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

原作者: 马凤钖

简介:大家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个时代过去了,但我们依然听着上一个时代的时代曲。现实是残酷的,有对比就有伤害,当人们听惯了高质量的时代流行曲,就往往很难听得进没有“营养”的“胡言乱语”。
近日,继《声生不息•港乐季》后,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制播的节目《歌手2024》,被称以“无修音直播+赛后立即出排名”的模式再次刷新人们对华语流行歌手的认知,在习惯“修音+录唱”的环境下,大家突然发现在节目中“内娱歌手集体不敌外国歌手”(网络评语)的现实,韩红公开表示:“我是中国歌手,我请战!”有媒体甚至疾呼:“华语乐坛保卫战”正式打响。观众看的比谁都清楚,有人很明白“采用直播形式很有勇气”,有人直接开骂“这么多年还有正经唱歌的吗,除了综艺咖就是翻唱咖,再不然就是网络神曲,被打脸属实活该”,但也有人看到这可能带来的改变,“希望这次事件能激发华语乐坛的斗志,让更多优秀的歌手和作品涌现出来,提升整体水平”。在笔者眼里,或许这只是一种炒作,但这也显然是现实,原本“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但眼球经济金钱来得比什么都快,什么“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已不在话下,可怜蚕食的却是华语音乐仅剩的“颜面”。
既然大家都痛恨“假唱”,自然就怀念、追棒“真唱”, 就如张国荣,其在录制《Monica》这首歌时,“一发现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他都坚持整首歌再唱一次,以保持顺畅。因为补唱再接的地方,是会从呼吸声听得出来的”,不然香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流行乐坛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眷恋了。这当中,就应该包括汪明荃。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_视听前线■ 年轻时候的汪明荃
汪明荃从1971年进入香港TVB电视台工作,至今已经在演艺圈把一份工作坚持拼搏了半个世纪之久,凭实力赢得了“阿姐”的称谓,有人甚至说:“流水的TVB,铁打的阿姐”,其与郑少秋一样,长时间是娱乐唱片公司旗下歌手。严格来说,汪明荃算不上是职业歌手,因为她同时是演员与主持,但她出演电视连续剧女主角的同时,往往还演唱了主题曲和插曲,精益求精的态度、精湛的演技、精诚的演唱,加上香港“凡剧必歌”的商业模式与传统,使汪明荃主演过的剧集和演唱过的歌曲往往深深根植人们心中,有老人家甚至至死都记得《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等剧集及其主题曲和插曲。
从汪明荃的演艺生涯来看,其出演的电视剧及主唱歌曲作品集中在1976年至1983年,主要有《书剑恩仇录》《家变》《倚天屠龙记》《楚留香》《京华春梦》《千王之王》《万水千山总是情》《郎归晚》《千王群英会》《天虹》《杨门女将》《白蛇传》等等。《汪明荃金曲精选》唱片1984年出版发行,基本是对汪明荃此前歌唱事业的总结了,而其往后的演艺事业,再无发行过比此前更有影响力的作品了。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认定,《汪明荃金曲精选》是汪明荃演唱事业顶峰时期的唱片,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视听前线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视听前线
封套
从《汪明荃金曲精选》收录的歌曲来看,有《千王之王》主题曲《用爱将心偷》,有《京华春梦》同名主题曲《京华春梦》、插曲《爱你一生不够多》,有《万水千山总是情》同名主题曲《万水千山总是情》、插曲《勇敢的中国人》,《天虹》同名主题曲《天虹》,《郎归晚》同名主题曲《郎归晚》,《杨门女将》同名主题曲《杨门女将》、插曲《像白云像清风》,《四季情》同名主题曲《四季情》,《千王群英会》同名主题曲《千王群英会》、插曲《归帆》,《书剑恩仇录》插曲《绿水情波》《安拉我主》。14首歌中,可能除《书剑恩仇录》两首插曲稍弱点外,其他可谓首首金曲,任何一首,时至今日都是脍炙人口、广为传唱。
从歌曲的词曲创作来看,全碟14首歌曲,悉数由顾嘉辉作曲、编曲,7首黄霑填词、3首卢国沾填词、3首邓伟雄填词、1首郑国江填词。顾嘉辉+黄霑+卢国沾+邓伟雄+郑国江,这个创作阵容,在当时是顶班的存在,到现在无疑也是被多次证明更是最强的创作班底,是集“歌曲创作超高成本+最高流行概率+唱片最高销量可能”于一身的创作团队。我们从黄霑的填词价格可窥一斑,黄霑其时填一首词的价格大概是10000港元,其他三位词人的填词价格即使有差别也应大致相同,即不管歌曲流行与否,单是填词的费用就合计约14万港元,加上顾嘉辉包揽14首歌曲的作曲与编曲,算下来花在歌曲创作的成本已可能超过20万港元,还未计算黑胶、CD、卡带的制作成本,广告和活动宣传推广、海报等的成本,这个成本即使放在今天来说,也是不敢想像的高成本制作。
