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派”小露峥嵘:王维倩《新天涯歌女》
原作者: Ohno
简介:在广州音像展的声扬文化展厅里,《新天涯歌女》专辑的大幅海报占据了两面墙,可见其对该专辑的重视。在“买买买”之前怕被坑于是先试听了一下,专辑中第一首《海上良宵》我才听了几句,便毫不犹豫且心甘情愿地掏钱买 ...
在广州音像展的声扬文化展厅里,《新天涯歌女》专辑的大幅海报占据了两面墙,可见其对该专辑的重视。在“买买买”之前怕被坑于是先试听了一下,专辑中第一首《海上良宵》我才听了几句,便毫不犹豫且心甘情愿地掏钱买下。
回来后又在自己的系统中听了几首,意犹未尽的我决定写写这张散发着“老海派音乐文化”幽光的专辑。
20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约莫十年时间,有一种新的娱乐场所和方式在上海萌芽并迅速发展壮大:从1927年第一个营业性歌舞厅正式挂牌,到1936年,包括歌舞厅在内的娱乐场所已经达到三百余家;并形成了一条包括舞女、歌女、乐队、词曲创作人、歌舞学校、电台、唱片出版、宣传企划等的完整娱乐产业链,涌现了周璇、李香兰、姚敏姚莉兄妹、黎锦晖黎锦光兄弟、陈歌辛等闪耀上百年并会继续闪耀下去的名字,一大批“媚俗”又“时尚”的歌曲流行当世而又传唱至今,甚至对世界歌坛产生影响——《玫瑰玫瑰我爱你》曾改编为英文歌,并唱上了美国流行音乐榜榜首——这,就是当年“海派音乐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如今,如果我们要窥见当年的盛况,只能通过一些单声道老唱片,在“炒豆”声中完成对过往繁华的朝拜。而在《新天涯歌女》这张新专辑里,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上海歌剧院首席女中音的王维倩,就希望努力去重现老海派歌唱文化中“软浓、香奢、摇曳”的特质,特别是第一首《海上良宵》与第二首《我要为你歌唱》,王小姐的声线、演绎极具“海派歌舞厅”的画面感,如果配乐用的不是现代电子合成乐器,我差点就要堕入她所营造的温柔乡了。
当然,百分百的“翻刻”过去并不一定能得到市场的认同,所以为了经营上的稳妥,唱片中还是加入了一些原创歌曲和两首现代作品的翻唱,尽管稍显突兀,但也无可厚非。另外笔者还听说,王维倩小姐在未来还会和声扬文化有更深入的合作。希望下一张专辑,能继承得更多更深入一些,展现得更完整一些——毕竟王小姐在《海上良宵》这首歌上的小露峥嵘,已经让我无悔买下这张CD了。
浏览 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