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影院折腾记

原作者: 大剑师

简介:对于一个同时爱好音响和旅行的人来说,两者真的很难兼得。去年一年,航旅纵横统计我飞行了50次,飞猪、携程、优悦会三者的订单一共168个房晚,这意味着一年中有半年听不到我心爱的音响和影院。 所以,我特别珍惜每 ...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对于一个同时爱好音响和旅行的人来说,两者真的很难兼得。去年一年,航旅纵横统计我飞行了50次,飞猪、携程、优悦会三者的订单一共168个房晚,这意味着一年中有半年听不到我心爱的音响和影院。
所以,我特别珍惜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节这些假期,因为我选择避开人潮涌动,隔离喧嚣,躺平在家里,用大段时间享受音乐和电影。
这一年云游途中经过的各个音响展,收罗的大批CD可以认真地听一听,也为新一年“沈阳东北国际音乐音响展”的纪念碟做选曲(编者注:2024年起,“沈阳国际音乐音响展”升级为“东北国际音乐音响展”,单数年在沈阳,双数年在哈尔滨和长春轮流举办)。
变化比计划快
龙年春节,计划休息一个月,我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白天听4张CD,晚上争取看2部电影,至少保证一部。
意外在我看第三部电影时发生了,那是一部叫做《花月杀手》的影片,是81岁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新作,由两代影帝罗伯特·德尼罗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联袂主演,一部比黑帮更黑的电影。
第一个意外是整部片子居然3个半小时,完全打乱我1天看2部电影的计划;第二个意外是结尾字幕那一段,音效特别棒,环绕声活跃度非常高,完全可以作为环绕声测试片使用。
第三个意外是打击性的,我在结尾那干净的环绕声效果中听到了不和谐的声音,居然同时有两个声道出现了杂音,检测后发现是后级功放出了问题,而且有越来越重的趋势。
发烧友恐怕都和我一样,一旦听到音响中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声音,并不会因为时间久了就忽视它,而会像梦魇一样不停地困扰你,一开机,首先听到的就是杂音,无法正常观影。
坚持了一个晚上,我决定放弃,实在接受不了,哪怕我把这两个问题声道都转到了天空上也无济于事,于是,我决定送去维修,而维修师傅的回答更让我崩溃,需要至少一个月时间,因为很多商家年前休息了,配件都没得卖,而且,师傅也要过年。
在对付“听1个月和1个月不听”之间,我选择了第三条路:换一台。多么豪的选择!于是开始了我的闲鱼淘宝之旅,但发现几乎都不发货了,只好求助本地商家,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本地商家的生存环境确实恶劣啊,像我这种和他们很熟的人都首先上网搜买,突然间有了点愧疚!以至于本来想打电话问有没有8声道后级借我一台变成了我想买一台。
电话问了一圈,结果不乐观,商家有单声道,双声道,3声道、5声道、7声道甚至11声道后级,偏偏都没有8声道产品。
实际上,全景声时代声道数起步就是7.1.4的12声道,高端前级标配16声道,目前民用最高的是32声道。8声道是环绕声的起步配置,2个侧环,2个后环加上前后各2个天空声道,正好8个。一般前三音箱默认更高端的配置,可以使3声道功放或者3个单声道功放,也可以两台立体声后级,中置双线分音。
目前的配置
我现在的配置是前置主箱用的JBL的4638超大号角,其中双15英寸低音单元升级了TAD的单元,是从美国漂洋过海运回来的一套经典。中置是JBL院线新款C222,也是双15英寸低音,双号角的设计,暂时还是原装没升级。8个环绕声音箱都是JBL目前院线中品质最高的9410,采用小号角和10英寸中低音的配置。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图中的配置是前置主箱用JBL的4638,中置是JBL院线新款C222,用了两个18英寸JBL炮做左右SUB炮(相当于把左右两组音箱的低频部分分离出来),用了一个当年收藏的博士AWCS二代3.8米长的加农炮做LFE炮(就是电影声道里那个.1声道)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JBL的4638超大号角,其中双15英寸低音单元升级了TAD的单元,是从美国漂洋过海运回来的一套经典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JBL院线新款C222,也是双15英寸低音,双号角的设计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博士AWCS二代3.8米长的加农炮做LFE炮(就是电影声道里那个.1声道)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8个环绕声音箱都是JBL目前院线中品质最高的9410,采用小号角和10英寸中低音的配置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播放器采用的是现在很火的麦尼塔蓝光800(图下),另外一台播放器是艾美的MS500(图上)
