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End级的声音表现:斯巴克Cayin M-60CD 高保真顶滑盖CD播放机
原作者: 尧辰
简介:提起“斯巴克”这个品牌,相信稍微资深的发烧友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Cayin”(凯音)这个出口品牌早已名声在外,也为斯巴克打造世界级品牌奠定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起初“Cayin”只是作为出口品牌使用,后来斯巴 ...
提起“斯巴克”这个品牌,相信稍微资深的发烧友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Cayin”(凯音)这个出口品牌早已名声在外,也为斯巴克打造世界级品牌奠定基础。由于历史原因,起初“Cayin”只是作为出口品牌使用,后来斯巴克决定国内外统一使用“Cayin”这个品牌,品牌整合后的斯巴克也开启了自己的新篇章。
于是在当年的某个展会上,我们看到的是颠覆性的外观设计——以世博中国馆为设计蓝本的C系列,面板好像敞开舞台一样的M系列,其塑造的是全新的斯巴克形象。除了外观的改变,调音上的也有细微变化。目前产品线涵盖了音源的CD机、解码器及便携播放器,电子管和晶体管放大器、桌面音响系统、耳放系列、音箱及线材等等。
而Cayin M-60CD是斯巴克在两年前推出的Hi-End级CD机,采用的是顶滑盖式设计,配合发烧级数字滤波系统和解码芯片,声音值得期待。另外,高质量的USB解码和数字输入给Cayin M-60CD添加了不少便利。
说到CD机及其载体的CD碟片,从诞生那天起就备受非议,认为CD播放中存在“数码声”,而黑胶则没有,但CD所具有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动态大、噪音低、失真小。音质方面,尽管备受非议,但事实上大多数的发烧友对CD仍然偏爱有加,尤其在各种数字播放器崛起的时代,发烧友仍然以CD机为基准来评判数字音源的优劣,视CD机为音响系统最便利最好声的音源。
外观
M系列的机器都是沿袭相同的外观设计,外观工艺精细,整体造型简洁洗炼、美观大方,箱体全部由铝合金材料打造,机身非常坚固,而面板是厚重的银色铝合金装饰框镶嵌黑色亚克力板,显得相当有气势,很有高端器材之感。M-60CD在外观上与同系列的M-50CD相差不大,只是前者采用的是出碟式碟仓,后者则是顶盖式碟仓,因此面板的布局也不一样,不过看起来M-60CD更高端一些。
技术及用料
机芯是CD机的重要部分,其性能与声音表现息息相关,M-60CD比M-50CD更进一步,采用的是世界顶级的Philips CD-PRO2机芯,CD-PRO2以其优异的性能获得世界不少著名音响厂的青睐,不少DIY者视之为“梦中情人”,某宝的零售价高达3000元以上。而解码芯片方面,M-60CD使用的是业界性能最高的ESS SABRE 32位ES9018 DAC解码芯片,这枚芯片由美国ESS公司推出,它支持32bit/192KHz的数字格式,ES9018的潜力相当大,在良好的设计之下有非常好的声音表现。
M-60CD如此超强的硬件配置当然也需要其它方面的配合。M-60CD 坚固厚重的机身当然不只是拿来看的,除了能有效屏蔽外界干扰、减少杂讯之外,还有相当好的减震性能,尤其对于电子管这种容易产生话筒效应的零件更是有效。而斯巴克非常注重机芯的避震,专门配备了重量级的全铝结构悬浮避震系统,给机芯提供了一个低震的栖身之地,给好声带来保障。
斯巴克不仅擅长于电子管放大器的生产,在CD机领域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而电子管在CD机的使用上也有独到之处,相当之成熟,M-50CD和M-60CD都是这种设计。和M-50CD一样,M-60CD采用2只金脚6922EH电子管担当单端(RCA)模拟输出,另外2只6922EH电子管担当真正的平衡(XLR)输出,以获得更好的音色表现。
其它方面,M-60CD采用专为本机特制的低漏磁高效率变压器,并具备高性能光纤数字信号输出及同轴数字信号输出,同时设置了完备的数码输入,让M-60CD变成一台高素质的解码器。为了弥补M-50CD没有USB输入的遗憾,M-60CD增加了USB输入,USB数字界面采用的是非常成熟的XMOS方案,能处理192kHz的数字信号,据说XMOS模块经常搭配ES9018使用,如此一来让M-60CD连接电脑播放高清音乐就易如反掌。
左:滑盖使用起来非常顺畅,也很享受;右上:碟镇做得很精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重;右下:这就是世界顶级的Philips CD-PRO2机芯;
操作体验
因为M-60CD的箱体全部由铝合金材料打造,因此重量可观,笔者将其搬上音响架都感到很费力,以M-60CD这样的体积和重量,也称得上重量级器材了。而滑盖使用起来非常顺畅,也很享受,碟镇的重量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重,磁吸的力量轻重适度。
