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诗人”方大同 音乐永存 | 我的最爱原创专辑之 ② 《爱爱爱》

原作者: 腾远

简介:2006年12月,方大同推出个人第二张音乐专辑《爱爱爱》。他在首专《Soul Boy》中运用的R&B与中国风糅合的音乐风格在该专辑中得到了延续,且个人音乐风格彰显得更加透彻。

2006年12月,方大同推出个人第二张音乐专辑《爱爱爱》。他在首专《Soul Boy》中运用的R&B与中国风糅合的音乐风格在该专辑中得到了延续,且个人音乐风格彰显得更加透彻。

这张专辑里,除了英文翻唱作品《If You Leave Me Now》外,方大同继续包揽了绝大多数作品的词曲创作。相较于首专,这张专辑减少了《我们能不能》和《跳》这样的“大路情歌”,方大同的作品开始逐渐放弃商业考量,独辟蹊径,个性更加彰显。由于方大同对节奏的把握尤为突出,因此这张专辑也被乐评人认为最具陶喆的风范,被认为是继陶喆推出的首张专辑《David Tao》后,华语乐坛最为纯正的R&B专辑。

点题主打《爱爱爱》,是一首暖人心扉的情歌,也是专辑里面最能被大众接受的曲子,2011年方大同还在央视春晚上演唱了这首歌。一张专辑中主打歌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而《爱爱爱》这首歌就肩负起了这个伟大的使命,整首歌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歌词也写得很有特色,作词人周耀辉借着一种书写“天花乱坠”的笔触,把听众带入一个关于爱的奇幻世界,笔者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已经被其深深吸引。

《苏丽珍》也是一首能被传唱的小品之作,延续了《爱爱爱》的鲜明风格,也是一首一听上瘾的歌。副歌部分的娃娃音有模仿Akon名歌《Mr.Lonely》的味道,编曲方面,小提琴加钢琴的组合让整首歌变得更加悦耳。周耀辉的词颇有意思,是以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的女主角苏丽珍为主题,描写剧中主人公拖拖拉拉的情感态度,如同一篇《花样年华》的观后感。

《歌手与模特儿》是整张专辑最有意思的歌,林夕的词难得这么写实,一定是为方大同量身定做的,歌中表达了方大同的一些真实想法:即使进入繁杂的娱乐圈自己也未曾改变,只是别人看自己时的目光变了,一切的一切在方大同的吉他声伴随下娓娓道来,深邃而真实。

《唉!》是方大同和香港知名HipHop团体农夫合作的曲目,这应该是方大同音乐中第一次加入说唱元素,全曲方大同有节奏感的演唱加上农夫说唱部分的融入,非常有意思。

《四人游》是方大同与好友薛凯琪的首次合作,而提起这两个人的非凡关系,那需要另外开一篇来细讲了。这是专辑里最别出心裁的一首歌,方大同和薛凯琪用对话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了一对分手的恋人在偶遇后,发现自己对彼此仍然抱有一丝依恋感,以及对过往种种的追忆和假想,全曲风格委婉扭捏和歌曲主题搭配得天衣无缝。

《手拖手》的歌词是由方大同和母亲梁茹岚一起完成的,歌词写的非常有人情味,不得不说方大同真的是个全才,爵士也驾驭得十分出色。

方大同在《偷笑》这首歌里有刻意模仿六十年代灵魂乐老歌手的唱腔,一听这首歌就给人一种很黑人、很骚灵的的感觉,初听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但越听越上瘾。

《Good bye Melody Rose》是一首大众题材的苦情歌,但方大同的曲子做的非常动听且具有旋律性,给人一种情人离别的悲伤阴沉的感觉,歌曲最后一段方大同充满力度的吟唱充分展现出了那种撕心裂肺之痛。

《诗人的情人》这首歌的亮点在于著名作词人林夕填的现代打油诗,辞藻异常华丽,总体上虽不工整,但却充满着想象力,与方大同轻快洒脱的音乐风格搭配得恰到好处,R&B的曲风融合了中式配乐,听感上十分舒适。

《拖男带女》是整张专辑笔者最喜欢的一首冷门曲目,依然是延续《爱爱爱》《苏丽珍》的轻快风格,也是方大同母亲梁茹岚参与作词的第二首歌,这首歌方大同在演唱上有点模仿美国歌手R.Kelly的唱腔,非常洋派。

《Love Interlude》是一段长达一分半钟的音乐小品,用来过渡承接上下曲目,放在专辑中也显得别出心裁。

《If You Leave Me Now》是专辑中唯一的翻唱曲目,翻唱自美剧《欲望都市》的插曲,但是如果听过Chicago演唱的原版并和方大同的比较一下的话,会发现同一首歌到了方大同这里却变了另外一种风格,更为轻松、更为平和、更适合东方人的听感。

《春风吹(吹吹风Mix)》这首歌是上张专辑的主打歌《春风吹》的混音版,编曲方面在整首歌中融合了吉他,相比原版更加清新,副歌部分更是增加了令人惊艳的女声吟唱,营造了另外一种感觉。

Series Navigation<< “灵魂诗人”方大同 音乐永存 | 我的最爱原创专辑之 ① 《Soul Boy》
浏览 5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