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之路(六十二)
原作者: 西电标
简介:趁人还在中年,就必须培养好一种爱好,这样退休后才会有圈子玩,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其中最好的爱好,莫过于玩玩音响了。
记得我们七零后在小时候物质很缺,但精神却很富足,每天都象打了鸡血一样,上学就是去玩、那有这么多作业,连书桌都是游乐场,自己会用竹子和小绳子造一个拿着剑的小人,绳子穿过木头书桌的缝隙下面用手来控制小竹人打斗动作。用白纸叠成东南西北让你猜,每个方向都写一句搞笑的话。还有两个同学用绳子在手上织网,这个网要从你双手传到我双手,不断变换网的结构,谁织散了谁就输,还有就是女孩子玩捡沙包,用碎布缝成一个四方小袋子,里面装满沙子,六个小沙包一组,只用一只手,抛起一个沙包后捡起一个沙包再接住掉下来的那个刚抛起的沙包,成功后下一轮是抛起一个沙包再捡起两个沙包,成功后又下一轮是要成功捡起三个沙包,不断提高难度,要手急眼快,男孩子一般都不够灵巧,这种游戏玩不过女孩子。放学后就更多玩意了。用小竹子推单车轮框走路回家,爬拖拉机,烧牛屎煤炉,爬树摘果子,用装满铜钱的棋子弹《大前门》香烟纸叠成的纸角,炸牛屎,烤地瓜,打弹弓,抓田鼠,等等等等,节目非常多,没有一刻是空闲,每天都很快乐,因为生活的重担,都在父母肩上,你还小,那里懂得人间疾苦。古语说千金难买少年贫,或许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幸运的,能见识中国一穷二白的时代,并且在八十年代开始飞速发展。
终于我们也长大了,开始步入社会工作,我们年青的九十年代的玩具很多,任天堂,相机,收音机,黑胶机,随身听卡带机,CD机,录像机,卡拉OK,每个月还没出工资就分配好了那一千多元的工资,买什么卡带,什么黑胶,什么CD碟,还有想租看几盒美国大片录像带,买拍照用的胶卷。当然,现在这些行业都玩蛋了,剩下一堆大近视加肩颈痛的年青人,天天拿着个手机在刷屏,看抖音,看小红书。一切朋友的聊天都在手机里,哪怕几个朋友坐在一起,也是各看各的手机,大家都活在网络里。一瞬间,黑胶,CD,卡带,胶片等上下游这几百种行业都全部灰飞烟灭,能剩下不多的几家企业,也在苟存残喘。成年人的玩具,好象少了一大半,但又样样不缺,只要一台手机,想听什么歌都有,想录音也没问题,想看任何电影都很方便,拍录像更是随手即拍,打游戏就更精彩了,大量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充斥网络。科技无疑是飞速进步的,但人却越来越象木头,无论餐厅还是露营草地,低头看手机的一大片,绝大部分不是刷抖音就是打游戏的。
的确,手机太有科技感了,包罗万有,能看电影,但却没有电影院的大画面临场感,能拍照,没对比还好,一与胶片像机拍下来的对比,质感与纵深感就没法对比,但大部分人都不可能知道胶片像机远胜数码像机了,因为胶片像机已经绝迹江湖了。就象你再难见到一个读书人张嘴就能作诗,提毛笔就龙飞凤舞写字一样,很多我们叹为观止的文化,早已随时光逝去。手机还能听古典,但你只能听听旋律,只有在发烧音响之中,你才能感受到音乐家激情四射的演奏,感受到绝世名琴那动人心魄的音质,能聆听到霍洛维茨指下的斯坦威钢琴如何晶莹剔透,气势如虹。幸运的是,即使今天进入了高科技数码时代,数码科技,已经能全面占领了视频的录放系统,却没法全面统治音响的录放系统。在高级音响领域,无论黑胶音源还是前级后级以至音箱,依旧是一百年前的模拟放大线路与动圈式喇叭为主。一个七八十年前的音响工程师从时光隧道穿越来到现代,依然可以把现代胆机修好调整好。所以,作为音响发烧友,我们是幸运的,玩音响依旧可以博古通今。但即使如此,当集成化芯片制造时代的到来,别说顶级电子管将近绝迹,连顶级晶体管的制造末日也将至,如果现在年轻的你再不努力去收藏一套经典音响供自己欣赏,那未来的余生,就真的只能听手机了。