M-60CD面板左边的电源开关是机械式的,按键面积较大,手感也不错,笔者很享受按下瞬间“嗒”的一声,而右边的按键则比较小,在黑暗的环境下识别度不算高,但手感依然不错。附带遥控器的功能相当多,大小和重量适中。
声音表现
音源是系统的源头,它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甚至成为系统的瓶颈,当然音源、放大器和音箱都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因此搭配Cayin M-60CD的放大器和音箱都应该有相当的素质,这样才能完全展现M-60CD的真正面目。
笔者这段时间听音时使用的是Bel canto黑子前后级放大器和Vandersteen(万登庭) Model 2Ce Signature II 签名版的搭配,这个组合进驻本刊试听室有一段时间,在发烧界前辈Leo冯的摆位调整下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目前这个搭配的声音比较平衡,声场表现非常出色,感染力更是一流,正是考验Cayin M-60CD的好材料。
首先播放的是RCA的经典录音《THE ROYAL BALLET(皇家芭蕾)》,刚开始是老柴“胡桃夹子组曲”的“进行曲”,第一时间感受到从音箱出来的是一种非常平衡的声音,低中频的厚度比1台万元级的参考CD机略为饱满,低频的延伸及力度好一些,整体的声音表现符合笔者的需求。在听了多张音乐专辑之后,笔者对M-60CD的声音表现多了一层了解,值得与读者分享。
·音场表现力一流
说到音场,本身Vandersteen Model 2Ce Signature II 签名版音箱对音场的塑造能力是很强的,就算搭配一些中低档的器材也能营造一定的音场,但若是搭配高端的音源,其音场表现会更上一层楼。M-60CD在音场表现上确实比参考CD优秀许多,例如音场的高度,参考CD只是与音箱的顶部持平,而M-60CD会将音场高度提升十几二十厘米,这在听“花之圆舞曲”时有更深体会,音场的宽度也超出两个音箱摆放的范围,而参考CD只是在两只音箱的范围以内,并且可以感受到声音的扩散度不及M-60CD,这是否有胆输出的一份功劳呢?
音场深度又会如何呢?M-60CD在这方面又胜了参考CD一筹,如果未用M-60CD还觉得音场深度不错的话,用了以后才知道什么叫音场深度,不仅仅是后倾那么简单,而是有层次的后倾,该前的前,该后的后,决不会在一个平面上,这也反映出M-60CD在声音定位上非常准确。
·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及分析力
M-60CD的透明度是恰到好处的,即使录音比较明亮的音乐或歌曲,从喇叭出来的声音依然有柔和感,不会因为过高的透明度而显得刺耳,在听录音较明亮的Beyond“情人”时,就是这种感觉,其实Bel canto黑子前后级放大器和Vandersteen Model 2Ce Signature II的搭配在声音表现上有相当好的透明度,但搭配上M-60CD也未见过渡的声音分析而让人烦躁,可见M-60CD火候上把握得很好。M-60CD的分析力不错,即使在播放场面宏大的交响乐时,细微而繁杂的乐器声依然得到展现,例如“1812”等乐段,当然Bel canto黑子前后级放大器和Vandersteen Model 2Ce Signature II这个搭档提供了相当好的后盾。除此之外,M-60CD的声音中体现出应有的实体感,这得益于比较好的结像能力,让每件乐器都呈现在听着的眼前,仿佛像真的一样,因此也带来良好的立体感。
·中性而真实的声音
ES9018以其良好的性能给M-60CD带来了不少保障,尤其是超低的失真指标,配合精心设计的电子管输出级,让M-60CD回放的声音有相当高的真实度,中性中带着一丝甜美,这使音乐变得耐听。其实真实和音乐味从不相驳,只是我们从来都喜欢把Hi-Fi性与音乐性剥离,其实音乐味就在真实的声音中,如果没有音乐味又何来真实。
另外在听音中,笔者感受到M-60CD的声音细致而无毛刺,低频的力度及量感也比参考CD好上许多,低中频的厚度及低频的量感让整套组合增色不少,从而变得耐听。
总结
作为Hi-End级的CD机,M-60CD拥有相当好的硬件配置,顶级的机芯、高性能的解码芯片配合上电子管输出级,再加上斯巴克的精心打造,让M-60CD无论在声音的平衡度、两频的延伸还是乃至声质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而且USB解码功能的加入也提高了M-60CD的可玩性。目前M-60CD的市场价在3万元左右,按其硬件配置和声音表现来看相当合理,M-60CD不会成为系统的瓶颈,而且这种中性而真实的声音特质在Hi-End级的音响系统中特别受用,让人久听不厌。
浏览 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