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

原作者: 腾远

简介:1991年2月14日,那时的我们还不过情人节,而是像往常一样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春晚的开始。同样和往常一样的,依然是每年都有那么几位港台歌手透过春晚舞台,让自己的老歌红遍大江南北。这一年的春晚,人们通过《 ...
1991年2月14日,那时的我们还不过情人节,而是像往常一样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春晚的开始。同样和往常一样的,依然是每年都有那么几位港台歌手透过春晚舞台,让自己的老歌红遍大江南北。这一年的春晚,人们通过《我想有个家》认识了潘美辰、通过《再回首》认识了姜育恒,而这两首歌实际上早在1989年就已推出。谭咏麟也在这一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了国语版的《水中花》,但影响力却不如前两首,估计与其蹩脚的普通话发音有很大关系。
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_视听前线
若论1991年在内地最红的港台歌手,潘美辰绝对是其中之一,乘着春晚的势头,潘美辰当年举办了大陆巡回演唱会,并推出一套北京演唱会特辑磁带,销量不计其数。用现在的话讲,当年的春晚就是一个自带流量的平台,如今30多年过去,春晚的影响力早已不如当年,而想要“翻红”一首歌,抖音等app已经成了新的载体,科技的便利打破了生活和娱乐的方式,音乐亦是如此。于是,时隔30年,当我们打开抖音,发现潘美辰也早已审时度势,从当年万人敬仰的歌坛巨星摇身一变为手机屏幕前的魅力主播,一切都是时代的选择。
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_视听前线
这一年的2月,几乎与春晚同时,各大音像店的门口贴满了崔健的海报,继《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之后,老崔的第二张专辑《解决》诞生了,专辑中《一块红布》所营造的意向、描绘的感觉让人觉得如此真实而恰当,用一首歌写出了太多人想要表达却又无法表达的东西。“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无论老崔的本意是描写爱情还是有其他隐喻,都让这首作品寓意深刻,如今听来依然值得细品。
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_视听前线
上一年,在90北京现代音乐会无法登台的黑豹乐队卧薪尝胆,积攒的能量终于在隔年的深圳之春现代音乐演唱会上爆发,感染了当时坐在台下的香港音乐人陈健添,而邀请他观看此次演出的正是他旗下的艺人——当时还叫王靖雯的王菲。出生于北京的王菲虽然早早就到香港发展,却始终无法割舍北京情结,1989年回京的王菲与北京摇滚圈结缘,才有机会促成了这次合作。此时,陈健添刚好在香港成立自己的新公司劲石(KINN’S),于是就顺理成章地与黑豹签约。1991年8月,黑豹首张同名专辑在香港和台湾推出,即刻爆红,《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两首歌成为排行榜上的常客。1992年,专辑乘胜在大陆推出,狂销150万张。
与此同时,滚石唱片的台湾音乐人张培仁和贾敏恕一同北上,正与唐朝乐队悄然酝酿着他们的首张专辑,唐朝乐队的经理人刘杰将张楚《姐姐》这首歌的demo辗转到张培仁和贾敏恕手中,摇滚合集《中国火壹》也即将诞生。内地摇滚的这一团烈火正以燎原之势,点燃整个流行乐坛。
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_视听前线
台湾乐坛这一年开始进入了全盛时期,不仅有王杰的《为了爱梦一生》、《忘记你不如忘记自己》、小虎队的《爱》、郭富城的《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郑智化的《年轻时代》、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孟庭苇的《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这样经典的商业化作品,也有罗大佑的《原乡》、林强的《向前走》、娃娃的《漂洋过海来看你》、张清芳的《加州阳光》、优客李林的《认错》、凡人二重唱的《杜鹃鸟的黄昏》这些当时比较冷门的佳作。而且除了飞碟、滚石、福茂等大厂牌,点将、歌林、大滚等小厂牌也因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有实力与寡头相抗衡,良性的竞争环境促使好作品不断涌现。
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_视听前线
香港乐坛方面,经历了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张国荣和许冠杰相继功成身退之后,“四大天王”开始成功上位,尽管这个称号在第二年才开始兴起,但1991俨然已经是他们的半壁江山。在当年评选的十大劲歌金曲中,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各占两席,张学友推出《情不禁》和《一颗不变心》两张专辑,其中《每天爱你多一些》一曲成为他的经典代表作,更是一举夺得劲歌金曲金奖,成功奠定了张学友“歌神”的地位。刘德华风头无两,推出《爱不完》、《不可不信缘》、《我和我追逐的梦》、《一起走过的日子》、《来生缘》五张专辑,并赢得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黎明也迎来自己势头最盛的一年,推出《是爱是缘》、《今夜你会不会来》、《我的感觉》、《亲近你》四张专辑,凭借其英俊帅气的外表和冷峻的歌声成为万千少女的偶像。从台湾走红的郭富城这一年继续在台湾发展,推出《郭富城2》、《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两张专辑,并逐渐将火热的势头烧回本港,迎接来年“四大天王”的正式合体。
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_视听前线
宝刀未老的谭咏麟这一年发行了《神话1991》、《不灭的爱》、《迷情》三张专辑,也制造了《一生中最爱》这样的经典,但势头已远不及四大天王,于无声中宣告了时代的更迭。“零瑕疵”歌者李克勤这一年推出《破晓时分》、《雨中街头剧》两张专辑,虽日后被封为“第五天王”,却也只能暂时活在四位天王的阴影之下。然而,歌坛终究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多年以后,谭咏麟与李克勤组成的“左麟右李”依旧活跃。Beyond在这一年推出了《犹豫》专辑,其中《Amani》一曲为非洲之行时有感创作,表达了爱与和平的憧憬。
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_视听前线
其实Beyond的本意是想出一张以非洲音乐为主题的专辑,不过即刻被金钱至上的唱片公司否定。以1991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的导向和“四大天王”的异军突起为标志,以Beyond为首有理想的音乐人开始渐渐意识到香港流行音乐商业化的大潮已不可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有所建树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黄家驹留下一句“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为他们隔年远赴日本发展埋下伏笔,也为日后香港乐坛格局的改变埋下更大的伏笔。而香港娱乐圈至上的规则,似乎也决定了香港乐坛当下的辉煌只会是一场短暂的繁荣。
我与流行音乐漫谈(七) ——1991_视听前线
未完待续……
浏览 86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