黄霑后来回忆说,1982年,日本居然在教科书上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不承认他们以前对中国人做过的暴行,这样的行为让无数爱国人士感到义愤填膺,其当时非常气愤,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于是挥笔创作了《我的中国心》(后由王福龄谱曲),由歌手张明敏演唱,后来张明敏还被邀请在1984年央视春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受尽欢迎,连音乐界大行家都纷纷写文章讨论,反应之热烈,实在大出我意料”(2004年3月11日《南方都市报》-“黄霑《我的中国心》忆旧”)。有了大家的热烈反应,黄霑又以“中国”为题材为剧集《万水千山总是情》插曲《勇敢的中国人》填词。于是,《我的中国心》《勇敢的中国人》以及几乎同一时期填词的《中国梦》(罗文演唱),成了黄霑创作生涯密集创作的带有强烈爱国色彩的“中国情怀三部曲”,及至后来改编古曲《将军令》并填词创作的《男儿当自强》,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位移居香港殖民地华人发自心底的爱国情怀。这些歌曲,推陈出新、雄浑大气之余埋藏深思余味,振奋人心。
即便如此,黄霑谈论得最多的,还是这首歌词的诟病:“香港1974年到1983年的粤语流行曲歌词,最大毛病是芜杂。那是唱片行业赶工的结果,也是香港任何工业都有的通病。只求在限期之内赶出作品的要求,往往令歌词有不少不应有的沙石。如汪明荃唱的《勇敢的中国人》里‘热血拼抛’的‘抛’字,实在用错。血能洒能流能喷能染,却不能‘抛’。如果作者多点时间推敲,这些毛病,应该可以避免。花多一些时间去除草,花园会精致一些。不过,这些其实都是‘马后炮’‘ 风凉话’,因为作词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多看一两遍。这也是那时香港社会的无奈;根本没有精雕细琢的空间和时间。‘借来的空间,借来的时间’,一切只好匆忙地赶,赶上期限,交货交差,再说其他(黄霑博士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虽然黄霑曾在多个场合以自我批判这首词作的缺憾来敬告香港流行歌词存在的问题,但对自己的这首词作,也是始终未对有瑕疵的地方给出最佳填词方案,可能这已成既定事实,也或已无其他字句可以替代,又即便如此,人们却表现得十分宽容,一点都不介意,这点瑕疵一点都不妨碍对这首歌由衷的热爱。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视听前线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视听前线
蓝白平圈心边(图一)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视听前线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视听前线
蓝白平圈心边(图二)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视听前线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59)《汪明荃金曲精选》©视听前线
蓝白凸圈心边
从版本与音效来看,《汪明荃金曲精选》黑胶唱片主要有“蓝白平圈心边版”和“蓝白凸圈心边版”两个版本,其中“蓝白平圈心边版”又有两种重量版本(次),图示一重120克,图示二重104.6克,“蓝白凸圈心边版”则重 109.8克。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蓝白平圈心边版”两种重量版本(次)的内圈线还是有区别的,120克版本内圈线是凸起形成的,而104.6克版本的内圈线则是凹陷下去形成的。玩黑胶这么多年,有一条基本的规律,就是当时用同一母盘在同一产地生产的香港流行黑胶,但凡外表基本相同的,重一点的那张一般较为靓声,这个也在广州的黑胶经销商处得到证实,“较重那张是靓声版”,然而他所指较重那张,是重150克,还是笔者收藏的这张120克?市场上还是否存在重150克这个版本?笔者目前仍不能完全确定,笔者所述完全在自己多年观察及收藏的三个不同重量版本中对比中所得,倘若真是出现还有第四、第五甚至更多其他版本,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就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去发现了。至于因畅销而在另一个地方的生产线重新制作母盘再压制同一张黑胶唱片,其版本的声音那就另当别论了。版本往往对应着声音的质量,这张《汪明荃金曲精选》黑胶唱片也不例外,120克“蓝白平圈心边版”声音最为正气厚实,背景也较为干净,104.6克“蓝白平圈心边版”电平则相较高一点,显得背景也稍为浮躁一点,而“蓝白凸圈心边版”则口形最大,也最为嘈吵,高频甚至刺耳。
大家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个时代过去了,但我们依然听着上一个时代的时代曲。现实是残酷的,有对比就有伤害,当人们听惯了高质量的时代流行曲,就往往很难听得进没有“营养”的“胡言乱语”。
浏览 462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