前几天一个00后的小男孩来我店,听我的西电音响听得如痴如醉,他说他们这代人完全想象不到原来一百年前的音响是这么好听,更想象不到原来我们这一代人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音响玩具,以前以为CD碟片已经是老古董,原来还有卡带,黑胶唱片,开盘带,DAT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音乐载体,原来黑胶机播放音乐时这么有文艺范,太吸引人了。原来胆机是充满古典主义的机器,还能换各种各样的电子管来调音。那种新鲜感,就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新奇之极。而且00后这代年轻人受西方音乐的教育水平,远远超过我们七十年代这波人,我与几个00后小年轻聊西方古典音乐,发现他们都很熟悉,而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只要给机会在发烧音响上听一听他们熟悉的音乐,马上就说没法再用手机听同样的音乐了,手机即使下载无损格式的音乐文件,音质也完全没法与发烧CD机的重播音质媲美。当我播放黑胶唱片给他们听时,他们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听感,说黑胶虽然带有一点点杂音,但重现音乐有更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能让人听得更自然更舒服。很显然,发烧音响的未来消费群体已经开始形成,当00后进入社会工作开始赚到钱以后,房子能继承六零后与七零后父辈与爹辈的。生存经济压力会大减,更多的收入可用于精神物质享受之上,再过四五年,00后的经济能力就开始稳固,消费能力就开始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如何用抖音直播等引领年轻一代对发烧音响产生兴趣与对音响知识有个初步了解,就变成我们这代老烧的任务了。
人过50就开始多感慨,两鬓华发已生,初恋已胖到惨不忍睹。父母辈精力不继,整天打瞌睡,如没有爱好的父辈人生,吃也吃不多,旅游也没体力,在家就是看手撕小日本,说是夕阳无限好,实际上每天无聊得很,过了50,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好的一天,因为每一天身体都在老化,无论你内心多强大,你也拉不住青春的尾巴,如果你还是只会赚钱不会花,那你老了就懂得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真理了,趁人还在中年,就必须培养好一种爱好,这样退休后才会有圈子玩,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其中最好的爱好,莫过于玩玩音响了。人生有两种生活方式,一是努力工作努力赚钱,这是生活的基础,当生活的基础打好后,就必须懂得去享受生活,不然人生白来一场,努力工作努力享受生活,才是成功的人生,不然,努力工作赚了几亿到死都不舍得花,结果人在天堂,钱在银行,那是最失败的人生。如何享受生活?也是分两种,一种是物质享受,另外一种是精神享受,纯粹追求物质享受比较容易快乐,越来越漂亮的衣服,越来越丰富的美食,越来越好的车,越来越高档的音响,越来越大的房子。但物质享受的追求很容易到达你经济能力的尽头,手上有钱,你很容易就会决定买你能买到最贵的那个选择,当然,象房子这种生存必须品,尽力而为去购买是无可非议,车子除了是出行在外的面子,还是工作必不可缺的实用工具,每一个男人都有一辆好车梦,当生存与工作的基础打好后,生活的意义就变得很重要了,而音响的好处,就是可以一直开心玩到老的好伴侣。而50岁,是玩音响最后入门的门槛年龄了,毕竟人的听觉是随着年龄而下降,50岁是大部分人耳朵还能听到14K高频的年龄,而乐器中小提琴的最高把位频率就是13K,而大部分乐器都不会超过这个频率。50岁前入门玩音响,你还能听齐所有乐器演奏发音的完整音乐频段。而且50岁的耳朵对音乐细节的分辨能力还行,还能分辨高级音响与普通音响音质的区别,不致于太容易受骗,高价买了便宜货。特别在顶级古董音响存量越来越少的现在,即使还不太有空玩,但提前把心仪的古董名器先买下来收藏好,那绝对是升值又保值,当然,前提是你买的是名器级别的古董音响,而且要完美没严重修理问题(七八十年的老古董,小修小补是基本都有的),最理想当然还是配对的啦,配对性好的完美古董音响保值性更强。但价格又会远高于普通成色的古董。
本文结束之际,突闻香港女名星周海媚小姐突然离世的消息,突然唏嘘不已,记得少年之时,我住在农村时,有个邻家姐姐样子就很象周海媚小姐,以致于后来在电影中看到她的样子,就特别有亲切感,周小姐人靓心善,财务自由,性格单纯又与世无争,但人命天定,你永远不知道那天会走,在此只能希望天堂再无病痛,如果有天堂的话。所以人过半百,就必须开始思考以后的路走下去会有什么结果,什么该舍弃,什么才是你这辈子最想要的生活?是不是该动起来去实现你的音响梦了?
浏览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