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之路(七十七)

原作者: 西电标

简介:随着越来越多国内音响DIY达人的不断推出各路自制音响大作,不少高手的音响作品音效越来越完善,但价格却非常亲民,实属真正喜欢听音乐发烧友的福音也。

江湖上有种绝技,叫四两拨千斤,我玩了几十年音响,从几千元一套,玩到几百万一套,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如何用低廉的价格,组合起一套顶级音效的音响系统。很明显,这几十年,我并没有实现到我的目的,反而越玩越贵,现在我自己听的西电,最贵时已经突破了200万一套的组合,前级WE8用9支西电胆与WE92后级10支西电刻字胆,加上励磁供电也用WE274A,单单是买电子管的的价格就超过50万,这么巨大的投入,才达到我想要的音质。当我已觉得四两拨千斤时,近来一系列的各路音响大师间的交流,竟然让我看到了新的曙光。首先说说信源,虽然我认同开盘带与黑胶机的音质非常优秀,但使用它们的复杂程度,绝非一般发烧友所能长久坚持的,所以一直以来,我一直用得最多的是八九十年代的CD机,我听很多2000年后的CD机都觉得大部分偏薄,我喜欢老一代CD机那种温暖厚重,磅礴大气,我并不认为老CD机缺乏高频,我反而认为2000年后的CD机过度修饰高频,下盘稳重不足而高频华丽有余,仪器测试指标非常高,但实际听感却生硬薄利,很不耐听。即使这样,千禧年后的CD机价格却是一台比一台贵,随随便便就十万,几十万元一台CD机,但,事实上,这些新款CD真有这种价值么?实际上的听感,却并不能全面碾压九十年代的顶级CD机,很多九十年代的顶级CD机,音质表现更为全面。

但九十年代前的顶级古董CD机,素质还要更高一个级别,你很难想象,在CD机刚发明出来的八十年代末,顶级的专业CD机还是采用最原始的14bit编码,但声音素质却是得到老烧最大的认可,飞利浦2000金封版,索尼5000专业CD,Emt980这三款八十年代未的录音棚专业CD,模拟转数码的始祖解码索尼PCM1630,重播CD的音质之好,绝对令今天的绝大部分顶级CD汗颜,让你怀疑数码音频技术这四十多年究竟有没有进步过?有了这些八十年代末的顶级CD作指引,可以相信,很多同样是八十年代未的中低档CD机,也有着非常高的制作水准,毕竟八十年代末的CD机是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而且那个时代的数码软件补错技术还没成熟,防止激光头读错读漏全靠CD机自身制造的质量过硬,重型全铸铝的CD底座,水晶玻璃专业光学镜头,大功率EI型变压器加大型稳压系统,用料发烧的模拟放大电路,即使是二手价五六千的八十年代末老爷爷CD机,用料都是扎实得惊人,这类老爷爷CD机,只要光头读碟状态良好的话,只需要对模拟放大稍作调整,就能鲤鱼跃龙门,轻松越级挑战五六万元的新CD机。

以马兰士95CD为例,此机底盘就是铸铝座,非常扎实,CDM1光头,德国蔡斯专业光学玻璃镜头读碟能力超强,大型变压器与重型稳压系统都是现代顶级CD标配,双TDA1541带皇冠解码芯片,所用的电解电容都非常发烧,改动此机几个地方就能把素质提升几倍,一、把跟机电源线去掉,连开关也废掉,直接在机背接一个能更换不同发烧电源线的电源尾座,插上发烧级电源线,声音就有立杆见影的功效;第二个改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把原来的模拟运算放大换掉,改成双运放IC插座,插上LT1057之类的发烧级金封双运放IC,重新装上一对发烧级RCA输出座,声音又是一个飞跃。如果想更进一步改善,可以把解码芯片两边的小电容换成黑威马之类的发烧电容,把音频输出电容换成古董发烧级耦合电容。最后在CD机底部放上三颗紫檀木钉,记得有一颗钉的位置最好在变压器的底部,声音的稳定性会有提高。还有一招比较疯狂的玩法,一般人没烧坏脑子都不会用,就是拆去CD机的顶盖,再把激光头组件上的CD夹拆去,在闲鱼上订制一个黄铜飞利浦专用CD镇,变成顶入式CD后,整机分析力与空气感大大提升,变得开扬大气。如此一来,此机可与七八万级CD机一较高下,而且此类改动,花费极低,就是几百元的投入,我改过,效果非常明显。

