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名嘴品GamuT①

简介:音乐台《音响世界》三位名嘴(由左至右):吴斌、邝医生、ERIC黄 近期,来自丹麦的Hi-End品牌GamuT“嘉密”凭着优异的声音表现引起了内地音响界的广泛关注,广州两档著名的电台音响栏目——广东音乐台《音响世界》和 ...


音乐台《音响世界》三位名嘴(由左至右):
吴斌、邝医生、ERIC黄
近期,来自丹麦的Hi-End品牌GamuT“嘉密”凭着优异的声音表现引起了内地音响界的广泛关注,广州两档著名的电台音响栏目——广东音乐台《音响世界》和广州台《视听空间》均对GamuT进行深入品评并给予极高的评价。为此,笔者特别将几期节目的录音剪辑加以整理分两期刊登以飨读者,希望籍此有助于大家进一步认识到GamuT的深厚内涵和产品特点。下面先听听广东音乐台的名嘴们是怎么说的吧。
广东音乐台《音响世界》
吴斌:上周我们去昌业陈列室试听了全套GAMUT系统,今天就谈谈它的表现。我们请来了昌业音响的李先生,现场还有ERIC黄、邝医生。李先生,你先介绍一下GAMUT的背景吧?
李先生:GamuT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凭一款录音室用的功率放大器一举成名。后来AVANCE皇冠的创始人保罗·乐圣收购了GamuT。GamuT原来只生产功放和CD机,为扩大产品线,生产音箱,就请来了前SCANSPEAK的研发主管LARS GOLLER。后来保罗·乐圣退休了,LARS就全面收购了GamuT。

GamuT主设计师兼CEO Lars Goeller

吴斌:GamuT的产品真是很齐全呀!
ERIC黄:LARS在行业内被称为“Mr. Loudspeaker”,是世界上著名的音箱设计师。他是专门的工科出身,与一般的设计师有所不同。
吴斌:目前GamuT的音箱有哪些系列?
李先生:有入门级的Phi系列、中级的M系列和顶级的RS系列。此外GamuT还有功放、CD机和线材。
吴斌:很不简单呀,现在有能力这样做的厂家不多了。
ERIC黄:感觉GamuT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厂家,它不追逐型号数量,没有花哨成份,一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它的型号不多,也不会老是改款,只是老老实实地去做好音响,感觉这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做的一个音响品牌。
吴斌:我们这次听到的是 CD 3、D3i前级、M250i后级推RS 3音箱。
ERIC黄:都属于顶级产品,应该可以听到品牌的品味。
吴斌:确实GamuT有很多独特之处,例如非磁性线路板、悬浮机脚等。
李先生:GamuT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它的放大器的输出部分每个声道只用一对功率管。因为GamuT清楚功率管要完全配对是很难的,管子越多,失真越大,这就像人越多就越不好协调用力一样。另外还有一个“结电容”的问题。因此,GamuT挖掘出一种特殊的场效应管,功率很大,一个声道只用一对管就已经足够。这种管能承受高电压和300A的大电流。

吴斌:我当时也很奇怪,怎么机器的温度不高却可以获得顶尖的效果?
ERIC黄:一般后级即使用20对管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
吴斌:接下来就谈谈今天的重头戏——GamuT RS 3,这是一款非常顶级的书架箱,售价要11万多。

