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值得关注的冷门古典音乐 | 中国音乐家的古典室内乐
简介:Dim Sum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想在什么辞典、外文中文对照书籍里面查找出它的答案,那绝对会无功而返。但是只要是会一点广东粤语的朋友,试着用拼音的发音规则来轻念一下,马上就能明白:Dim Sum指的就是粤语里的“点 ...
Dim Sum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想在什么辞典、外文中文对照书籍里面查找出它的答案,那绝对会无功而返。但是只要是会一点广东粤语的朋友,试着用拼音的发音规则来轻念一下,马上就能明白:Dim Sum指的就是粤语里的“点心”。
一张音乐唱片取名为“点心”,的确是很新颖的做法,它首先让人联想得到其内容与中国文化不无关联。这张来自TELARC唱片公司的专辑《点心——中国作曲家的作品》(编号:TELARC SACD-80690),是由在美国较有影响的华人艺术团——应氏兄妹弦乐四重奏团演出灌录的。由美国芝加哥的华裔音乐家Janet Ying(小提琴)、Timothy Ying(小提琴)、Phillip Ying(中提琴)和David Ying(大提琴)应氏兄妹组成的应氏兄妹弦乐四重奏团,在国际室内乐界享有盛誉。他们先后于2006、2007连续获得了两届格莱美大奖。说起应氏家族,可谓是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世家,当代著名钢琴家应天峰(英文名Tian Ying),也是应氏家族的成员之一(应天峰出身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来留学美国,1979年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访华时,当时只有六岁的应天峰在上海音乐学院为客人表演了难度很大的莫扎特钢琴变奏曲,得到大师极高评价)。应氏兄妹弦乐四重奏团是由一家四兄妹组成的,他们是美国第二代华裔移民,祖籍上海。尽管他们从小在美国长大,对中国并无太多感性知识,甚至也不会讲中文,但是对中国文化还是有深厚的感情,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却深深地影响着他们,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历经寻根之旅。应氏兄妹在美国音乐界颇具盛名。他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古典音乐训练,1992年组成了弦乐四重奏乐队,获得了艺术和商业的成功。他们曾经在卡内基音乐厅、白宫、肯尼迪中心演奏过,两届格莱美大奖得主的荣誉加身,更让他们成为在海外推广中国音乐的最佳代言人之一。
应氏兄妹弦乐四重奏团2007年5月在TELARC唱片公司录制推出的这张专辑,收录的全部是当代华裔音乐家的作品。碟名“点心”,意指广式早茶里的点心。爱吃广式早茶的人都知道,吃点心图得就是一个花样繁多,每一种都适度地浅尝辄止,才能回味无穷。应氏兄妹弦乐四重奏团当中的中提琴手应守望说:“我们的乐队一直追求独特、不同寻常的音乐表演。《点心》这张专辑的概念来自吃广式早茶,也就是说,在这张专辑里,你能像吃点心一样品尝多种风味,而不只是吃一盘大菜。”
《点心》这张专辑共收录了八位旅美华裔作曲家的12首短篇作品,包括现任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城音乐学院全职作曲教授的作曲家周龙的《琴歌》、2001年荣获全球专为作曲家而设的金额最高之大奖——美国国家文学艺术院颁发的三年一度的艾夫斯作曲家奖的陈怡(2005年入选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终身院士)应加州圣荷西室内管弦乐团委约而作的弦乐曲《朔》、以创作《南京啊!南京!——为南京大屠杀受难者的挽歌》而闻名的作曲家盛宗亮的《寂静的》、中国第一位前卫派作曲家葛甘儒的《富》、雷亮的《戈壁颂歌》、首位在世界乐坛享有盛誉并培养了谭盾、瞿小松、叶小钢、陈怡、周龙等中国作曲家的旅美作曲家周文中(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思乡小广板》,以及和著名华裔作曲家谭盾的《鼓和锣》《浑浊》和《红唢呐》等。
很显然,这张专辑是旅居海外的华裔作曲家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此碟有4部作品为世界首度录音出版。从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这些旅居海外的华裔作曲一直致力于东西音乐的融合,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对未来世界音乐走向有关键性影响的途径。他们的作品不但体现着中国诗词、绘画和传统哲学的意境与内涵,而且融合东西方音乐理论和技巧的精髓。非常新颖而且具备强烈的时代感,同时也兼顾到欣赏性方面,在国际乐坛获得了很高的重视。应氏兄妹弦乐四重奏团在诠释这些作品时,显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们的演录完全找不到传统中国音乐的中规中矩,而是在演奏中时时绽放出奇光异彩。四件弦乐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犹如独舞演员的四肢相互配合般流畅完美。录音上,这张录音没有辱没TELARC公司的发烧招牌,弦乐器音色柔美,拉奏富有弹性和力道,彼此琴瑟和鸣,依偎相伴,婉转诉说,亲情毕现,别具一番境界。
浏览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