影院中必不可少的“炮”,可以说是影院的灵魂所在,我用了两个18英寸JBL炮做左右SUB炮(相当于把左右两组音箱的低频部分分离出来),用了一个当年收藏的博士AWCS二代3.8米长的加农炮做LFE炮(就是电影声道里那个.1声道),量感在我的50平电影室里已经足够了。很多人建议考虑用3个炮都做LFE,因为我的主箱和环绕低频足够,我也试过,但个人总感觉不如现在这么配置声音来得更舒服(这个仅是个人体验,烧友要具体分析)。
播放器采用的是现在很火的麦尼塔蓝光800,对我这种HiFi高于影院的人来说,800和900在画质上几乎没区别,在声音上的区别没意义,我的任何一台CD都秒杀900,当然价格也比麦尼塔贵很多。
麦尼塔主要用于播放蓝光碟,另外一台播放器是艾美的MS500,艾美本身主打在线影库,片源问题不愁,只是需要手机上点一下下载。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充当软路由的电脑(图左)
今年我新增了一个软路由之后,发现了在线播放的全新玩法,这两台机器功能性急剧提升。正确设置软路由后,麦尼塔和艾美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捆绑好的115、阿里云、夸克、百度等网盘,就可以在线直接播放网盘里保存的音乐和电影,重点是,可以保证源码输出,目前测试在我500M的宽带下,观看50G的电影毫无卡顿(效果最好的是115和阿里云)。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投影机是索尼前任4K激光旗舰VW878
投影是索尼上代4K旗舰VW878,那时刚上市就买了,据说是东北卖出去的第一台。加上卢马根的视频处理器,再配合焦点的150寸4K透声幕,效果已经可以超过大多数标准影院,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
音质、音色皆佳­­——林道夫MP40
话说回到前后级,前级才是一个影院的核心,由于我个人对HiFi的偏爱,所以,买影院前级时,对音质有较高要求,毕竟看音乐会的需求摆在那里。我收藏的碟几乎都是音乐和纪录片,电影都是网络资源,阅后即焚。
之前用的前级是雅马哈的5200,当时升级前级在JBL55(同级的雅俊40)、风暴,创诺和林道夫之间纠结了好久,真是霞玉芳红难以选择啊(编者注:当年香港四大美女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钟楚红)。
这几个前级之间价差还是蛮大的,从3万多到10万,性格也区别明显,声场、音质、声学软件等等都不同,唯一没啥区别的就是外观,虽然略不同,但审美出奇的一致,都没啥特色,不像HiFi前级那么百花齐放,美轮美奂。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林道夫MP40影院多声道前级(左上)、ADA PTM-6150 多声道后级(左下)、艾美MS500和麦尼塔蓝光800播放器(右上)、林道夫MXA-8400多声道后级(右下)
最终选择了林道夫MP40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考虑音质,毕竟是老牌HiFi厂的出品。整体音乐性接近HiFi的感觉,林道夫的高端马甲机麦景图的180更是前进一步,而且是影院前级里最靓的仔,当然价格么也很亮眼。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影音双修的发烧友,那高端选择大鹰,中端选择林道夫,低端选择天龙合并机是不会错的。如果你只玩影院,那么高端选创诺,中端选JBL,低端选雅马哈也基本上没错。还有国产的秦朝和天逸,性价比绝对是无敌的。
林道夫独有的声学软件RP也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东东,调声时也是以HiFi为标准,一个搞不好就会显得低频偏弱,声场也不那么宏大,但在调校高手比如夜神月那里这都不是事,小月月最喜欢的就是问别人,你的林道夫低频弱不?对方说,感觉有点的时候,夜大得意地笑,我的怎么一点不弱?然后等着看对方家访时听到他调试林道夫展现出来低频时的惊讶样子。
