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声音
原作者: 陈慧文
简介:香港这座城市风格的音乐是怎样的?因为是自由的,所以有黑暗的、讽刺的,但也有励志的。 70年代的香港,经济开始发展起来,香港人对民生、自身的权利和民族问题的关注亦日益提高。 说起许冠杰,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 ...
香港这座城市风格的音乐是怎样的?因为是自由的,所以有黑暗的、讽刺的,但也有励志的。
70年代的香港,经济开始发展起来,香港人对民生、自身的权利和民族问题的关注亦日益提高。
说起许冠杰,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其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作品的内容主要是反映香港市民日常生活及当时的社会现状,多有讽刺时弊的意味;歌词以通俗亲切的广东话填写,加上注重押韵和尽量符合粤语音调和音乐的调和,令唱起来非常琅琅上口,加上他道出了在当时经济起飞下不少香港普通市民的日常琐事与心事,所以得到广泛流传,如《半斤八两》、《卖身契》、《鬼马大家乐》等,歌词和旋律中并展现其乐天和积极对待生命的态度,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80年代香港经济发展非常蓬勃,在1985年,香港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香港自此晋身发达地区行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香港乐坛,1980年代出道的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连同1970年代已是温拿乐队成员的谭咏麟、及许冠杰、罗文、徐小凤等歌手已是“大名”。而新晋歌手如张学友,林忆莲等,开始在乐坛的黄金年代崭露头角,在1990年代成为乐坛中坚力量。而于1983年开始组建的摇滚乐队Beyond在此后的香港乐坛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甚至有人称“香港没有摇滚,只有Beyond”。
在香港的歌手及乐队之中,Beyond的性格和作风算得上非常鲜明。有人因此而喜欢他们,也有人因此而讨厌他们,尤其在他们初出唱片时,听众对他们的喜恶颇为明显。他们不吝于表达他们有话直说、我行我素的作风,更经常批评香港的主流音乐体制,有人认为他们不够圆滑,也有人认为他们性格反叛。例如他们在谭咏麟、张国荣为争夺奖项斗得难分难解的时代,他们写了《俾面派对》,一方面批评扭曲的主流音乐工业体制,歌手为了得奖,就得出席颁奖典礼或与音乐无关的娱乐节目;同时,他们又给热衷于争夺奖项的歌手及唱片公司一记耳光:
不管相识不相识 尽管多啲 SAY HELLO!
不需诸多的挑剔 无谓太过有性格 派对你要不缺席
你话唔俾面 佢话唔赏面 似为名节做奴隶
种种方式的捆绑 请柬一出怎抵挡 想出千般的推搪
明白富贵与闭翳 也要靠你俾吓面
在九十年代中,他们另一首主打歌《醒你》,又再批评偶像化的主流音乐工业:
那万人迷 走音走爆咪 包装多过一切 多潇洒失礼
那万人迷 却那惧离题 即使不会歌唱 他懂摆姿势
你在沈迷 拜偶像鞋底 光阴一再荒废 高呼他英伟
虽然从八十年代末开始,Beyond的曲风经已渐渐从早期较前卫另类、重型摇滚的风格转变为更大众化的流行风格,外型也被包装成跟其他偶像没有明显区别,他们也已经得到过很多媒体所颁发的奖项。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Beyond在大众心目中的率直敢言、不妥协、有别于主流价值的印象。
1996年起,盗版唱片开始充斥市面,互联网下载歌曲风气亦在1999年开始盛行,加上经济危机、SARS等原因,这令唱片市场变得很低迷。这时候又因为网络令香港本土歌迷的眼界更宽,分散了他们对香港本土歌手的关注度,而听得越多音乐的他们也对香港歌手更加严苛,“香港乐坛已死”的说法慢慢被更多人认同。
但其实网络何尝不是一个重新洗牌机会。伴随媒体的推广,现代网络的讯息流通以及乐迷的口味变化,有部分风格别致而音乐优质的独立歌手或组合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而变得知名,其中成绩较为突出如at17、林一峰、My Little Airport等也受到了乐迷及市场的肯定。
说到My Little Airport,他们的一首《边个发明了返工》就是策划这个“城市”专题的灵感之一。当时上班的我随机播放遇到这首歌,因为讽刺又不失幽默的歌词令我笑了出来:
边一个发明了返工
我要给佢米田共