GamuT RS3

李先生:当时的聆听面积有50来平方,两只音箱拉开3.5米。一般书架箱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有好声,如能量感稀薄,音场中空等。但GamuT厂工程师表示即使60平方RS 3也一样没问题。LARS对绅士宝的喇叭最熟悉,可能是世界上对绅士宝最熟悉的人了。他发明了尖鼻子高音。GamuT所用的单元和绅士宝样子相似,但磁路、弹波都不同。而且GamuT会在单元振膜上涂一种配方保密的油,可以大幅度降低失真。所以,GamuT音箱具备绅士宝的声音厚度,但它的质感、速度、瞬态是传统绅士宝单元做不到的。
吴斌:我很惊讶RS 3的能量能填满这么大的环境,音场表现非常开阔。
ERIC黄:RS 3的3D实体感非常好,无论播放交响乐还是歌剧,无论音量大小,均有很好的表现。我最惊讶这么小的箱子却有这么好的穿透力,能量感很强,中低音单元发出很大的音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能量。
邝医生:感觉RS 3并不是一款强调发烧元素的音箱,它注重对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挖掘,音乐味很好,我喜欢这种类型的音箱。
吴斌:RS 3的声音很“模拟”,厚度好又有穿透力,一般来说这两者是矛盾的,声音厚度好的音箱常常牺牲透明度。
ERIC黄:大家可以到GamuT网站下载RS 3的说明书,很少厂家会在上面教你如何给音箱精确摆位的。GamuT很老实,它说RS 3进入状态要几十个小时,但完全煲透要半年。很少见厂家这么老实的。
李先生:正如阿斌所提到的,GamuT RS3总能将一些矛盾的因素和谐地统一起来。深圳有个OEM音箱大厂,其老板听过无数名牌进口箱,但没有一款箱可以像RS 3那样中频做得那么厚、两端延伸还那么好的,他感到非常惊奇。
ERIC黄:感觉RS 3的箱体加强得很好,有效抑制了杂乱声波的干扰,所以声音清晰透明、穿透力好。
吴斌:建议大家到昌业听听这套系统。GamuT的前后级这么厉害,下期节目我们要评测一下它的合并机。
————————————————————
吴斌:最近我们听了很多好机器,比如今天要评测的GamuT DI150合并机,就是ERIC黄专门看中的。
ERIC黄: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借这部机器呢?因为昌业李先生说过,GamuT所有的放大器每声道只用一对管,以我多年的经验,一般采用简单线路的机器比较容易获得好声音,特别像GamuT这种“兵行险招”的设计更是如此,因此就一定要借来专门听一听。实地一听,真的没有令我失望!
吴斌:Di150的用料确实很猛,它用了两只加起来功率有1000W的牛(变压器),4个像易拉罐那么大的RIFA电容,总电容量达6万4千微法。功放部分使用了很特别的场效应管,每只管可承受的电流高达300A,真的很令人吃惊哦!
ERIC黄:其实这种管一只管就能输出500W的功率,一对管就能输出1000W的功率。
吴斌:这样看来Di 150只使用了管子很少一部分的功率,它在8Ω时输出是180W,4Ω时是360W,在电流、电压方面留的余量很大。
ERIC黄:Di150不是一台花哨的机器,在它身上仍有很多传统的做法,例如它不用贴片元件,使用靓声但已停产的电阻,在大电流的地方采用胆机的“搭棚”做法,要知道这是一台晶体管机呀。
吴斌: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声音,不会很刻意地强调两端延伸,但中频很有韵味。
ERIC黄:Di150不仅声音迷人,而且驱动力惊人。我曾用它来推灵敏度为85dB的丹拿C1铂金版音箱,这款音箱极其难推,很多功放、包括前后级都败下阵来,但Di150却把它推得很好,因此它是我最喜爱的一款合并机,不论价钱、没有之一!

