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已故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 | 蒙古族音乐的杰出代表

简介:能歌善舞的蒙古民族在干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烂的音乐文化。独立的语言体系,独树一格的器乐门类,魅力无穷的声乐技艺,浩瀚的作品海洋,构成了蒙古族音乐丰富的内沿。经过长期的锤炼,蒙古人创造了璀璨的 ...
能歌善舞的蒙古民族在干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烂的音乐文化。独立的语言体系,独树一格的器乐门类,魅力无穷的声乐技艺,浩瀚的作品海洋,构成了蒙古族音乐丰富的内沿。经过长期的锤炼,蒙古人创造了璀璨的明珠——蒙古民歌,它镶嵌在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的皇冠上熠熠生辉。与此同时,蒙古人创造了属于自身也符合蒙古民歌独特要求的一整套声乐技巧,使得蒙古族声乐以卓尔不群的艺术品位与欣赏价值,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艺术源于生活的真理,在蒙古族歌唱家们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直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比较少经过专业意义上的声乐训练,其无懈可击的歌唱技术似乎完全来自于天赋以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生活。这些蒙古族歌唱家们不仅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着的这片草原,个性豁达乐观,而且对音乐有着出奇的敏锐与极强的可塑性。
纪念已故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 | 蒙古族音乐的杰出代表_视听前线
作为蒙古族民歌诠释的杰出代表,德德玛的演唱声音浑厚醇美,音域宽阔,气息通畅,演唱富于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她的歌路十分宽广,融汇中西,经过长期探索,使蒙古族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融为一体,在民族声乐领域内独对一帜,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德德玛是“草原的夜莺”,歌声浑厚而醇美。她也是“压不垮的草原神鹰”,顽强地与生命和疾病抗争。德德玛的音乐足迹遍及国内外,深受万千听众欢迎。她的代表曲目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草原上的风》《走马》《达古拉》《天上的风》《兰色的蒙古高原》《嘎达梅林》等。
纪念已故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 | 蒙古族音乐的杰出代表_视听前线
德德玛最脍炙人口的名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由作词人火华写下歌词初稿,后由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的作曲人阿拉腾奥勒完成谱曲工作。1978年,阿拉腾奥勒将曲子交给在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的德德玛演唱,自此,该曲目经她一唱而红。1998年,德德玛首登春晚舞台,演唱的正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008年,她再次登上春晚舞台,将来自草原的歌声献给全国观众。《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德德玛另一首有份量的代表作,至今广为流传。她演唱这首歌时,注入真情实感,刚柔并济,不去过分渲染,而是用心、用情去歌唱,唱出了对草原家乡的仰慕与向往。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德德玛名曲《草原夜色美》由白洁作词,王和声作曲,在德德玛的演唱生涯中也诠释过无数次。王和声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员,国家一级作曲。人称王和声有“三多”,即作品数量多、演出用曲多、获奖数目多。他是军乐团公认的最勤奋、最高产的作曲家之一。1983年,时年29岁、还是一名业余作者的王和声就创作出了歌曲《草原夜色美》。这首歌由德德玛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被誉为“中国的小夜曲”。该作品描写了草原夜色的壮观唯美,因其旋律流畅,意境优美,自歌曲诞生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抑或是在大街小巷里,我们总能听到这首歌。
纪念已故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 | 蒙古族音乐的杰出代表_视听前线
