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达 JD SERENADE 试听报告 | 新胆机音色引发的思考
- 朱利达 JD SERENADE 试听报告 | 从古典到流行,跨界玩法的多面手
- 朱利达 JD SERENADE 试听报告 | 新胆机音色引发的思考
- 朱利达 JD SERENADE 试听报告 | 陶醉于春风扑面的暖意
原作者: 杨慧君

明天是这次漂流活动试听报告提交的截止日期,今晚才在书房的台式电脑前凝神静心,开始搜肠刮肚。伴随着机械键盘清脆的“哒哒”声,我渐渐产生穿越的幻觉,指尖一次次与键帽的温润接触让我眼前这台配置了第14代i7处理器的电脑幻化成了1997年我第一次使用的打字机,几行刚写的整齐文字和标点符号也脱离了屏幕的束缚向四周的空气中飘散开去,宛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翩翩起舞,而我对胆机最初的记忆之门也在这个瞬间被猛地推开来……
时间进一步回溯到1994年,因为一次偶然的缘份,寒假期间县城里的一个音响店老板去广州进货时带上了我。虽然临近春节却依旧如春的羊城气温给了我这样一个初出山城的毛头小子不小的惊诧,但音响城内或大或小的店铺中塞得满满当当的各种音响器材更是让我不由得手心出汗,浑身震颤,估计当时的激动程度肯定超过了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如梦游般毫无目的地逛了大半天,两只耳朵像猪八戒那样支棱着,忽闪忽闪地从这家店铺晃悠到那家店铺,贪婪地东尝一口,西啄一嘴地吞食着店里播放的音乐,慢慢地似乎也被喂饱了。
正当我琢磨着要找个更好的去处时,突然听见从一间光线昏暗毫不起眼的小店铺里飘出来极其特别的声音,然后瞬间就像被点了穴,身体一动不动地僵住了。为什么要用“极其特别”这四个字来形容呢?一是因为我词汇量少得可怜,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二是因为这声音的确和我之前听到的都很不一样。虽然听不出播放的是什么音乐,但那暖暖的厚厚的声音却在不经意间柔柔地裹住我的双耳,于是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舒展开来——这哪里是听音乐?分明是在享受听觉的按摩啊!
缓过神后,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步入店中。环顾四周,店内陈设与别处并无明显差异,唯一不同的是摆放在器材架顶层的一台奇怪设备特别醒目。之前在别的店铺中见到的音响器材基本都是各种不同尺寸的长方体,偶尔有些外形不规则的也都在心理接受范围内,并不过分。但眼前这台设备却是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不但外形极不规则,而且还左右不对称。整个机身明显大于常规尺寸,靠下部分约占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有电源开关和音量旋钮。靠上部分却鼓着四个大小不一的方形铁疙瘩,另外还有两个宛如钨丝灯泡一样的玻璃葫芦和五支略小一些的玻璃管亮着微弱的橙色光芒。
在店内驻足良久,只是倾听,不敢多问。店主是一中年男子,见我年少,也就平静地看了我两眼,并未招呼。但他静如秋水的表情让店内的气氛并不显尴尬,这也使我拥有继续听下去的勇气。
用心仔细听,发觉这声音的特别之处除了一耳朵感受到的厚暖之外,还有一股子黏黏的暗劲。器乐的泛音极其丰富,层层叠叠地充满了店内的每处角落,伴随着旋律让空气微微颤动起来。低频袭来时,绵密的能量感产生了极好的弹性,虽然没有清晰的线条感,但也毫不浑浊,听起来非常舒适和享受。
不知不觉中一张CD播完,店主起身换碟时对我微微一笑,我如梦初醒,还以礼貌的微笑后转身离开。是夜和带我过来的音响店老板说起白天之事后,才得知那台“奇怪设备”是电子管功放,发烧友都称之为胆机。因为电子管的奇特属性,工作时容易产生讨好人耳的偶次谐波失真,所以在听感上会很吸引人。
自此以后,胆机在我心中成功种草,也是我在HiFi之路上对胆机特别钟情的原因。胆机不但予我与石机(晶体管功放)截然不同的听音感受,而且与胆机的初次邂逅也成为了我的青春记忆追溯点之一,承载了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怀。
电脑旁的小米智能钟突然发出“嘟嘟”的提示音,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一看已是深夜十一点半——这是我设置的工作日入眠提醒,方才发觉此时本次漂流活动的主角朱利达小夜曲胆机还未登上这篇试听报告的舞台,不由对我这个编剧的失职心生愧意。