ERIC黄:Di150的魅力在于它的中、低频。它的低频丰满却不慢,它的中频听起来就像是用了输出牛的胆机,当然这是指优秀的胆机,而且Di150的失真比胆机小很多。Di150的中频有“铿锵感”,充满灵气和质感,真是“超级毒药”呀!当然,这种“毒药”适当地吃,有助于身心健康。
吴斌:邝医生,那天你也听了Di150,你有什么意见呢?
邝医生:如果它用布盖起来的话,十有八九的人会以为听的是胆机。Di150有着胆机特有的迷人中频,用来听歌,特别是听女声时,真的很“毒”!
吴斌:我觉得Di150是一台不哗众取宠的机器,它不会刻意突出某一方面。但它的谐波很丰富,能听出像胆机那种质感,它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是一般晶体管机出不来的,难道这与它使用MOS场效应管有关?因为很多人觉得场效应管的声音接近胆机。
ERIC黄:很多功放蒙声(模糊的声音)扮柔和,甚至蒙声扮厚声。而Di150厚得来还很清晰,它有胆机的韵味,但失真就小很多,而且驱动力强劲,在2Ω时有700W的输出,以合并机而言,这已经很厉害了!
吴斌:Di150的电流储备真的很充沛,看它所用功率管就知道了。其实C1铂金版很不好推,很多功放都败下阵来,但Di150却控制得很好。
ERIC黄:这次评测Di150与以往评测有所不同,以往都是评测新机,但这次我是用一种好奇的心态去评测,因为Di150并不是刚刚面市,而是一台很有历史的机器。我想这次Di150表现那么好,会不会是偶然的呢?后来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Di150获得的好评很多,有媒体称它为“发电厂”。如果你是用一对低灵敏度、小口径的音箱,又想获得好效果的话,这台Di150绝对值得一试。
吴斌:很吸引呀,这台机器要多少钱?
ERIC黄:5万多元。
————————————————————
吴斌:这期节目继续谈谈嘉密Di150这台放大器。
ERIC黄:上期节目我说这台机器是我听过的合并机当中“最好的、没有之一”,这句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朋友开玩笑地问我是否私下里收了钱?这里我强调一点:人的耳朵和个人品味有关。在这方面我还是很自信的。我听音响有很长时间了,也听过很多合并机。我认为你的预算如果不是无限制的话,一套相对简单的系统应该更容易被喜欢音乐的朋友所接受。不需要繁复的接线,前级、后级不用分成几件,当然有人喜欢这样,认为是发烧的乐趣。但如果一台合并机能做好,相信应该能满足好多人真正的需要。由于Di150表现出色,我们就拿它分别接受不同喇叭的挑战。这次用的是MAGNEPAN MG12屏风式音箱,是我一直在用的喇叭,比1.6还小一个型号。由于不听的时候可以放在一边,非常方便,所以我一直将它留在身边。MAGNEPAN的喇叭出名难推,灵敏度低、低频难搞。

吴斌:如果说丹拿C1难推的话,那么MG12就更难推,足以将合并机榨干、榨净,毫无保留地暴露合并机的功率能力。
ERIC黄:是否还记得某款扩音机的爆炸惨案?
吴斌:曾经有一部功放机在推MG 12时被我们搞得冒火花了。
ERIC黄:当然这是个别事件,但也说明MG12是一对很需要功率的喇叭,要将它推得有速度、有弹性很难。Di150的音色很好,驱动力很够,去到屏风箱的阶段其实是更深刻的考验。我认为Di150已将这对一万多的音箱推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声音的活生感、低音厚度都是好的。我认为屏风箱的宽松感比动圈喇叭更好,当然屏风箱也有缺点,例如大音量不行、在某一频段的冲击性低音不行,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但不管怎么样,用过这么多合并机,用Di150推出来的效果还是首屈一指的。
吴斌:玩屏风箱用过很多功放,但大部分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中频缺乏密度感和厚度感,一些功放会显得“空洞”。这台Di150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将MG12的中音推得很饱满,这正是它令人佩服的原因。
ERIC黄:听众朋友如果怀疑Di150的话,可以到“昌业”去听听,这是一间老字号了。价格是5万多。我也查过美国售价,这是实际的成交价,而非定价。Di150的售价是1万多美金。大家知道这个价格就心里有数,知道昌业不会标高。
吴斌:据我所知昌业是明码实价的,标多少就卖多少,大家进去就不用讲价了,这是它特别的一个地方。大家算一下,就知道售价和美国差不多,没什么差价。
ERIC黄:老老实实做生意是当今的潮流,因为网络发达了,十多年前那种暴利是不存在了,除非是在网上都搜索不了的小牌子。像Di150这种在全世界都有售的机器,所公布的价格还是靠得住的。
吴斌:这次测评用到屏风箱这个级数确实可以充分挖掘出Di150的实力。用这部机器驱动MG12播放像《骷髅之舞》这样爆棚的作品都没问题的话,那么推其它音箱更是不成问题了。
ERIC黄:屏风式音箱的舒坦、宽松是动圈喇叭给不了的,但如果喜欢官能性刺激的话还是选动圈式锥盆为宜。好了,在节目结束之前先做一个预告——下次我们将用这台Di150去测试一台很特别的国产CD机。再见!
浏览 2,964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