实际上,刚开始,我也觉得林道夫低频有点弱。要不是实在喜欢林道夫的音色和音质,以及对声音细节的表现力,都差点换创诺了。“林道夫低频一点不弱”!是夜神月坚定了我的信心,深入调试林道夫,后来果然得到了个与夜神月一样的结论。
林道夫8400后级解燃眉之急
这不得不说到影院后级,这是我系统里折腾最多的一个环节,因为要把我的那一堆院线箱搞定,一般的功放真的不行。
最初主声道用的是金嗓子Pro10,500W监听后级,环绕用的是6声道的麦景图7106两台,其中4个声道分别桥接后分频推中置。
感觉力道不够,又全部改用皇冠GTS系列,2000和3000推主箱和中置,7106用8个声道桥接成推4个地面环绕,余下4个推天空声道,力道虽然有了,但还是感觉不饱满,就是发烧友常说的密度不够,要知道皇冠3000可是单声道1250W、桥接2500W的大功率啊,而且还属于阻尼系数500以上的。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来早些年用过的一台功放——ADA,这个品牌现在几乎没有活跃度了,但当年在杜比数字影院领域绝对是响当当的,我对它的声音有深刻记忆,尤其是《真实谎言》开头,施瓦辛格从水中破冰而出的刀声,透着寒气的凌厉中还藏有一抹温柔。于是,出手买了两台ADA后级:6150/ 8150,分别为6声道和8声道,都是150W的大电流偏甲类设计。
我舍弃了其他功放,干脆全部用ADA接,6150接前置三声道加三个炮,8150正好8个环绕声道。低音炮结实有力喇叭不再软趴趴的,大电流带来的惊人控制力也带来了大功耗,两台功放满功率输出时耗电量近四千瓦,妥妥的电老虎,还需要风扇散热,带来一定的噪音。
一开声,当年的效果又回来了,《让子弹飞》片头姜文那一枪有了打在身体上的感觉,《疯狂麦克斯4》片头车队从头顶飞过一瞬间,头皮发麻的感觉有了,《功夫熊猫》《苏乞儿》也体验到拳拳到肉那种了。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功率不是功放的唯一指标”这句话真是真理,甚至配合阻尼系数也不是完全能决定推力的,还有个输出电流的指标,这也是小功率胆机能推大喇叭的主要原因(技术问题我是非专业人士,浅尝辄止)。
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至少我决定几年内不折腾影院了,直到这个春节,一个我下决心要看60部电影的假期。
8150突然出现了两个声道杂音,之后扩散到4个声道,甚至余下的4个贴近听也都有了,也可能是属于可接受的牛叫。
当我打完沈阳本地经销商电话得知没有8声道后级现货后,我几乎要放弃这个观影假期了,要不就去普吉岛晒太阳吧!坚持听有杂音的功放的想法,我一刻都没有过。
送走了8150,面对着空了一格器材架和网盘上一堆影片目录,这是一种怎样的失落感?
当我接到喜悦科技张总电话时,有点接到福字的感觉。电话里,张总问我,您想找一台8声道后级?我回答,看来沈阳人都知道了呗?他又问,您咋不找我?我说找你下面一个小兄弟问了,没有啊。张总神神秘秘地说,刚到了一台8声道后级在我手里,他们还不知道呢。我立马来了精神,多钱?赶紧给我送来,或者我去取?饥不择食的我甚至不考虑价格和匹配问题了,出声就行,毕竟环绕,差点也没多大关系。
第二天,机器到了我家,先放到地上暖机5个小时,要不东北这么冷,直接开机结露烧了的可能性很大。
即便张总不说,我也知道这是什么机器,也是我一直期待着的,喜悦科技是达尼和林道夫沈阳的总代理,这机器只能是林道夫新出品的8400后级,8声道D类,每声道4Ω400W;8Ω200W。
当我看到接线时傻眼了,居然是专业的航空用欧姆接头,虽然包装箱里带了接头,但我原来的香蕉接头是焊接的。好在电子市场还没放假,赶紧去做了8根转接线,质量不要太好的,能用就行,将来还是直接焊上去好。
老话说,一台新功放,刚开机一定会感觉声音发紧的,但好在是用在环绕上,还可以接受。我几乎不关机,连续煲了3天,不停地播放,麦尼塔800和林道夫40和8400三个搭配通过了72小时不关机测试,性能稳定,机身都不太热,电量消耗不大,尤其对于8声道后级而言,技术带来的节能进步是巨大的。
写了这么多,主要是让大家跟着我体验那几天忽上忽下的纠结日子,当一个发烧友真不容易,但快乐也来得简单,就是当你按下开关出声的那一刻。
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抱着AB不如A,D不如AB的思维,一开始我是有些担心的,毕竟D类的功率不给人信服的感觉,8400的400W能不能推好需要350W功率的JBL9410?8400的存在就是挑战我们这些固执的老想法的人。
发烧不容易  快乐很简单
终于过去了72小时等待期,不关机,不重启,直接开始做RP,然后就进入测试,首先就是《花月杀手》结尾,这叫从哪跌倒的从哪爬起来!
