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和CD,谁是谁非?
原作者: 小路
这个问题如同“CD的音质比数字播放器好吗”一样难缠,无法一棍子打死说谁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翻阅了不少资料(也许充其量只是海里的一滴水),了解到黑胶唱片(以下简称LP)和CD唱片对音乐的不同储存方式,下文将和大家分享这些内容。至于谁的音质比较好的问题,就留给大家去做判断吧。
首先LP上储存的音乐是模拟格式的,从母盘制作到压制唱片全是模拟格式,可以说压制在LP上的是完整的、原始的音乐波形,只要是话筒能收录的声音,都记录到上面去,信息量可以说是很大的。
而CD储存的音乐是经过编码的数字信号,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CD都是采用16bit/44.1kHz的储存格式,数字录制是以每秒44,100次的频率抓取模拟信号的快照,并以16位的精度来量化每次快照,这就意味着CD唱片上储存的音乐信号并不是完整的声波;另外取样频率上的限制使得这类CD的频响只是达到20Hz-20kHz。
其次在声音回放上,LP的播放通道永远都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从唱头放大直接输入到放大器,最终驱动喇叭发声,这个过程没有经过任何转换,这意味着LP播放出来的声音会更完善。而CD的播放过程要经过光头拾取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做数模转换,这个过程难免有些曲折。
当然,LP和CD在录制过程中也有些变数。CD在录制时提高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也能让CD的声音质量大幅提高,这也是数字音乐的发展趋势。在LP方面,因为数字录音的流行,各唱片公司使用的都是数字录音后的数字母带作为压制LP的母版,而未必是模拟母版,因此数字母版的录制质量尤为重要。

CD的寿命比LP长吗?
从前,我一直认为CD唱片的寿命是很长的,主观上觉得光头隔着空气读取碟片上的信息,不会造成碟片的磨损,那层镀膜在塑料基片的保护下不会有问题,直到有一天发现一张碟片的金属镀膜几乎变成透明,才相信CD唱片也不是百年不变的,令人惊愕的是那张碟仅仅买了不到两年!而后来对所有CD唱片做检查时发现有些碟片金属镀膜的边缘不整齐,还有穿孔现象,看来是受到侵袭了,反而早期的正版CD唱片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从这个现象看出,CD唱片虽然没有磨损这个说法,但抗氧化能力却很差,CD唱片的结构是塑料基片上镀上一层铝或其它金属,而这层金属镀膜只是镀在表面,因此在几年或者几十年之间,金属镀膜在光和空气的作用下会出现氧化最终导致穿孔,早期质量好的CD也许可以保存几十年,而后来由于利润的问题,生产出来的大多数CD,质量不及早期的CD,更不要说盗版碟了。
由此看来,CD唱片氧化的问题比LP的磨损有更大祸害。从短期保存来说,CD占有明显的优势,而黑胶唱片的保存,只要不受热受压,竖立放置,加上不怕光又不怕水(不要拿极端环境来说事),不过度播放的话,基本无任何损耗。据说LP唱片只要在唱针有效的使用期内播放,其磨损是忽略不计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LP唱片的寿命比CD长一些。
CD和LP的噪音
毫无疑问,在相同条件下,CD的信噪比是很高的,正常来说CD机在读取CD唱片的时候,轻微的纠错人耳不会觉察到,更不会转化为噪音,只有碟片很花的时候才会出现跳碟、破音和罢读的情况(这已经是很严重的情况了);另外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时候已经有很高的电平,其信号不需要大增益的放大器就可以满足功放的需要。
而LP唱机则不同,从唱头拾取到的模拟信号很微弱,必须经过唱头放大器放大拾取的信号,使拾取的信号满足后续放大器的需要,众所周知,唱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很高的,其本身产生的噪音也是很可观(高级的唱头放大器可以把这种噪音做得很低),加上灵敏度非常高,很容易就感应到来自唱头的任何外加的细小噪音,只要LP唱片上有灰尘或者本身唱片凹槽有点异样,就会出现大家熟悉的“炒豆声”。
奇怪的是,人们可以忍受LP带来的“炒豆声”,并且很享受这种气氛,却无法忍受CD带来的一点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