由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作词,蒙古族音乐家乌兰托嘎作曲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也是德德玛众多代表作中的一首,也是海峡两岸艺术家的联袂打造的结晶。乌兰托嘎曾分享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我们做过一个节目叫《草原往事》,当时从台湾把席慕蓉老师请来,席慕蓉讲了很多她的故事。内蒙古是席慕蓉的“乡愁”。作为这首歌的创作桥梁,德德玛说,看了播出的《草原往事》,“她(席慕蓉)在荧幕上落泪,我在荧幕下落泪。”“后来德德玛问我说,你能不能让我认识一下席慕蓉老师?请她到我们家喝奶茶。这样呢,我就带着席慕蓉老师去了德德玛老师家。”乌兰托嘎说,聊天的过程中德德玛对席慕蓉说,“你永远忘不了父亲的草原和母亲的河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流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歌,你能不能写完了以后我来演唱?让托嘎来作曲,咱们三方合作一次?”她建议席慕蓉把这些点滴创作成歌词,“我说你应该写歌词,多好的名字!歌名现在都已经有了,你往下你就写吧。她感动了,她回去就写了。过了一个月,她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我传真给你歌词。第一次传过来,她还听我意见,我给她乱七八糟说了一大堆,完了她说行,我明白了。过了一段时间,又传过来是最后一版,就非常好了。”德德玛曾问席慕蓉为什么写“我也是草原(高原)的孩子”?她说自己当时也有这种感觉,“我也在北京工作,老想着内蒙古那片土地。她(席慕蓉)说当时她也挺激动的,她说我就是草原的孩子。”德德玛还跟乌兰托嘎说,你不要把它写得特别古典,也不要把它写得特别流行,就是又有蒙古族的味道,又有现代的感觉。于是乌兰托嘎花了两个礼拜完成了这首名曲。歌曲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草原的故事,而且还见证了三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这首寻根思乡曲,是一首充满了对草原家乡的爱恋和赞美之情的声乐作品,无论在抒情性上还是在艺术性上都能让人感心动耳。
《美丽的额济纳》是一首德德玛为家乡额济纳所唱的歌曲,这首歌更是她对自己儿时生活环境的写实,更是流露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歌曲中所描绘到的胡杨红柳作为天然牧场也是她儿时最开心的“游乐场”;那草原上悠闲踱步的小骆驼和小羊们便是最可爱的草原主角;那团结向党的各族人民们就是满怀激情的时代追梦人……这首歌,是德德玛馈赠予“故乡母亲”最真诚的礼物,只因——故乡,才是心中最安逸的“避风港”。
纪念已故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 | 蒙古族音乐的杰出代表_视听前线
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和白云,乌兰牧骑驰骋千里草原的演出生活,赋予了德德玛一种草原音乐文化的内涵,从她圆润柔美,热情奔放的歌声中,你可以领略到草原的美丽和奶茶的芳香。歌曲《牧人》是由诺敏作词,伍嘉翼作曲,德德玛原唱的一首歌曲,德德玛浑厚醇美的歌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倾诉了自己对“牧人”和草原的喜爱与钦佩。“一辈子放牧摸黑又起早,马背上失去了青春却不曾知道……”该歌曲开篇便叙述了牧人的勤劳与艰辛,然而豪爽的他们却不惧风暴和风沙,“爱喝烈酒”,“爱唱长调”,歌颂了他们与风沙为伴的一生,和豪迈坚毅的个性。《我的根在草原》由崔富作词,赵金宝作曲,这是一首源于感恩的歌曲,也是一首回报歌迷的歌曲。歌声之中融入了德德玛情感与信念的寄托,包含了她最真挚的祝愿,以及对歌迷的感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与真诚。词作者崔富曾坦言自己并不是专业的词作人,创作这首歌完全是出于对德德玛的景仰,在她强有力的感召力下试作良久才完成的。
纪念已故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 | 蒙古族音乐的杰出代表_视听前线
以德德玛为代表的蒙古族的音乐家们非常懂得珍视自身的文化传统与音乐特质,不随波逐流而是始终保持着自身民族本性,他们的音乐艺术历经时代冲刷考验,反而被打磨得光亮如新。在德德玛的歌唱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她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她的嗓音里充满了蒙古族人对自然的感叹、对父母的感爱、对生命的赞美、对爱情的追求、对艺术的领悟,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千古不变的“爱”。她用全然真纯的心灵歌唱着草原上的歌谣,活泼、轻快、孤独、浑厚、悲怆、刚毅、凄婉、坚强的歌声,每每让听者的思绪回归久违的安详宁静。
Series Navigation<< 纪念已故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 | 珍藏蒙古族声乐的精粹纪念已故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 | 德艺双馨的音乐人生 >>
浏览 44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