第一个感觉,我的影院怎么变大了?是的,空间感突出出来。这一段并没有什么激烈的音效,也没有激动人心的音乐,就是有很多细节,各种声音元素在你周围层出不穷,上一次看这段,声音贴近我的周围,仿佛触手可及,这一次,声音有了距离感,50多平的影院足足扩大了一圈,更接近商业电影院了。
其实,家庭影院和电影院的主要差距就在于空间,电影需要大屏幕和一定的声压,即便烧友的设备超过了电影院的水平,感觉仍然不如电影院,主要原因是家庭影院的屏幕和音箱离人太近了,比如,同样105dB的声压,在30平和50平和100平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小空间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压迫感,而大空间不会。声音和画面的压迫感太强,缺少了距离产生美的空间感。
正月影院折腾记_视听前线▲ 影音室尺寸 5.8m x 8.5m x 4.8m(最高处)
第二个感觉是声音的清晰度提升了,就好像原来那些东西也都在,但被ADA8150摆放得乱七八糟的,现在一件件都被林道夫8400摆放清楚了的感觉,一目了然。
第三个感觉是玩HiFi常有的,当一对立体声音箱调试好以后,声音会脱离开音箱形成一个独立的结像,原来的8150声音很容易听出来是哪个箱子在发声,但现在你会觉得声音就在那里,但那里没有音箱,每个声音元素都独立存在于电影的空间里,这也是全景声的定义。
整个环绕声的连贯性得以提升,从原来的一段一段的环绕感变成了包围感,那是一个连续的浑然一体的像一个巨大球体的感觉,播放杜比官方小球测试片时的效果最明显。甚至我原来由于前置和侧环之间距离太远,造成一定的声音脱节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当声音对象从前到后时,仿佛一条连续的完整的线条,干净而整齐。
这让我把MP40升级到MP60的想法拖后了,因为MP60是标准16声道,我可以在前置和侧环之间加一个前置环绕,而MP40是12声道加4个模拟声道,只适合加炮用。现在我不用加音箱了,MP60吸引我的地方就剩下数字输出卡,可以外接解码器提升音质了。
我发现MP40的杜比音效上混功能(就是模拟出杜比全景声效果)真的很强大,不止5.1的音响上混后效果很好,就连2声道的影片上混后都不错,天空声道都会有对应的表达,一些老电影就此咸鱼翻身可以偶尔看看了。
8400作为环绕声后级,完全符合我的要求,这让我对6150也起了更换的想法,毕竟6510有一个风扇,噪音虽然不大,但是确实在影片突然进入静默模式时,风扇噪音会跳出来让人出戏。
再加一台8400,可以用四个声道桥接成两组来推两个18英寸炮,剩下4个声道可以中置、前置和余下的加农炮(这个炮需要功率不大,300W)。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换三台ADA的250W立体声功放,加上8400也许更劲爆,谁知道呢,下一次折腾也许要五一完成了。
8400和MP40还有播放器投影机之间都可以用tigger线控连接起来,只需要打开投影,就会带动MP40开机,然后带动播放器和8400开机,关机也是一样,只需要关投影机就可以,省下了电源时序器,能让一套影院一键开关机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啊!
突然很羡慕日系机组,一台前级一台后级就搞定一切的干净利落,然而影院是个比HiFi更折磨人的小妖精,需要精心饲养。
不管怎么样,我的一个月电观影计划总归是可以完成了,有感于自己的敢于折腾,特写下此篇,引以为戒!
编者注:在此文发布之时,大剑师之影院前三加炮的功放已经换为每声道250W的ADA501分体电源后级,稳固了底盘,增强了打击力,基本上今年的影院折腾到此为止,但发烧的故事仍在继续……
浏览 597

您可能还喜欢...