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里的春天主题 | 斯特拉汶斯基 《春之祭》
原作者: 朱迪
简介:“只有我的耳朵能帮助我。我听到并写下我所听到的一切。我像一条管道,《春之祭》经我流出。”作曲家斯特拉汶斯基的这些话表明了一个念头的力量,它影响了创作者,留下来并最终呈现出来,这就是《春之祭》。《春之祭 ...
“只有我的耳朵能帮助我。我听到并写下我所听到的一切。我像一条管道,《春之祭》经我流出。”作曲家斯特拉汶斯基的这些话表明了一个念头的力量,它影响了创作者,留下来并最终呈现出来,这就是《春之祭》。《春之祭》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一部芭蕾舞剧,它被英国古典音乐杂志《Classical Cd》评选为对西方音乐历史影响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在音乐、节奏、和声等诸多方面都与以往传统的古典主义音乐切断了联系。它所描述的情景和核心,围绕着俄罗斯原始部族庆祝春天的祭礼而展开,与我们预期中描写春天的作品大相径庭,显得神秘、混乱而又阴郁。作品于1913年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剧院首演时,曾引起了一场大骚动,遭到了口哨、嘘声、议论声,甚至恶意凌辱的侵袭。而在音乐家和乐师们中间,引起的震动则比一场地震还要剧烈。面对如此带有冲突的和弦、调性与节奏的音乐,音乐界同行们褒贬不一,而更多的音乐家是一种竭力反抗的态度,可见其惊世骇俗之程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现代音乐的接受力也在逐步提高。斯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受到越来越多音乐家和乐迷的喜爱。法国当代指挥大师布列兹,被视为现代音乐作品诠释的专家,他在1969年指挥美国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演出灌录的版本(编号:SONY SWK 89497),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这部作品的录音首选之一。指挥大师布列兹本身也是一位作曲家,他师从于梅西安等音乐大师,现代审美意识搭配上他斗士一般的精神,使他成为“让二十世纪音乐振荡起来的人”。自身的作曲家身份和经验,使布列兹在转行指挥后很快名声鹊起,他在现代音乐方面的诠释能力在当代同行中堪称翘楚。
从直观录音中我们可以听到布列兹营造出来的异常华美丰沛的管弦乐色彩,和那戏剧性丰富、对比强烈、弥漫着疯狂氛围的诠释,极其符合《春之祭》这一作品的诠释诉求。第一幕《大地的崇拜》里的春之预兆—少女之舞,以拨弦效果为作引子,带出强劲的异教舞曲,当中充满隆然作响切分音节奏。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把音响结构里的每一个音符都清晰无疑地传达出来,铜管和弦乐的明暗对比形成强悍的震撼力。春天的轮舞一段气氛突然大变,高音与低音单簧管演奏柔和的俄罗斯民谣,弦乐与木管的抒情固然动人,但是随后引发的躁动不安也昭示了祭奠的惊怖发展。第二部分《祭献》来到祖先的仪式段落,神秘的鼓击带动各种木管乐,比喻祭奠上祖先出现,人们列队并以威力逼人的气势行进。高潮段的少女的献祭舞,讲述少女跳舞至死,乐曲发展到狂乱的终点,乐团的爆发引领着乐曲迈向其粗暴与坚定不屈的尾声。二十世纪的音乐,对音响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布列兹这个50年前的模拟录音品质上佳,完美地呈现了作品所需的各个层面与细节。
浏览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