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又独具特色的55周年纪念产品LS50 Wireless,访KEF声学团队主管Jack Oclee-Brown博 …

简介:KEF在五年前,为纪念成立50周年推出了一款极富特色却又非常亲民的LS50书架箱。转眼到了KEF的55周年,他们会用什么样的产品来纪念这日子呢? 11月4日,在上海大剧院望星空厅一场隆重的发布会揭开了谜底,是LS50 Wir ...
KEF在五年前,为纪念成立50周年推出了一款极富特色却又非常亲民的LS50书架箱。转眼到了KEF的55周年,他们会用什么样的产品来纪念这日子呢?

11月4日,在上海大剧院望星空厅一场隆重的发布会揭开了谜底,是LS50 Wireless。还是那么亲民,而且还是独具特色!

活动时间不长,笔者有幸与KEF的Jack Oclee-Brown 博士进行了一个深入的访问。Jack Oclee-Brown博士目前担任KEF声学团队主管一职。2002年的时候,还在上大学的Jack就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KEF,之后于2004年正式加入KEF的研发团队。如今的Jack致力于研究新型音频和声学技术以及扬声器的设计和建模,并通过开发软件工具进而完善扬声器与传感器的设计。


以下为采访内容:(Q:视听前线 A:Jack Oclee-Brown博士)
Q:LS50在刚发布的时候,虽然只是个书架箱,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还是在音响技术上,都是一个相当有特色的产品。KEF在50周年的时候发布了LS50,为什么在55周年还是推出LS50呢? KEF为什么会这么重视LS50呢?

A:其实我们也会有Hi-End级别的音箱,大家都知道Hi-Fi产品的音质都非常棒,但是会面对非常繁琐的连接、较为专业的设置和调校。当你选择了便捷连接的产品,就像蓝牙音箱,这时候你必然会损耗一部分音质。而在LS50 Wireless中,我们KEF是将HiFi的音质、便捷的连接和多音源的选择整合在一起了,这个目前在市面上还是比较少人能做到。我们认为以上三点结合得非常具有意义,所以在55周年时便推出了这款产品。

Q:LS 50 Wireless除了加了“无线”功能之外,还在哪几个方面做了改进?

A:其实变化的地方有很多。外观上,箱体容积是稍有改变的,在箱体背后延伸了大概2cm的厚度用来放置放大模块,前面板的设计并没有改动。而更多的改变是在内置的电路设计上,采取了KEF独有的DSP设计。KEF对电路的优化和时间校正的算法都做了很多处理:在数字讯号的格式下就做了分频操作,然后是时间的校正、优化,然后才是DAC 的解码。信号分为两个独立部分,高频和低频分别接入不同放大器,高频会使用30W的AB类放大,而低频会使用200W 的D类放大。所以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从扬声器的输入到输出,声音都是经过最好的处理的,使音质有最大的提升。

Q:一般的主动式扬声器都会在每个音箱里放置一个放大器来推动单元,但是LS 50 Wireless似乎并不是这样,而是主从式的设计,可以针对这个设计说说吗?

A:如果从字面上翻译,它的确是叫Client-Server这种模式,但它其实是双功放,两边都有双功放,每一路都是独立的解码,它只是把数据从一路传到另外一路。除此之外都是独立的。因为信号在时机上要一致,才会有这样的设计。

Q:KEF自己的DSP有什么特色?

A:DSP虽然很多人在用,但是这种信号处理路线的算法是我们KEF自己设计的,像是动态均衡的调整、时间的校正和分频处理等算法,都是KEF独有的。这能更好地保证修正延迟。

Q:那关于这个由KEF自己定义的均衡器,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呢?

A:这个算法能算出音箱与前面的距离,它是放在桌面还是地上,然后根据摆放的位置和与墙面的距离来做一些补偿,该补偿高音的就补偿高音,该补偿低音的就补偿低音,调出一个比较均衡的曲线出来。在APP上面有好多选项可以进行微调,像是放桌面还是立在地上,墙面是光滑的还是毛面的,然后根据你不同的参数和不同场景可以调整高频和低频的补偿。这是给专业的人进行调整的,但如果你是一般用户,它也有固定的几个模式可以选择,像是桌子大概多少米,它就会给你一个推荐参数。

Jack先生的手写草图

Q:从LS 3/5A,到LS 50,再到今天的LS 50 Wireless,作为一位单元设计师,你怎么看待这些变化?

A:就像您所说的,KEF的单元设计的确是从LS 3/5A的那个时候传承下来的,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拷贝”,我们的设计会根据当时发烧友的需求而进行改进,不同的产品会配合Uni-Q和其他技术而有不同的方向。单元的变化是有的,但它会继承“前代”好的部分,像是优良的特性和突出的设计理念,然后会再加一些新的、能辅助它产生更优良音质的一些技术。

所以KEF的单元是既有传承,也有发展。
Q:其实在我们HiFi音响行业,喇叭单元的发展可以说是最慢的。所以想问一下Jack作为一个专门从事研究喇叭单元的专业人士,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年单元的发展的?你又是怎么看单元以后的发展呢?

A:从1930到1970年这段时间来看,喇叭单元的确如你所说的,变化并不是很大,技术已经趋向于成熟。就像我们KEF的Uni-Q单元,它在这么多年来,不断保持自己的特色的基础上,会去增加一些新技术令其变得更完善,像是这次的DSP技术。而且要发出好声音是要靠一整套系统,而不单单是喇叭单元,所以我们会从这方面下一些功夫,像是音源系统、功放系统。不过如果真要像你说的打破单元设计结构的这种,就真的是一大进步了。暂时来说,单元还是要靠震动来发声,不过现在我们会不断完善技术去配合现有单元。

浏览 3,719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