边一个发明了返工
返到我愈篱愈穷
为了薪金一万元
令每天都没了没完
一万元一万元一万元
灵魂卖给了大财团
边一个发明了返工
以为自己好有用
边一个发明了返工
阻碍我艺术发展重重
到了薪金两万元
我的青春就快用完
两万元两万元两万元
我有更多事没法做完
|
边一个发明了返工
唔系八婆就八公
边一个发明了返工
返工系度玩接龙
到了薪金三万元
我地都应该唔会有三万元
三万元三万元三万元
三万元D人通常都有D串
我渴望这一个平原
毕业之后D同学见唔完
见面唔会讲买股票 买车
结婚 生仔 买楼 买船
|
这首歌跟许冠杰的“我地呢班打工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对比之下这首的风格更为贴合这年代。所以带着小小的“恶意”转给了同事阿毕。但显然他“功力深厚”,回了我一首“永远怀念塔可夫斯基”的《请不要在深水埗卖旗》:
星期一我要上班 但我不想返
星期二我要上班 但我不想返
星期三我要上班 但我想去沙滩
星期四我要上班 但我想去买衫
负能量满了吗?那就换换风格。
在香港乐坛有着一班“平凡人”,他们说:“我们五人都是由基层出身,从平凡的五个人到置身音乐圈成为乐队, 以‘平常心’去面对以后的喜、怒、哀、乐将会是我们五个平凡人,在不平凡的事业路途上所持的态度。”这就是“Mr.” (Mister)乐队。
《人一世物一世》
无聊时妄想今天可旅行
由香港飞到英国再去哈尔滨
无聊时就会想太多 头晕晕令我想发问
谁明白我 可怜悯
一天里为两餐 肯搏肯捱做到三更
四方城亦无空玩 五天卖命真不简单
人一世物一世 最重要开心得彻底
想放胆消费 无节制
不过地方细 住得贵 看物价鞭打打工仔
打拼出真谛 穷要有骨气未必失礼
|
人人在拜金但愿翻身
偏偏我只想转身继续训
人人认购一寸金 人人为寸金费神
谁拿着结他鼓和棍 UN UN UN
一天里为两餐 肯搏肯捱做到三更
四方城亦无空玩 五天卖命物极必反
……
一天里为两餐 肯搏肯捱做到三更
四方城亦无空玩 五天卖命物极必反
人一世物一世 这绝句浪漫又得体
呼应这真谛 穷智慧可以用一世 是矜贵
你共我一起打不低 打拼出一切
穷也有骨气未怕跌低
奉劝 各位
|
这是平凡人的理想宣言,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第一次听“Mr.”的是他那首《如果我是陈奕迅》,当时一咋听还真以为是陈奕迅的声音,但是歌词中满满的正能量让我想重新去认识这把声音,能唱出这样歌词的你们值得再被挖掘:
自问极不愿当复制人 但事实声调难以变更
踏入巨星命途难道靠神 或是再需要集训
……
能做你的确是太急进 实在我享受循序渐进
……
心里面鸣谢你一再令我长进
白日梦刺激我自信
……
陈奕迅的确是得一个
卖力地唱使你起身拍和
如硬要比较是你的错 渐渐便看清我是我
游行是香港的其中一个“自由”的表现,而游行的主题音乐也是城市音乐的一个特色。游行中最经常出现的是Beyond的《光辉岁月》和《海阔天空》。
而在最近一次大型游行活动会场边上,有一些年纪较大的人三五成群地挥舞着红旗,唱着《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而另外一边则高声唱起了来自大型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的《你可曾听到人民的歌声》(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 men?It is the music of the people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还有人唱起了它的粤语歌词版《问谁未发声》:
试问谁还未发声 都舍我其谁卫我城
天生有权还有心可作主 谁要认命噤声
试问谁能未觉醒 听真那自由在奏鸣
激起再难违背的那份良知和应
为何美梦仍是个梦 还想等恩赐泡影
为这黑与白这非与是 真与伪来做证
为这世代有未来 要及时擦亮眼睛
香港,一座“自由”的城市,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并不见得“自由”。这里的人们生活在“鸟笼”之中,碌碌无为地工作着,被资本家剥削着,为生活奔波着,极大的生活压力让不少人无所适从。有的人悲天叹地,有的人忿恨怨世,但也有抗争到底、发奋向上……这是他们的音乐,是唱出他们心声的音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人的态度,看出香港人的态度。
有人说“香港歌坛已死”,但是你曾否认真去听过每一首音乐?以偏概全并不合理,偏见之心并不可取。只要人心不死,歌就一直在。歌,是香港这座城市独特的“发声”方式。
浏览 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