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中著名的柔板 | 大提琴奏出的吉他情韵

原作者: 晓风

简介:吉他形大提琴——阿佩乔尼(Arpeggione)是1823年维也纳人施陶费尔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此乐器结构类似维奥尔琴,琴上有张弦六根,指板上有琴格,六根弦的空弦音高也与吉他相同,但是琴颈在横向上有外凸的弧形,除开惯 ...
吉他形大提琴——阿佩乔尼(Arpeggione)是1823年维也纳人施陶费尔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此乐器结构类似维奥尔琴,琴上有张弦六根,指板上有琴格,六根弦的空弦音高也与吉他相同,但是琴颈在横向上有外凸的弧形,除开惯常的拨奏之外还可以用琴弓拉奏,可说是吉他和大提琴的混合体。因为这种乐器演奏起来十分困难,故从发明至今都无法真正流行起来。1824年舒伯特创作了一首a小调吉他形大提琴奏鸣曲D.821,又译阿佩乔尼奏鸣曲。这首特别为吉他形大提琴和钢琴共鸣而写的奏鸣曲,也是这种乐器存世仅有的两部作品之一。若无此曲,这一乐器可能早已被世人遗忘。《阿佩乔尼奏鸣曲》和作曲家著名的《死亡与少女》四重奏属同一时期作品。当时舒伯特的梅毒症状加剧,精神上亦遭受抑郁发作之苦。1823年,阿佩乔尼琴刚刚问世,舒伯特有一位好友维森茨·舒斯特尔是一个技巧高超的大提琴家,同时也在大力推广阿佩乔尼琴,从此我们可以推断,这部奏鸣曲很可能就是他委任舒伯特创作的;然则该曲在1871年首版之时,人们对阿佩乔尼琴的短暂兴趣早已成为历史。如今,音乐家演奏此曲大多用大提琴或小提琴与钢琴搭配来取代。虽然六根弦的阿佩乔尼换成了四弦的大提琴,但大提琴的演奏手法基本上可以保证演奏者能把原作六弦琴的音色表现出来。而且时至今日,舒伯特的这部奏鸣曲也成为大提琴演奏曲目中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古典音乐中著名的柔板 | 大提琴奏出的吉他情韵_视听前线■ 《阿佩乔尼奏鸣曲》(编号:DECCA 417 833-2)
《阿佩乔尼奏鸣曲》改编为大提琴演出版本,为三乐章室内乐作品,首乐章为中庸的快板,A小调,奏鸣曲式;大提琴以拨奏的形式,体现了原本吉他型乐器的固有演奏特色;终乐章小快板,A大调,回旋曲式,乐器奏回旋主题,形成谐谑曲趣,回旋主题再现后移入带些哀愁的尾奏。作为三个乐章之间承上启下的第二乐章,这个四分多钟的柔板为E大调,是三段体自由的变奏式。在钢琴序奏后,大提琴奏出充满哀愁及憧憬的主题,然后加以诗情画意般的变奏,大提琴与钢琴对比极为优美。这个乐章如同一首无词歌,在极为纯朴自然又变化无常的伴奏中呈现,然而却增强了舒伯特在转调时所作出的富有想象力的冒险,在更为神秘浪漫的第二部分尤为明显。
古典音乐中著名的柔板 | 大提琴奏出的吉他情韵_视听前线■ 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和作曲家/钢琴家布里顿
《阿佩乔尼奏鸣曲》深受大提琴演奏家们的欢迎,在众多录音当中,已故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和作曲家/钢琴家布里顿,两人于1968年7月在伦敦金斯维音乐厅录制的版本(编号:DECCA 417 833-2),自问世五十多年来,一直是深受人们推崇的名演。罗斯特罗波维奇宽幅度而又丰富的音色,以及注入了完美精神的演奏,再配上同样惊才绝艳的钢琴伴奏家布里顿,所呈现的音乐极其动人心弦,两位演奏家深谙室内乐搭配之要诀,两件乐器没有任何突兀的抢镜表现,而是非常默契无间地奏出彼此的旋律,没有主次之分,组合效果美不胜收。
Series Navigation<< 古典音乐中著名的柔板 | 宁静和谐的抒情曲古典音乐中著名的柔板 | 莫扎特最美的小提琴柔板乐章 >>
浏览 486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