功放这一环相对简单,要想四两拨千斤,用低廉的价格达到高价音响的效果,中古胆机是最优选择,一台一万多的6L6推挽古董胆机配上一万元左右的古董胆,素质就相当不俗,为什么要挑6L6推挽电子管?因为在五六十年代,6L6是音响功放的主流,大量名机都采用6L6作功率放大,市场上各种6L6名胆非常之多,好玩性与可选性极高,而且6L6推挽甲类能造到12W,甲乙类能造到35W,对号角音箱的推力非常大,而考虑到300B之类的,首先机型上中古产品的选择性就不多,只能在现代音响与复刻西电上选择,特别是比较优秀的西电WE124复刻后级,如果是全古董西电零件与西电铁芯复刻,即使使用五六十年代普通的进口电子管,声音也有上乘的表现。但在新制品中真正得到老烧认同的300B胆机都价格不菲。加上好的300B也就只有西电与西电后期复刻可选择,但都是价格惊人之物。此类各种因素综合都非四两拨千斤的最优选。对于现代胆机的主流功率胆KT88我是比较抗拒的,原因是好胆不多,比较好声的就只有旧版GEC的KT88,其它品牌的声音都相对比较粗糙,而俄罗斯与国产新造的6550胆,不但声音粗硬,质量可靠性更是偏低,一般玩不了几年就各种故障。而且这类KT88的胆机,大部分是为了推灵敏度低的音箱而设计成多对KT88管并联推挽,力大声粗,并不适合推动高灵敏度的号角系统。

CD花了六七千,中古胆功放一万左右,要想组合出来的音响系统越级挑战几十万以上的音响系统,就必须搭配容易推动的大型号角系统,很多人听到大型号角系统,都是望而却步,其实玩大型号角系统,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玩音响的乐趣,但由于以往大型进口号角,名牌中音激励器与名牌古董低音都非常高价,像西电的大型号角,动不动就几十万一对,连上中音低音高音喇叭,随随便便都是过百万的组合,只有非富则贵级的烧友才玩得起,幸好我大中华人才济济,当耳闻目睹各种进口名牌号角系统的威力后,纷纷开始研究复刻,而且各路高手都有不俗之表现。我听过比较优秀的大型复刻号角有肇庆经典怀旧的大型西电15A系统,他没有使用天价级的西电励磁中音,而是精挑细选一些并不昂贵的古董喇叭单元,但却调出西电那种神韵与密度,更神奇的是,他那自制几瓦的小单端胆机,却把那装有15寸低音的TA7395低音号角推得虎虎生风,低频下潜极深。另一位是复刻西电12A中音号角加复刻13A低音号角的西电潮人,连CD机也省了,直接就是一台发烧级的蓝牙接收器用KRELL解码,用苹果10的手机登陆一个美国Tidal的音响网站,音质非常之好,一般市面上五六万的CD也未必是这蓝牙的对手。12A中音号角的励磁中音是用国产南京震膜自制的励磁中音,一块南京震膜才几百元,还是用很便宜的开关电源作励磁供电,虽然出不了西电那种强大的质感与密度,但整体效果却非常震撼,能重现大型的舞台感,轻松完胜我听过的多套百万级的现代号角音箱。

一万多的蓝牙加解码音乐网站信源,一万多的胆机,自制号角与自制励磁中音喇叭,轻松pk掉许多过百万的现代音响,这就是中国价廉物美制造力产生的各种便利善果,随着越来越多国内音响DIY达人的不断推出各路自制音响大作,不少高手的音响作品音效越来越完善,但价格却非常亲民,实属真正喜欢听音乐发烧友的福音也。有机会,我再发文详说新一代蓝牙接收器。

浏览 27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