平心而论,小夜曲的做工完全对得起它的售价。小巧的机身加上精细的金属加工工艺,均匀的质感和素雅的色彩,就这么静静地放在器材架上,就已经很养眼了。如果不考虑震动对声音的负面影响,把它放到木质的家具上,辅以鲜花绿植,更是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若非要在鸡蛋里挑骨头,想在小夜曲的外观做工上找出啥明显不足,那还真没有。不过在小夜曲这颗“鸡蛋”中,“骨头”虽然没有,“暗斑”还是有的。至于鸡蛋中的暗斑是什么,这和HiFi无关,就不讨论了。小夜曲的“暗斑”之一是就搬动机身需要的强度而言,底板明显薄了。“暗斑”之二也与搬动有关,那是因为三只变压器的安装位置靠后的缘故,机器的质量重心与视觉重心偏差很大,第一次搬动时会误判且搬动体验不佳,至于平置在器材架上后是否对声音有负面影响,这就不得而知了。“暗斑”之三是在此试听活动中,机器从头一站辗转到最后一站,整机无恙,但扬声器接线柱出了一点小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就整体而言,小夜曲并无明显可诟病之处。

因为我处于漂流活动的最后一站,收到小夜曲之前就已经在微信群内看到前几站朋友分享的使用感受,得知小夜曲并非传统胆机厚暖的声音,因此就“胆味”而言,并未对它有过多的期待。但当我把小夜曲接上天朗斯特林开声后,它的表现还是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料。第一耳朵就是天朗的声音明显“瘦”了,从而造成敦实矮胖的斯特林像是在瞬间减了肥的错觉。但这种“瘦”不是赵飞燕的弱不禁风,而是李小龙的藏力于筋骨。声音更透明了,线条感更清晰了,低频力度增加了,声场在宽度上也进一步打开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声音素质提升”这个方向上加分。因此播放《流浪者之歌》时小提琴的形体更加凸显,从而可以感受到演奏者身体带动琴身的晃动,而播放《黄河》时排山倒海的合奏也是气定神闲丝毫不乱。换上人声,《恰是你的温柔》中蔡琴的口型非常清楚,气息更是丝毫毕现,而帕瓦罗蒂《我的太阳》更是无比灿烂辉煌。最最惊喜的是即使把小夜曲的音量旋钮调至最大,把耳朵贴在灵敏度高达91dB的斯特林同轴单元上,也只能依稀听到若有似无的底噪。以如此惊世骇俗的表现,小夜曲仅凭信噪比就足以在胆机世界里俾睨群雄。

同时,天朗大同轴那种如落日余晖般迷人的昏黄感消失了,宛如时光倒流,从黄昏直接拉回到日上三竿,所有的一切都披着亮度足够的自然光,因而不但车薪可见,更能明察秋毫。我知道这样的感受是真实的,但真实就一定是美吗?可能各人有个人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并想到了很多很多。我想到了当我在万达iMAX巨幕上通过电影特写镜头清晰看到女主脸上的毛孔和汗毛时的形象颠覆。我又想到了古人的写意山水画,虽寥寥数笔,以线为山水,滴墨成人,但却韵味深长美不胜收。我想到了某薄壁英国书架箱鲜活灵动的声音,我也想到了某重磅落地箱无比精准的声音。到底是音响性重要还是音乐性重要?这个问题并不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相信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发烧友也绝不会是仅有的一个。当然,每个人的听音习惯和对声音的喜好肯定不会一样。
瞄一眼智能钟,已是凌晨一点半,字数已近三千,该收笔了。然而既然这是一份试听报告,在结尾处不能免俗,还是写一个总结吧。
朱利达小夜曲是一台外形美观,做工精良,技术先进的综合电子管音频放大器。它信噪比极高,推动力充沛,对低频的控制力很强。同时它的声音非常透明,擅于细节表现。和同级别晶体管功放比较,它的声音更柔和,并略带一丝电子管特有的“甜味”。如果你是一名重视声音素质和高清表现,且又喜欢复古风格外形的音响爱好者,那么它绝对值得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