦》等经典作品的词曲创作,并为徐小凤、谭咏麟等巨星创作歌曲;陈百强则以《眼泪为你流》《涟漪》《偏偏喜欢你》等作曲闻名,数量较多且大多成为经典流行曲。(二)两人性格均较为内敛,往往以“斯文书生”形象示人。可惜两人所处乐坛环境竞争激烈,在所谓谭咏麟、张国荣“谭张争霸”白热化时期,两人的乐坛地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蔡国权不喜追名逐利,因而不利资本“赏识”,陈百强初期虽人气高涨,但后期因传媒环境不利引发情绪波动逐渐淡出主流。(三)两人的作品均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蔡国权的歌曲如《顺流逆流》以豁达哲思见长,常融入古典意象;陈百强的《涟漪》《偏偏喜欢你》则以曲风细腻且诗意盎然著称。(四)两人时代背景下命运多舛,身处香港乐坛黄金时代,蔡国权的低调与陈百强的偶像特质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发展路径。蔡国权以创作才华在逆境中坚守,却因意外跌落人生谷底;陈百强则在光环与压力交织中自我终结。




至于版本与声音,《蔡国权精选》黑胶主要有平圈心边版与凸圈心边版两个版本。(一)平圈心边版A面基本是无外双圈线而有双内圈线,圈心码基本是1Y1,B面基本是无内外双圈线,圈心码多数为2Y2,少数为2Y1,用书籍的版次来说,对应的应是第2面第1次、第2次压制。(二)理论上说,相同母盘第一次压制肯定要比第二次好,事实也是如此,细听全平圈心边版,声音均表现厚润,模拟味浓郁,但B面2Y1版要比2Y2版声音背景更为干净,而且稍为明显,理论上A面圈心码均为1Y1声音应相差无几,但实际听感,B面为2Y1的A面,声音比B面为2Y2的A面背景稍为干净,线条稍为清晰,弦乐的叮叮声更为清亮高远。(三)凸圈心边版相较平圈心边版,声音主要表现为背景稍噪,但并没有笔者第一次对比时相差那么大,可能因为音响器材不同的缘故。笔者开头提到的“顶班辉”,后来还发现其所藏黑胶多为靓声版,他自己其实并不太清楚是什么版本。以前并未能分辨版本的时候,无论怎样比对,自己收藏黑胶的声音总觉比他的稍差少许,因此纳闷了一段时间,又找不出原因,一直以为是自身的问题。殊不知,过去十多年,他是广州音响市场的常客,对于香港流行黑胶,常常是听到了所播放黑胶声音不错才肯出手购买。这样一来,是以耳朵收货。这正如笔者此前拙作所述,要分辨靓声版黑胶,有两种方法,一是以耳朵收货,像“顶班辉”一样,前提是“听力”要有真功夫;二是靠掌握香港流行黑胶的版本(版次)规律,也基本可以靠关键信息分辨大致的声音。
在香港流行音乐的璀璨星河中,蔡国权以其独特的音乐才华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是一位集词曲创作与演唱于一身的全才型音乐人,其作品风格多温文尔雅,既有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感悟,又饱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怀。而《蔡国权精选》这张黑胶唱片,无疑是他音乐生涯中的一个经典缩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